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大于:怀念毛老师--用先进农民教育农民

大于 · 2015-01-17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怀念毛老师的第658条理由——“用先进农民教育农民”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的素质是决定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中国农民长期深受地主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文化专制,陷于贫穷和愚昧,承受着旧中国最深重的苦难,是全国各阶层中最广泛而又最弱的群体。毛主席对农民有着深切的了解和亲密的关系,他曾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最深,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最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但由于小生产者的地位,亦存在着狭隘保守和散漫等弱点。建国前夕,主席在他全面阐述新政权形态的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严肃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中国农民的特点是朴实善良,能吃苦耐劳;但又目光短浅,自私迷信,缺乏合作精神。毛主席的农民教育思想,首先是肯定农民的革命性,同时又看到农民的弱点和不足。在教育方式上,则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和愿望,采取了“帮”和“带”的方法。如帮助农民提高文化,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干部起带头作用,先进典型带后进等。其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就是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用先进农民来教育农民。

  毛泽东时代,先进农民的典型也是层出不穷,有些事例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在大于的印象中非常深刻的有陈永贵的三件事。

  一件是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区人民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纷纷办变工队、互助组,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时候。在大寨,最早组织互助组的人就是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贾进才,他的互助组叫“好汉组”,组里的土地好,牲畜好,可谓兵强马壮。有一天,陈永贵发现16岁的梁便良,一边在地里干活一边哭。就问他是怎么回事?梁便良说他很想参加好汉组。但是,因为年龄小,个头不大,挑不起担子,半天也干不下多少活,所以,没有人要他。这使陈永贵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村里的老弱病残,都存在无人帮助、难以致富的问题。显然,这些人缺一个带头者。于是,陈永贵对梁便良说:“你跟我干,听话就行。”经过与贾进才的沟通后,陈永贵毅然宣布退出好汉组,重新成立了一个互助组,叫老少组。他们专门吸纳村里的老弱病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而包括梁便良以及贾承玉、贾承联、赵小和等这些孩子,也就从此一直追随陈永贵,成为了他的得力干将。老少组成员村民贾承玉说:“大寨那时是六十来户,不上三百口人,那时是好汉组与老少组并存。我那时是老少组,为什么说他是老少组呢?老的老小的小,他是互助的。老少组的组长(陈永贵)说:‘老的有经验,小的是能长大,只要听党话,这路子走不岔。’”在这个老少组里,最初只有九户人家,其中有四位是年过半百的老汉,6位是8至14岁的娃娃,真正的强劳力只有陈永贵一个。但是这些人真的如同一个家庭一样,出力大小与获得多少并不很计较,各个奋力争先、闹得红红火火!当年秋,老少组平均亩产高达150斤,比好汉组多了30斤……

  第二件是1963年8月,陈永贵正在县里开会的时候,一场不停地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不期而至。这场灾难几乎毁掉了大寨人辛苦近十年的成果,人们的情绪降到了零度。陈永贵参加完县人代会后赶回大寨,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震动了所有人,即使是当年省委书记陶鲁笳,提到这件事情也是非常激动:“陈永贵不能开会了,他听到这消息马上就回到村里了!回到村里边,村里的人抱住陈永贵就痛哭流涕:‘永贵呀,你看这么大的灾,我们可怎么活呀?’陈永贵问:‘大水冲走人没有?’大家说‘没有,没冲走一个人。’‘冲走牲口没有?’大家说‘没有,一头牲口也没冲走。’‘没有冲走人没有冲走牲口,你们哭什么?毛主席讲过;‘人是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结果,陈永贵带着大寨人真是创造出了人间奇迹。当时,上级决定从国库中调出一批救济粮和救济物资,从地方财政上再拨一部分救济款,扶持大寨大队。但陈永贵和大寨党支部却作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决定——不要国家救济粮,不要国家救济款,不要国家救济物资;当年社员口粮不少,社员收入不少,上交国家的统购粮不少。1963年下半年,大寨大队的社员在陈永贵的带领下,抢修梯田,重建房屋,抢种庄稼,经过几个月的苦干,大寨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据统计,大寨在1963年的粮食产量非但没少,反而比上年增产,不仅社员的口粮充足,还能为国家上交余粮。

  再就是陈永贵当了副总理后,平时不能随便外出。据说有一次他想去王府井的东安市场,秘书请示保卫部门,说没法保卫,不能去。他还曾提出干脆去北京郊区的中阿公社劳动,因没法保卫,也不能去。他接近不了群众,听不到社会的各种声音,了解不到真情实事,又看不了许多材料,这样下去,时间长了,他觉得非变成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子不可。于是他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提出搬出钓鱼台,实行三三制: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三分之一时间在大寨,三分之一时间跑全国。主席马上批准了陈永贵的要求,并赞扬了他。陈永贵就搬到了东城区交道口四条一个老四合院里。他回大寨,不让北京的警卫战士同行,他说:“我是个农民,回家劳动,你们还能给全国农民都派上警卫战士吗?”当了副总理的陈永贵,不改自己农民的本色。

  陈永贵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了中国农民优秀品质的老农民。据当年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回忆说:“陈永贵这个人可不是一般的农民,我跟毛主席报告就是这样讲的:我说我做一辈子的农村工作,我所碰到的农民没有一个能抵得上陈永贵——陈永贵是最杰出的农民!他这个人记忆力特别强。因为他经常传达毛主席的讲话,所有毛主席讲话他都能记得非常清楚,而且还能用得非常好。所以我说他不是一般的农民能够达到的,思想境界很高。我讲给毛主席,我坦诚地说:他是一个杰出的农民!毛主席听得非常有兴趣,一直听我讲。讲到最后,问‘你带了陈永贵的文件没有?’我说‘有’,把准备好的文件给他。”毛主席的农民教育思想当然喜欢这样的典型,他要用这样的典型来教育和带动广大农民,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造就出一代社会主义新农民,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人民群众也喜欢和需要陈永贵这样的典型。据说那个年代人们把能看上一眼陈永贵,近距离目睹他的风采做为一种光荣。一次陈永贵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回家的途中,在列车上不知是谁走露了消息,同车人几乎都知道他坐在列车的一节车厢里,各个车厢为此骚动起来,都想看看这位从山沟里走出来的杰出农民,都怕错过这个良好的机会。列车长实在难于维持秩序,就领着陈永贵在列车上走了一个来回,满足了大家的愿望。可见那个时代先进典型对人民群众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用什么样的思想和典型来教育和引导农民,不仅表现出一个领导人的胸怀,也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面对如今已成为老大难的三农问题,一盘散沙问题,“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依然存在,毛主席的农民教育思想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9.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10.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