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十七)

广明读书 · 2025-11-19 · 来源:广明读书公众号
字体: / /
需要辩证地来阅读、思考这部蕴含朴素哲理的道教唯心主义经典。汲取精华、扬弃糟粕。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今天要读的是: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理想的治理状态是,下面的人既不会主动歌颂,也不会心生畏惧,更不会忽视其存在。王弼注:“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这种管理方式就像太阳每天升起降落,空气自然流动,人们习以为常,却依赖其生存。这属于无为而治的范畴。

稍次一等的是治理者通过主动施恩、积极作为赢得人心,下面的人因感受到“好处”而亲近他、赞美他。这种治理依赖治理者的个人魅力,一旦领导者更换或作为减少,效果就会减弱。因为这种认可建立在“刻意作为”的基础上。

比如某公司老板经常给员工发福利,坚持不裁员还给员工涨工资。员工们也都觉得老板人好,逢人就夸赞他,这种“亲而誉之”的关系虽和谐,却依赖于领导的“主动作为”,一旦福利工资减少,赞誉就会随之淡化,管理也会出现问题。

再次一等就是治理者失去道德感召力,转而依靠严苛的规则、惩罚性手段维持秩序,下面的人因害怕后果而服从,内心却充满抵触。

这就像某个班主任以严格著称,学生因害怕惩罚而遵守纪律,但内心是恐惧和不情愿的,一旦失去监督,班级纪律立即松散。这种“畏之”的状态,虽维持了表面秩序,却压抑了大家的积极性。

最次等的是治理者无德无信,规则沦为谋私工具,百姓看透其虚伪后,不仅不服从,还会轻视、侮辱,治理彻底失效。

此句世传本作“其次,侮之”。这样就是三个“其次”并列展开,没有明显的表现差距;而帛书本前两个用“其次”,最后一个用“其下”,正好与“太上”形成对比,更加清楚地展现了从最佳到最差的次第。

所有糟糕治理的根源,都在于治理者自身的诚信缺失。当下面的人感受到不被信任,就会用怀疑和抵触回应,形成“不信”的恶性循环。就像有些父母承诺孩子“考100分就买他想要的玩具”,孩子真的做到后,家长却以耽误学习为由反悔。下次再要求孩子成绩时,孩子就会反驳“你说话不算数”,这就是家长的“信不足”,直接导致孩子的“有不信”。

所以,最高明的治理者从容不迫,不轻易许诺、不随意发号施令,因而每一句话都分量十足。“悠兮”,形容治理者的状态,不是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而是顺应事物发展节奏,不凭主观意愿打乱规律。这里的 “贵”是“珍视”的意思,强调治理者珍视自己的信用,言必有应,不虚言。

“自然”的状态,是看不到开始的迹象,也窥不透其意图的。事情成功了,下面的人感觉不到有人在推动,认为一切本该如此。蒋锡昌云:“老子所谓‘自然’,皆指‘自成’而言。‘自成’亦即第三十六章及第五十七章‘自化’之意。‘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谓人民功成事遂,百姓皆谓吾侪自成,此即古时所谓‘帝力何有於我’也。”也就是说,管理的最高成就,是让组织生成强大的自我组织能力。

本章老子通过对比不同层次的管理方式,揭示了“无为而治”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刻智慧。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这应该是对老子的“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附本章生活应用场景:

本章描述的四种境界,也正好是亲子关系的四种典型状态。

第一种,润物无声,自主成长。

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稳定的支持,但感受不到过多的控制和干预。家庭氛围和谐,规则清晰自然。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和自主性,知道父母永远在身后,从而敢于大胆探索世界。

比如孩子主动爱上阅读,是因为家里随处有书;愿意分享,是因为家长日常也这么做,而非被反复说教 “要分享”。孩子会觉得 “我本来就是这样的”,而非 “爸妈让我这样”。

第二种,温暖引导,主动追随。

父母通过关爱、陪伴和讲道理来教育孩子,用鼓励代替批评,尊重孩子的想法也会适时给出建议,孩子亲近并爱戴父母。但这种教育较多依赖于父母的个人时间和精力投入,并且家长用“额外奖励”、“过度表扬”换取孩子的顺从,孩子可能会将行为动力建立在“获得认可”上,而忽视内在需求。

第三种,权威压制,被动服从。

家长用“吼叫、打骂、冷暴力”等强制手段让孩子服从,看似能快速解决问题,实则会压抑孩子的天性,甚至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或“逆反心理”。孩子可能变成“表面听话,内心叛逆”的“双面人”。例如孩子玩手机超时,家长怒吼:“再玩就砸了!”孩子吓得放下手机,但趁家长不在时偷偷玩更久。

第四种,失序失信,亲子对立

这种亲子关系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往往源于家长的“言而无信”和“人格贬低”。当家长反复违背承诺,或用“你真没用”、“比隔壁孩子差远了”等话语否定孩子时,孩子内心就会对父母充满轻视、怨恨,甚至公开顶撞、反抗。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要少讲大道理,多做真示范,从“主导者”转变为“陪伴者”,让孩子在自然、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2.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3.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
  4. 关于耿、黄集团和九十一人大字报事件的历史考察
  5. 以改革的名义
  6. 陈曾明:这三个同志提出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7. 吴铭:为什么要坚决拒绝离岸人民币
  8. 孙子出了修正主义,孙子的孙子就又要出马列主义了!
  9. 中国最大精神病医院要上市了,一年入账10亿
  10. 警惕!有人正打着“反左”的旗号掏空人民的信仰!
  1.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2. 色情片中被异化的女性
  3. 背叛毛主席的叛徒是孙先生的继承者?
  4.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5. 铁证:“亩产万斤粮”到底是谁在鼓吹?
  6. 负债狂欢:7.36亿人被“精致”绑架的还债游戏……
  7.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8.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9. 30岁快递员因送错快递被杀:谁之病?
  10.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6.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7.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8. 令人“窒息”的聊天!
  9. “文革”前夜的“出气大会”
  10.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1. 踏入深宅的冬日;一道门槛,无声的较量;…特殊的眼镜与不眠的黄昏
  2.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3.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4. 胡懋仁: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再认识
  5. 粉妖回忆录——最后一顿饭
  6. 蒋介石出卖外蒙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