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毛岸英是第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

武汉晚报 · 2022-10-24 · 来源:
字体: / /

2009年11月24日 11:23 武汉晚报

昨日(23日),在东湖宾馆纪念馆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座谈会上,毛泽东的大儿媳、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深情回忆起和毛主席交往的点滴,数次哽咽。

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是湖北京山人,北伐时期与第11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股长刘谦初在武汉相识、恋爱、结婚,并初识毛泽东。在都府堤上,刘思齐的父母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毛岸英。

后来,刘思齐的父亲在战争中牺牲。1938年春节,8岁的刘思齐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上台,扮演描写烈士遗孤的话剧《弃儿》中的小主角。毛泽东为剧情感染,谢幕后接见演员,抚摸着刘思齐的头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她腼腆答道:“我叫刘思齐。”毛泽东问:“你的爸爸、妈妈是谁呀?”她指向继父和母亲:“那是爸爸妈妈。”毛泽东先是一愣,那不是战友陈振亚和张文秋夫妇吗?继而严肃地向两人交代:“这是烈士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好好教育她。”毛泽东弯下腰来问她:“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不好呀?”此后,刘思齐就成了毛泽东的干女儿。

“主席帮我走了人生一步很重要的棋”

1942年秋,刘思齐和母亲与其他在新疆工作的100多名同志被捕入狱。1946年夏,在周恩来的关心下,国共谈判中解决了这100多名被俘同志的归还问题。“我们出狱回到延安,延安的天好蓝,阳光好明亮,狱中的生活多是阴暗漆黑的”,刘思齐动情地说。

回来以后,毛主席见到张文秋就问,“我的干女儿呢?”他哪知,刘思齐此时就站在他的身边——“都长这么大了,人也憔悴了!”主席心疼地说。

到了延安,刘思齐还是有新疆监狱中的阴影,总觉得有人跟踪她,觉得极不自在,主席得知后对她说,“延安都是你的亲人,有什么就和组织讲。”

1948年5月,刘思齐在山西北方大学读书,毕业后,她想参军,毛主席坚决反对:“我们就快要胜利了,国家以后需要人才,尤其是自然科学。你们以前学的东西很少,已经过时了。”他建议刘思齐读完大学去读中学。刘思齐心里不舒服,但是还是继续从中学读起。于是她从头学起,解放后跟着学校迁回北京,“不断的学习对我以后干好工作有很大帮助,这是主席帮我走了人生一步很重要的棋。”她说。

“毛岸英是第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

1945年底,毛岸英回国。因为长期在国外,毛主席觉得毛岸英不了解农民的喜怒哀乐和中国具体情况。刘思齐回忆,那时毛岸英从苏联刚到延安,没和他吃几天小灶,毛主席就要求他到大灶去吃。

刘思齐解释说,那时解放区吃饭分大、中、小灶,小灶是领导吃的,大灶是普通士兵吃的,基本上是小米干饭煮点蔬菜。遵照父亲的嘱咐,毛岸英去乡村劳动,“可以说,毛岸英是中国第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那时,毛岸英每天要帮住所的老乡家把水缸水挑满,刘思齐记得,毛岸英的双手长满了茧。

毛岸英牺牲时,刘思齐在外地学习。毛主席将这个消息瞒了3年多,以便她专心学业。“当孩子走了,却要隐瞒事实,还要笑看他在这世上做的一切,作为孩子的亲人,真的太难太难了。但主席做到了。”说到这里,刘思齐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她回忆道,1953年志愿军援朝归来,毛岸英一直没有回来,她实在忍不住了,有一天就到主席办公室里去问。主席说,他已经牺牲了。就在那天,毛主席劝她回娘家好好休息。

1959年,刘思齐第一次去朝鲜为毛岸英扫墓。毛主席临走给她定了三个规矩,“一,经费不能让朝鲜出;二,去朝鲜不要打扰朝方,住在中国大使馆;三,不许见报。”

刘思齐回来以后生了病,直接进了医院。病重之时,毛主席专门派人来看她,并给她一张纸条,写着“意志为主,药物为辅”,刘思齐顿时醒悟,主席告诉她,意志是战胜病魔的关键,“主席的话给我重生的勇气”。

昨日的研讨会上,毛主席的贴身卫士周福明讲起了一段给主席放电影的趣事。

主席上世纪50年代看过电影,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时候,基本上不看电影,偶尔看看电视,但是不看电影。在病魔折磨他的时候,他忽然提起了要看电影。

于是,东湖宾馆请来了当地的放映员。但是主席在晚上办公,想看电影的时候,放映员已经工作了一天,主席心里很过意不去,就让周福明和他的一个老乡吴连登给他放。

由于不会调设备,周老第一次放出来的电影中,人物的腿脚是分开的,调试半天总是这样,内心还有点着急。没想到主席哈哈大笑,说半截人很有意思。周老说:“主席总是很体谅人啊!”

有时候,吴连登出去采购的时候,周老就一个人给主席放过电影。他记得,他们放过《鸡毛信》,还有美国电影《出水芙蓉》,那个片子色彩鲜艳,主席很爱看。 通过看电影的方式,会减轻病痛,因为转移视线、注意力了。周福明介绍,主席看电影的时候会喝口水、抽口烟,旁边的人跟他说一说话。这样他能够转移一下视线、注意力。

东湖宾馆馆史研究室主任郑敏庭带记者参观了该馆陈列的一台三合一的“组合机”,外观有四个电脑屏幕大。他介绍,这是由西德共产党赠给毛泽东一套组合机,由电视机、电唱机和收音机组成,是当年世界工业界的尖端产品。1956年的湖北,还没有电视台,放在东湖宾馆里的这台洋玩意,一度面临沦为摆设的命运,“主席根本看不了”。为此,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王任重找到原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要求筹建湖北电视台,一年后建成。有了电视台,没有节目,没有发射信号,电视还是没法看,直到1960年12月1日,湖北台终于开始发射节目了,成为中国最早开始发射电视节目的电视台之一。

有电视机看,有收音机听,毛泽东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看书。每个深夜,他都在床上看书。一张小床,容不得1米83的他自如翻身,书掉到地上,就会让他从梦中惊醒。为此,东湖宾馆特意做了一个长2.5米、宽2米的大木床,从床头向床脚倾斜,这样就算是书掉下来,也是顺着床板滑到床脚。“我们接待主席,曾经找了最好的木匠打造了一个弹簧床,没想到主席当天根本没有睡在床上,因为睡不惯,他在地板上睡了一夜,都没有和我们说一声。”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冀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史上“马屁诗”最快翻车案
  4.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7.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要发动那场运动?
  8. 改革后实用主义之弊
  9. 漫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未来
  10.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李进同志》(一)邂逅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8.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9.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10.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彭德怀错杀功臣后毛主席一生都没释怀
  6.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7.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8. 郭建波:关于王、关、戚问题的历史考察
  9.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10.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大学的底线在哪里?这还有脸过那个恶心人的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