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骗子怎么成了首席科学家,大学通报不能语焉不详 | 新京报快评

羽木 · 2025-11-20 · 来源:新京报评论公众号
字体: / /
如果连最基本的疑问都得不到正面回应,“严肃问责”“举一反三”就很容易沦为一句空话。

▲资料图:郭某涉嫌学历造假、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的消息引发关注。图/江苏科技大学官网

江苏科技大学原教授郭某被指学术履历造假一事引发关注后,11月18日深夜,该校官微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调查取证,认定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按规定解除与郭某的聘用协议,并对其团队师生进行了妥善安排。学校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从回应舆论关切角度看,校方通报的确是一种积极姿态。然而,细读全文不难发现,这份通报仍留下大量未解之问,甚至对于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定性本身,也同样存在值得商榷的空间。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现象屡有曝光,而此事之所以仍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不仅在于当事人“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与“高中学历”传闻之间的巨大反差,更在于这很可能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学术不端,而是一起系统性的身份造假与人才引进失察事件。

依据目前的传闻,若郭某确实仅有高中学历,其此前公开材料中的“高考状元”“外籍院士”等头衔及一系列看起来不凡的学术成果,就都可能系彻头彻尾的虚构。

在此情况下,首先要追问和追究的,显然不该是学术不端,而是这样一个涉嫌全方位造假的“大骗子”,究竟是如何通过高校的层层审核、被以“大牛”身份引进,并堂而皇之地成了“首席科学家”?

显然,这背后可能存在的人才评价机制漏洞、引进流程偏差乃至高校内部治理的结构性问题,远比单纯的学术不端严重。

通报提到,学校“深刻认识到在郭某引进过程中存在材料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并表示“将严肃问责,同时举一反三,杜绝此类问题发生”。这虽算是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引进过程中的偏差,但更为核心的问题却依然语焉不详。

比如,材料审核把关不严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如果说引进过程中存在失察,那后续在晋升、学术成果审核等方面,又为何未能及时发现“破绽”?还是说发现了也“将错就错、隐而不发”?

而造成这一切的,究竟是相关机制存在漏洞,还是存在人为的“干预”,抑或兼而有之,也当有更详细的披露。

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疑问都得不到正面回应,“严肃问责”“举一反三”就很容易沦为一句空话。

问题既已发生,涉事高校最负责任的态度,也或最好的“止损”方式,当是彻底公开、全面复盘、充分汲取教训,给社会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而非内部消化、语焉不详。

一方面,此事的处置公正性,包括原因排查是否全面、问责是否到位,都需要建立在保障社会监督的基础之上——要以公开来换取公信力。

毕竟,这样的“大骗子”能够登堂入室,本身或就不排除与人才引进、评价的程序不够透明有关。而对此事的处理,若再次陷入“半封闭操作”,就很可能重蹈覆辙,也无法真正体现“举一反三”的诚意。

另一方面,高校如何对待自身的“犯错”,具有显著的社会示范效应,若遮遮掩掩,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会给社会传递错误的信号。

说到底,越是离奇、荒唐的个案,越需要彻底清查与全面公开。任何形式的怠慢或遮掩,都只会造成更大的公信力损耗。对此,相关部门也不妨及时介入调查。

只有将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厘清、每一个漏洞彻底堵上、每一份责任压实,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学术尊严与高校声誉。

撰稿 / 羽木(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李立军 新京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2. 都被狗吃了
  3. 俞敏洪:口号与时代的错位
  4. 孙子出了修正主义,孙子的孙子就又要出马列主义了!
  5. 中国最大精神病医院要上市了,一年入账10亿
  6.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能采取哪些手段?
  7. 黄纪苏|中国革命的两份遗产
  8. 子午:“日本人民”为何支持高市早苗?
  9. 欧洲金靴:日本与台海,根源之何在(万字长文)
  10. 对毛主席不敬是一切乱象之源!
  1.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2. 色情片中被异化的女性
  3.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4. 铁证:“亩产万斤粮”到底是谁在鼓吹?
  5.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6. 关于耿、黄集团和九十一人大字报事件的历史考察
  7. 负债狂欢:7.36亿人被“精致”绑架的还债游戏……
  8.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9.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
  10. 30岁快递员因送错快递被杀:谁之病?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6.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7. 令人“窒息”的聊天!
  8.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9.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10.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1. 踏入深宅的冬日;一道门槛,无声的较量;…特殊的眼镜与不眠的黄昏
  2.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3.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4. 吴铭:处置日本问题,一定要吸取俄罗斯在处置乌克兰问题上的教训
  5. 粉妖回忆录——最后一顿饭
  6. 蒋介石出卖外蒙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