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活动 > 乌有公告

鲁迅为何成为鲁迅?

红色纪年 · 2021-08-03 · 来源:红色纪年公众号
字体: / /

  毛主席曾说:“我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并评价鲁迅虽然“不是共产党的组织上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化的”,还号召共产党人学习其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更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凡此种种,足以见得毛主席对鲁迅深深的欣赏和赞誉之情。而这正是因为鲁迅坚定地站在反帝反封建,站在大多数普通劳苦大众一边,向着敌人发出最猛烈的进攻。

虽然毛主席和鲁迅从未见过面,但正是因为他们理想、信仰的一致性,才能让他们如此心心相惜。

然而,伟大的思想家在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之前,则必然要经历种种磨难与苦痛,更得看到这人世间的疾苦与黑暗,并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后,才能发出“救救孩子”“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样带着对国家、社会深切反思的呐喊。

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正是因为他始终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深入参与到革命浪潮中去,通过不断地内省与反思整个社会、国家的现状,以及永不停息的学习和总结经验,才能变成我们今天所认识、熟知的鲁迅。

1881年,鲁迅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那时的旧中国正处于一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鸦片战争打开了列强开向中国的坚船利炮的通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于是,广大农民阶级愈发陷入深重的被剥削被压迫中去,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鲁迅幼时受到长妈妈和章运水(来周家做工的工人和农民)的影响,对广大劳动人民抱有感情上的同情同理心。随着祖父因行贿纳官入狱,父亲接而生病,鲁迅于乡下避难被亲戚视为“乞食者”,为父亲抓药被所谓“名医”欺骗钱财……种种一系列人情冷暖让鲁迅逐渐“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也在此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劳动者的朴实、善良和他们遭受的压迫、苦难。

1896年,鲁迅16岁,父亲病逝,从此鲁迅告别家乡去往南京读书。在此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新党”发起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戊戌变法运动最终惨遭失败,但新思潮随之传入。鲁迅开始接触到新的报纸、书籍,资产阶级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并开始关注时事政治。

当他发现资产阶级改良派无法真正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时,便决定到日本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彼时的日本,革命氛围浓厚,孙中山、章太炎等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批判封建制度。

鲁迅感受着热烈的革命气氛,欢欣鼓舞。“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演讲”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开始思考中国国民的病根在哪里。与此同时,鲁迅在行动上也没闲着,办杂志、翻译小说、撰写论文以提倡科学、普及知识,借此打破封建统治禁锢群众思想的精神枷锁。

1904年,鲁迅受到资产阶级史学家对日本明治维新是由于新医学推动的曲解说法影响,决定学医救人。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有了好的体魄而思想得不到解放,“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

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经历了办刊物被卷走钱财的窘境,期待着“摩罗”诗人,即造反诗人的出现,鲁迅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战斗着,但受限于世界观上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以及唯心主义的影响,鲁迅还没能看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直到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随后又复辟,人民生活失去保障,丧失言论和行动自由。鲁迅才深感资产阶级的软弱,痛感资产阶级脱离群众和群众的不觉悟。

鲁迅经历了从寻找-奋斗-失败-怀疑-失望-继续寻找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成熟之前,鲁迅自然也不可能产生出超越时代的思想和行动,但他仍不断思索着,同旧文化、旧社会、旧制度作坚决地斗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终于让鲁迅于黑暗中窥见光明的希望。在随后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中,鲁迅逐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才是真正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依靠,鲁迅寻找的“新的战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广大工农群众。

从此,鲁迅在思想上踏上了在斗争实践中一步步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漫长艰苦奋斗的道路。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如果你阅读过这本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传》,你就会知道鲁迅的思想转变是极其曲折而复杂的,远不止我以上所述。

他也曾受到唯心主义的影响,也曾对敌人抱有幻想,也曾怀疑自己的战斗效果,也曾一次次的迷惘找寻不到方向……

鲁迅笔下的“过客”是一个进行“韧”性战斗的勇士,然而,他又是孤独的,也不无疲乏之感。鲁迅自己就像是这个“过客”。

只有读过《鲁迅传》,你才会发现原来鲁迅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位青年,在其人生道路上不断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信仰,不断打破着自己的思想局限,不断同腐朽的堕落的封建的作斗争。

这样的青年又怎能不想让人结交、了解呢?鲁迅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经历、精神、思想却永远留存世间,等待着我们去“结交”。

所以,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多读鲁迅,尤其是青年人,不但要读鲁迅也要读鲁迅的作品。

因而我向大家推荐这本1976年出版的《鲁迅传》,它讲述了鲁迅从出生到1927年间的生活、学习、战斗的故事。其中还穿插着对鲁迅部分作品的深刻分析解读,如我们熟知的《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药》……

它不但讲述了鲁迅思想转变的发展史,也讲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史,阅读《鲁迅传》能帮我们更好的梳理、认识、分析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

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却又充满深刻的分析,是一本值得无产阶级学习阅读的好书。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也可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咨询购买, 扫描二维码添加更便捷。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晓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史上“马屁诗”最快翻车案
  4.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5. 腐肉当珍馐?再这么下去,迟早引发公愤!
  6. 五七干校的真相:到底是不是牛棚?
  7.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8.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9. 改革后实用主义之弊
  10. 今天,我们的孩子又中毒了,你还在等什么?!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李进同志》(一)邂逅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8.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9.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10.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彭德怀错杀功臣后毛主席一生都没释怀
  6.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7.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8. 郭建波:关于王、关、戚问题的历史考察
  9.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10.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赵小鲁|律师是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力量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大学的底线在哪里?这还有脸过那个恶心人的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