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解放军报|拍照亲历者:雷锋,我们永远的好班长

刘建伟 吴锡友 · 2015-06-30 · 来源:解放军报
梅新育应诉炎黄春秋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英雄人物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正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个人崇尚的优秀品质。否定英雄就等于抽掉我们灵魂、信仰和追求的根基。

  雷锋,我们永远的好班长

  ——听亲历者讲述雷锋的故事

  【英模小传】 雷锋,原名雷正兴,湖南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生前系沈阳军区工兵第十团运输连四班班长。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做了大量好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他只是一名普通战士,却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只是做了一些平凡而又普通的小事,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在军营内外长盛不衰、血脉相传,成为共产党人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开放的灿烂道德之花。

  6月上旬,记者再访雷锋生前的战友和地方的朋友,听他们讲述雷锋的故事。

  雷锋为什么总爱做好事?给雷锋拍照的摄影员说——

  乐于助人,因为他心里总想着别人

  谈起雷锋,76岁的季增老人有一肚子话想说。

  季增1957年入伍后,在部队当过电影放映员、电台播音员和摄影员。1960年雷锋入伍,正好来到他所在部队。作为摄影员,他与雷锋相处两年零八个月,为雷锋拍摄了大量照片。很多照片,他不仅珍藏至今,而且张口就能说出当时拍摄的故事。

  那张“雷锋给医院伤病员送月饼”的照片,他印象深刻。1961年中秋节,运输连发给每名官兵4块月饼。雷锋没舍得吃,包起来放进挎包。有战友问他咋不吃,他说:“医院躺着许多伤病员,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负了伤,更需要友爱和温暖。我想把这些月饼送给他们。”

  第二天,季增得知此事时,雷锋已经开车拉粮去了。他灵机一动,直接去雷锋经常去的一家医院门口“守株待兔”。“等了一小时,雷锋背着挎包,拎着一个小包走过来,我立即抓拍了这张照片。”季增指着一张雷锋走进医院的照片说,“这时候,他还没发现我呢。后来我跟他一起走进病房,他看到我挺吃惊。”

  “雷锋为什么乐于助人,因为他心里总想着别人!”回忆往事,季增特别理解雷锋,“这张‘雷锋饿肚子给战友让饭’的照片,是1960年10月拍的。”那一天,官兵去山里割野草挖菜窖。按当时粮食定量,每人带了一盒午饭。四班有名战士饭量大,吃早饭时连午饭也一起吃了。

  中午休息时大家都在吃饭。雷锋发现这名战士靠在树下摆弄镰刀,便走过去把自己的饭盒递给他说:“今天我肚子疼不想吃饭,这饭你吃了吧,不然还得带回去,怪沉的。”几番谦让后,那名战士接过饭盒,季增马上抓拍了这个镜头。

  事后,季增问雷锋:“你真的肚子疼吗?真的不饿吗?”雷锋说:“只要战友能吃饱,我饿点也高兴。”

  雷锋为何有这么多照片?拍照亲历者说——

  雷锋是个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青年

  前些年,有4名外国记者到雷锋纪念馆采访时问:“雷锋怎么会有这么多照片?”季增告诉他们,照相是雷锋的个人爱好,除当年部队给他拍摄的之外,他自己还主动照了很多照片。

  有件事季增印象深刻。1960年8月,因为接到群众感谢雷锋捐款的表扬信,摄影干事张峻去采访雷锋,雷锋提出让张峻帮他照张相。他说:“我当兵好长时间了,还没照一张穿军装的照片。我想寄回去给同学、同志和我的领导看一下。”

  “照相机前的雷锋更加鲜活。”当年曾和雷锋合影的陈雅娟老人感触颇深,在过去那种环境下,雷锋爱美爱拍照片无可厚非,因为他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雷锋牺牲后,季增整理雷锋照片发现,雷锋自己在地方拍的照片就有几十张。到鞍钢报到的路上途经武汉,雷锋特意在武汉长江大桥下拍了张照片;天安门前,他照过全身照后,看见旁边的青年骑着一辆摩托车,他骑上去又拍了一张……每当看到这些照片,陈雅娟老人就不禁会想起那个健康、阳光、时尚青年的一幕幕: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军、学习《毛泽东选集》……

  陈雅娟告诉记者,雷锋有一张照片,围着围巾,拿着书,脚上穿着黑皮鞋,身上充满青春气息。“照这张相时,雷锋在鞍钢夜校兼职语文教师。”陈雅娟说,雷锋虽然只有高小文化,但非常爱看书学习。他写的《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在县城报纸上刊发。他还写过9首诗,并以自己经历为背景写了短篇小说《茵茵》……毛主席看了《雷锋日记》后说:“此人懂些哲学。”

  雷锋的事迹为什么能深深打动无数人?雷锋的战友说——

  既因为他伟大,更因为他平凡

  “雷锋让人感动,既因为他伟大,更因为他平凡!”季增回忆说,雷锋也有年轻人的特点,会偶尔向人炫耀一下他的军功章;由于常在外面做好事,他有时会回营晚,并因此受批评。

  “这些瑕疵不仅不影响雷锋的形象,反而更让人觉得真实可触。”这些年,季增每次作报告都要强调,雷锋是人,他也有缺点,但他勇于改正缺点。一个生活化的雷锋,会带给大家平凡真切、更加悠远的感动。季增仍然清楚地记得,雷锋成为名人后,被拍摄的机会越来越多。最初面对镜头时,他还有些羞涩。

  作为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在鞍钢就认识雷锋,两人住在一个宿舍,情同手足。雷锋参军后,乔安山也跟着雷锋来到了某部汽车连。雷锋是他的班长,他俩同开一辆车,一起执行国防施工任务,天寒地冻的日子还蜷缩着睡在一个被窝中。可以说,乔安山对雷锋的事非常了解。

  “我自己就是一个被雷锋教育感染的例子!”乔安山告诉记者,那时他文化水平低,雷锋不断给他讲学习方法,还手把手教他写字。为了便于辅导,雷锋专门要求和他铺挨铺,时时鼓励他,并两次花津贴为乔安山买笔记本。“以一颗平常心去感悟雷锋精神,他的纯洁善良会打动每个人!”受雷锋精神熏陶,乔安山复员后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坚持弘扬雷锋精神。

  “那时,有文化的上进青年流行写日记,这是优秀文化传统在那个年代的一种表现形式。雷锋在日记中一点一滴地记录自己成长的历程,其中既有好人好事,也有缺点错误,以激励自己走好人生之路,这是件好事。”乔安山说,个别居心叵测的人说“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都写在日记上”,他听到这些话,往往气得吃不下饭。

  采访结束,乔安山握着记者的手说,英雄人物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正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个人崇尚的优秀品质。否定英雄就等于抽掉我们灵魂、信仰和追求的根基。老人激动地说:“一定要告诉大家,请关爱、尊崇我们的英雄,不要用主观臆断践踏我们的精神高地!”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公孙鞅之叹
  3.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8. 这下成仇了,特朗普和马斯克开撕!瓜太多,太密
  9.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内奸:倒查20年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