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都是政治,由《呃钱帝国》谈起

陈志华 · 2012-02-07 · 来源:《号外》2011年4月号
“占领华尔街”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去年奥斯卡把最佳纪录片颁予《海豚湾》(The Cove),影片主角李察欧巴瑞(Richard O’Barry)在颁奖台上突然高举印有“Text DOLPHIN to 44144”字样的海报,呼吁大众发短讯联署救海豚,吓得直播颁奖礼的电视台连忙移开镜头。今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得主《呃钱帝国》(内地译为“监守自盗”)(Inside Job)导演查理斯费格逊(Charles Ferguson)(内地译为查尔斯·弗格森)领奖致词时亦不忘重申影片立场。

  查理斯费格逊手握小金人慷慨陈词:“Forgive me, I must start by pointing out that three years after a horrific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by massive fraud, not a single financial executive has gone to jail——and that’s wrong.”也许姿态上温和许多,并没有被拦截。《海豚湾》把日本太地町渔民猎杀海豚的习俗公诸于世,花了不少篇幅讲述偷拍行动的策划部署,更像一次社会行动的记录。《呃钱帝国》看起来较着重分析,引用大量访问片段和资料数据,受访者赫赫有名,包括金融大鳄索罗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法国财政部长 Christine Lagarde 等知名人士,再配以麦迪文沉着理性的旁述。然而从个别访问片段看来,譬如针对联邦储备局前理事 Frederic Mishkin、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Glenn Hubbard 的访问部份,其目的就是要把受访者迫到牆角,从而凸显他们所作所为的自私与荒谬。这些访问相信都经过精心部署,逐步引蛇出洞。观众虽然没有看到部署过程,但受访者窘态毕露的一刻,恰如《海豚湾》里日本渔民恶形恶相或海湾染满鲜血的画面,都在增强影片立论的说服力。

  米高摩亚(内地译为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拍《美国黐Gun档桉》(内地译为“科伦拜校园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亦曾施计把支持枪械合法化的老牌影星查尔登希士顿(Charlton Heston)迫入穷巷,要求他在镜头前当众道歉,迫得他拂袖而去仍不罢休,还要拍下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呃钱帝国》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举动,表面一派冷静,实在异曲同工。Glenn Hubbard 在镜头前几乎恼羞成怒,哈佛经济学系主任John Campbell被问及为何没有规管系内学者收受商界利益时,亦被追问至张口结舌理屈词穷。查理斯费格逊显然有明确政治取态,不慎露骨就会变成政治宣传(propaganda),他却聪明地先把其政治立场藏起来。影片剖析金融海啸的祸由,解释抵押债务证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与信贷违约掉期合约(Credit Default Swaps,CDS)的毒性所在,批评华尔街文化的贪婪无度、官商与学界互相勾结形成利益输送链、金融体制欠缺监管规范、财金官员罔顾灾难预警等等,观点不算新鲜,却胜在深入浅出,有条不紊。

  米高摩亚在2009年也拍了一部与金融海啸有关的电影《华尔街阴质实录》(内地译为“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他没有跑去採访财金官员,大概因为那些现任或前任官员听到他的大名都已避之则吉,不会再像当年查尔登希士顿那样轻易入局;而是着力呈现当下体制如何骑劫民主,变成压榨穷人的机器,并让受害者站到镜头前申诉遭遇。米高摩亚没有(或许也是不屑)解释什麽是违约掉期合约,反而强调衍生工具(Derivatives)难以理解,连专家也无法一言蔽之,再嘲讽其疯狂赌博的根本属性。《呃钱帝国》把金融海啸与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相提并论,又锁定列根上台为海啸源头。《华尔街阴质实录》也有暗讽列根是商界与华尔街的推销代言人,但它把堤坝开始崩裂的时间推得更前,追溯到罗斯福经济权利法桉的落空,甚至是美式资本主义的邪恶本质。

  《呃钱帝国》与《华尔街阴质实录》不约而同提到一个关键字:fight。《呃钱帝国》的结语是金融体制已令政治制度腐化,肇事者依然掌权,“but something are worth fighting for”;米高摩亚更褒扬“people fighting back”的具体抗争行动,又以《国际歌》作结,还身体力行跑去“拘捕”华尔街(却是他一贯的譁众取宠,作秀多于实际),并以真情告白:“I can’t really do this anymore unless those of you who are watching this in the theater want to join me. I hope you will. And please, speed it up.”两片都提及贫富悬殊,财富资源全流向百分之一的少数富人手上。米高摩亚看准基督教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多次让神职人员指证资本主义违背圣经教诲,又提出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是穷人反败为胜的武器,只是多数人仍做着发财梦,没有让民主取缔邪恶;查理斯费格逊就指出金权政治已蚕蚀了民主制度。米高摩亚对奥巴马上台还寄以厚望,并呼吁集结民间力量,把握时机,以更多抗争改变现状;事隔一年,华尔街当然没有开遍茉莉花,查理斯费格逊对奥巴马政府已不存幻想,更借受访者之口说穿真相:It’s a Wall Street Government。

  《华尔街阴质实录》监製尊哈德斯提(John Hardesty)曾撰文批评查理斯费格逊,说他担任过不少大企业的顾问,有利益冲突嫌疑,纵使在《呃钱帝国》扬言“something are worth fighting for”,却始终含煳其词,到头来只要求拔掉几个烂苹果,没有根治树患的决心,没有看清当前腐败的祸害根源——即自由市场、经济不平等、无止境的消费主义……甚至是资本主义本身。尊哈德斯提骂得凶,却突出了两片的路线分歧。米高摩亚是行动派,为贫苦大众申冤叫屈,鼓吹为公义斗争到底,绝对旗帜鲜明,只是分析论据往往“水份太多”,容易流于煽情儿戏;查理斯费格逊则是温和派,的确没有摇旗呐喊,而是慢火细熬,一本正经揭开华尔街群魔乱舞的面目,逐步挑起中产阶层和知识份子的怒火,争取更多改变的可能。两片大抵可以互相补足,查理斯费格逊尝试说之以理,米高摩亚企图动之以情,从不同位置向华尔街发炮,当中最大的关注,都是社会不公的问题,谈的都不只是经济,更是政治。

2011.04.28

(作者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东林气节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4.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5.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6.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7.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8. 高考的本质是什么?
  9.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10.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5. 当财政走向失控
  6.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7.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