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人口、上山下乡、对外开放、城市化、大下岗与延迟退休

MRandson · 2015-02-28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今天有人提到毛泽东时代的上山下乡与邓小平时代的大下岗之间的比较。写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下岗工人总数有四千万、六千万、八千万,三种说法,我倾向后者。文革上山下乡的总数,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大约一千六百万。

  毛泽东时代,人口资源是重要的战备资源,人口增长率长期在千分之十以上,多数年份超过千分之二十,个别年份达到千分之三十。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的后果之一,就是生活资料需求高速增长,生产资料的增长相对人口增长缓慢。

  人口高速增长给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一方面这些年轻劳动力需要劳动工具,另一方面这些年轻劳动力的生产能力释放出来以前,需要大量的消费品。这两者都对当时现有的消费水平造成压力。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到这个问题,指出人口需要统筹,后来成文的时候,删除了有关内容。

  毛泽东为什么删除这部分内容。我个人理解是毛泽东意识到人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时代,必须储备大量年轻人口。大国之间的战争,最终决胜负的就是人力资源。在法国拿破仑战争、第一世界大战、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诸多大规模战争末期,战败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兵员短缺。有一种说法,二次大战是美国人的武器加苏联人的血加英国人的诡诈打赢的。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不过如果没有庞大的人口数量,苏联很难打到柏林。反过来,如果德国再有五千万人口,苏德战争胜负犹未可知。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能讨价还价的,就是人力资源。无论美国还是苏联,都担心中国和另一方结盟,出现中国的人口加先进武器对抗自己的局面。尼克松来中国,希望和中国结盟对付苏联。中国有什么可以利用呢?中国的工业基础和核武器,相对美国和苏联的水平,都弱小得很。但是,中国的人力资源实在惊人。即使遭受核攻击以后,中国残存的人口,也会超过其它任何一个大国未遭受攻击时的水平。

  当然,这不是说中国只要有人口资源就可以。周恩来对基辛格讲过,有美国,中国不怕苏联。没美国,中国也不怕苏联。美国和苏联联手向中国发动攻击,中国也能撑住。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也有基本的工业基础,中国可以长期和任何一个超级大国耗下去,拖死对方。这样,另一个超级大国必然和中国联手。这就如同美英和苏联联手,对付纳粹。

  没有这些人力资源,基辛格会不会来?不好说。我个人理解是未必。如果解放前三十年按照今天的千分之四人口增长率和老龄化趋势,基辛格未必会来。这是人力资源有利的一面。

  不利的一面,是在和平年代,储备这样庞大的人力资源,成本非常高。

  当时在维持人均消费水平很低,大量产品用于积累的情况下,以中国的积累速度,仍然无法为这些新增人口提供足够的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于是,这些潜在的劳动者变成消费者。在农村的还好说,可以土里刨食。在城市的年轻人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怎么安置他们?

  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文革发生或者不发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安排年轻人去农村参加体力劳动,过集体生活,增强集体感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目的是让一部分城市劳动人口自给自足,减轻城市对农村的压力,缓解城市失业问题。

  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开放以后,引进外资,使中国的工业积累不必再以压缩消费为上限。只要有境外投资,引进境外设备,就可以使这些劳动力在工业社会中获得现代化的就业机会。于是,境外资本欢呼,在中国发现了廉价劳动力的金矿。这些劳动力价格便宜,量又足,文化水平还高。于是,中国沿海地区诞生了大批血汗工厂。许多农村青年在其中工作,原有城市人口则为其提供种种后勤保证,或者说从事三产。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这种合作成为可能。中国的人力资源加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安置了中国的劳动力,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利润,中国在短期内实现了城市化。毛泽东储备的战略资源,在他身后以另一种方式发挥了作用,席卷了世界,也震惊了世界。

  回首整个过程,应该看到:

  第一,毛泽东奠定了和美国正常交往的基础,这既包括奠定了工业基础,也包括废除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之类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劳动力可以以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进行对外交易。

  第二,与毛泽东年代劳动力就业受积累速度和消费水平制约不同,开放以后可以利用境外资源。如果有足够的内需,本来不必造成那么多的下岗失业。那时的下岗既有经济危机的因素,也有剥离劳动力的需要。经过大下岗,贫富差距拉大,失业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中国的劳动力再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三,有人说现在的社会安置了当年的下岗工人,我觉得没有。失业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失业问题集中在特殊人群、少数族裔、特定地区和特定年龄段上。特殊人群比如非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少数族裔比如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特定地区比如二三线城市,特定年龄比如40、50以后人群。这些人中的很多人现在生活在现代化城市的边缘,生活异常不稳定,靠临时性工作或者救济维持。

  第四,就业劳动力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其中的一部分人,虽然拥有大城市的工作,却没有任何希望。他们的工资不足以在大城市买房定居,返乡则面临失业问题。用光青春以后,去哪里?这个问题没有答案,许多人也不愿意想这个问题。有些富士康工人想明白了,就从楼顶上跳下来了。

  第五,还应该看到毛泽东当年积累的人力资源,现在已经挥霍得差不多了。所谓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消失之类的理论也冒出来了。当然,最直接的是退休养老要延后。明摆着许多年轻人没稳定工作,却要推迟在职者退休——用光了这些人的青春,要赖他们的养老金了。

  第六,要重新恢复这样的人力资源储备并不容易。何况,再目前的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失业率居高不下,恢复了人力资源储备,未来那些劳动力成长起来的时候,也必定就业困难。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8. 致2025年高考生的一封信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