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记忆:生产队老仓库

伏牛石 · 2025-06-04 · 来源:作者投稿
字体: / /

对生产队最早的那个仓库,时隔半个多世纪,记忆已十分模糊。好像是三间土坯座瓦房,非常低矮,檐墙六尺左右高,进深一丈有余,建筑面积四、五十平米样子。

那时候,人均占有耕地虽然不少,但是没有化肥农药助力,没有农用机械加持,社员们日常劳作所用工具及劳作方式都很原始。因此,粮食产量很低,小麦平均亩产也就二百来斤。每年麦子归仓后,生产队男女劳力接连要忙好几天,全身心整治新打下的粮食。然后,将最干净、籽粒最饱满的麦子挑选出来,送到街上粮库里缴公粮。那时缴公粮,俗称缴爱国粮。村人们忠厚实在,没谁耍奸使滑,没谁长歪心眼,全都一个心眼将最优质的麦子上缴给国家。

公粮上缴完毕后,才轮到分人均口粮。我们队一直以来,年年人均分得小麦数量都在120斤以上,位居全大队前列。人均口粮分完后,剩余的粮食全部储存在生产队仓库里。储存下来的粮食,用苇子编的踅子圈起来,里里外外裹着塑料纸,以防受潮。生产队储存的粮食主要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备用来年的种子,二是做为冬春季节农田水利建设时外出民工的口粮。

由于队里的老仓库面积太过窄小,房子质量又不高,储存夏秋时节剩余粮食很有点憋促,再加担心下大雨房子漏水或墙体倒塌,容易造成储存粮食的意外损失,队里随决定建一座新仓库。

六、七十年代交叉时期,正遇上丹江库区移民搬迁。移民区里拆迁的房屋很多,椽子檩条太奇缺,多被搬迁移民顺便带走了。拆下的砖瓦无法带走,无奈之下,移民们只好就地贱价处理。那时,我们这里农户或集体盖房子,都在附近砖瓦窑上买砖瓦,价格较高。队里当时经济不很宽裕,乍然盖几间新砖瓦房,很有点吃力。于是,村人聚在一起一商量,略略做了估算,去移民区买砖瓦,刨去路上盘缠,比在本地买仍省钱不少。这样,就有了队里男女壮劳力接连半个多月时间,反复去一个叫全店的地方购买砖瓦。

那段日子,队里老稻场上十分热闹。每当外出买砖瓦的人架着拉车满载而归时,村里大人小孩全聚集在老稻场里。大家一边走上前主动帮忙卸车,一边不住向买砖瓦的人打听砖瓦价格,听他们讲述一路上见闻。

拉回的砖瓦,堆放在稻场最北边。那地方靠北有条小水沟,过去小水沟便是我家果园;靠东不远处,是东院那口长方形坑塘。新仓库选址在这里,主要因为稻场在这里,再就是将来盖房时用水也方便。

过没多久,盖仓库所需砖瓦、檩条、椽子等大料,全部准备齐全。万事俱备后,新仓库说盖就盖。那时候,没有专业工程队。无论集体与个人盖房子,都要请邻村泥瓦匠帮忙。很快,稻场北边进入到紧张繁忙的施工中。当时,我们队有现成的木匠星爷,有两个泥瓦匠,加上外请的邻村泥瓦匠,所有大工加在一起差不多七八个人,小工全是本队青壮年男劳力。外请大工如何付给报酬不知道,反正一日三餐由队里负责。给大工们做饭及他们吃饭的地点,在我家房后的五保老三奶家。那地方很合适,门前有片空地,过去空地是庄稼地,很清气。老三奶房子南边紧挨着,是队里的磨道。没人磨面时,磨道那两间房可以当临时餐厅使用。

队里保管负责后勤。每次做饭尤其吃饭时,严禁小孩前去围观。那段时间,老三奶家时时飘出诱人的肉香油香味,惹得村里小孩不顾一切往那里凑。各家大人严格管束自家孩子,不许他们去老三奶家。不少小孩经不住诱惑,反复往那里跑。为此,惹得保管很不高兴。他在说劝骂阻拦无效之下,将孩子们的情况说给了每家大人。大人们听了,觉得脸上无光。等孩子回家后,免不了对他们一顿打骂。尽管如此,仍然阻挡不了小孩们前去。大家明知道去了也吃不到那里飘出的美味,可是,能到那地方闻上一会儿,也感到很满足。

给大工们做饭时,没有专门厨具。无论菜刀碗筷,还是勺子铲子,需要从紧邻几家借用。然而,每到紧邻几家做饭、吃饭时,借走的厨具需前去讨回。这样的机会,遂成了各家小孩争相要做的事情。大家不仅可以借此看看给大工们做的饭菜,更能亲身体验一下耳闻目睹状态下的那种特殊感受。更有可能或侥幸遇到,做饭人或队里保管忽然发了善心,把那些诱人的饭菜赏一点给自己,以解馋瘾。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机会。一天上午,我从外面回到家里,正在灶火里忙着的母亲,突然对我说:去你老三奶那儿,把咱们勺子拿回来。我一听,心里猛一激动。二话没说,转身就往老三奶那里奔去。老远便闻到那里飘出的迷人香味,但心里丝毫没有产生想吃点什么的念想。那时唯一希望的是,实地看看到底给大工们做了啥好吃的。刚跑到老三奶家门口,队里的保管正好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冷冷问道:你干啥哩?一看保管那副模样,刚才的兴致一下子跑没影了。我也很不高兴地回怼道:我来拿我家的勺子。保管一听,没让我进老三奶家门,自己转身折进屋里。没大一会儿,他一手拿着我家勺子,一手拿了个白面馍,脸色较前宽松一点点,小声对我说:给,把馍用勺子遮着,别让人看见了。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住了。然后,一扭身飞跑了回去。

到家后,我把勺子和馍递给母亲。母亲一见,脸猛的一寒,问道:你问人家要的?我急忙解释:不是的,是保管给的。母亲知道我从来不吃别人家东西,微笑了一下,问我:你咋没吃点?我笑着看了下母亲,一句话没说,转身出去了。

大约过了二十多天,队里的新仓库盖好了。新仓库四面外墙,除了前后墙接近檐墙边儿有几层全是土坯外,其余部分外墙全由砖块垒砌。凡墙体由土坯垒砌的,都用麦糠泥粘连。凡墙体用砖头垒砌的,都用白灰、沙掺和后粘连。房子正中间开道门,门东西两边前墙上各开一扇窗户。屋脊正中间,有两个由白灰铸成的靠背五角星,一面朝南,一面朝北。五角星中间,各嵌一面圆形小镜,太阳光照射下,反射出刺眼光亮。

新仓库成了全村最豪华的房子。无论站远站近观看,与村里其他房子相比,都壮观了许多。新仓库仍是三间房,但面积比老仓库大将近一半。后来,农耕机械渐次进入农村,农药化肥开始广泛使用,粮食产量较前有大幅度提高。生产队仓库里储存粮食的踅子,比以前粗壮高大了不少,意味着储存的粮食越来越多了。

每年冬春时节,外出搞水利工程的村人,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麦面条、麦面馍、肉面,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许多去工地上干活的人,没特殊事情需要回家,没谁愿意回家的。在工地上,每天挣的工分比家里高,生活水平比家里好,大家乐此不疲,谁会轻易回家呢?

队里仓库刚盖好那几年,只是孤零零一座。一天到晚,独立在远离人家的稻场北边,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冷清与孤寂。七十年代后期,队里经济逐步活跃起来。老仓库周围,队里新盖了十几间房子。打面机、粉碎机房,牛屋,炕烟楼,车棚等,全部落户在早已弃用的老稻场周围。这里,俨然成了队里的行政专属区。

八十年代后期,土地分包到户了,以小队为单位的集体经济运作模式,就此宣告结束。队里固有的财产,逐一折价卖给了私人。老仓库也不例外,卖给了西院春爷的二儿子。

几年前回到村里,发现早些年村里的面貌几乎不见一点踪影了。唯有那座老仓库,西边一间已经坍塌,只有东边两间挺着惨败不堪的躯体,像位风烛残年、百病缠身的孤独老人,孑然一身屹立在徐徐飘洒的风雨中。见此情景,我感慨万端:真是岁月无情,沧海桑田啊!我们曾经的事物,许多随着岁月消磨,慢慢淡出了人们视野,淡出了人们记忆,走进永远未知的世界。

那一刻,我不觉掏出手机,对着老仓库拍摄起来。一遍拍摄,一边自语道:留住这最后的纪念吧,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见证旧时村庄的最后一抹印迹了。要不了多久,它会像先它而去的老村庄诸多事物一样,彻底隐没了身影,再唤不起今人与后人对它的任何记忆。

果然,隔了不到一年时间,我再次回到村子时,老仓库已彻底不见了踪影。在它的旧址上,我依稀看到了丝丝残留于地的模糊痕迹。

2025.6.4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用心良苦
  2. 李进同志(四)
  3.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4.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5.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6.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7.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8.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9.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0.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8. 李进同志(三)
  9.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0.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