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舆论战争

黎信仍在,雷锋去哪儿了?

纪如泽 · 2015-01-11 · 来源:观察者网
“西点学雷锋”争议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在当今中国的新闻界,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黎信这个名字。”1989年发表在《新疆新闻界》的文章《黎信其人》用这样的开头介绍了一位勤勉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二十多年后,新闻界的小字辈们大概几乎都没有听说过“黎信”。但是2015年新年伊始,“西点学雷锋”事件又让这个笔名重回舆论中心,它在主人正是辟谣者李竹润。“当年可是翻着他的《西方新闻作品选》读的新闻系呢!”,新闻行当里的资深前辈这样告诉我。

  成为话题人物的老记者

  李竹润目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兼职教授。1月4日,老先生(@老李头06)的一条微博激起舆论场里千层浪。

 

  李竹润(@老李头06)微博截图

  李先生要辟自己的谣无可厚非,但一上来竖了个“毛左”的靶子,难怪群情滔滔。李先生是老媒体人了,年逾古稀仍赶上了新媒体的大潮,微博上的@老李头06一直颇为活跃,辟谣之余,最常转发和评论的内容就是对毛时代批评。比如,1942年出生的李竹润对“毛时代人民当家做主”的说法表示质疑,“老夫在那个时代长大,从来没有人告诉大家如何当家作主,作为国家主人人民有哪些权利,怎样实现这些权利。”

  李竹润(@老李头06)微博截图

  除了没能感受到“人民当家做主”,李竹润对宗教信仰问题也有几分纠结。因为是共产党员而不能有宗教信仰,但生活在除了他都是基督徒的家庭里,李先生对基督教却颇具好感,认为基督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所以,当有媒体批评基督徒演员孙海英时,李竹润愤懑得很,甚至得出了“文革并没有结束”的结论。

  李竹润(@老李头06)微博截图

  孙海英“中国之所以叫神州就是因为有基督神”之类言论经常被当作笑话,但李老先生如此大动肝火地为之维护,不知道值得不值得。

  多年前接受采访时,干了一辈子新闻工作的老先生说自己最初并没有想入新闻这个行当。1965年,23岁的李竹润是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班里的高材生。在分配志愿的6个空格里,他全部填上了“教师”,认为这个职业最光荣、最高尚。而今,在新华社工作多年的李先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任教,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心愿。而对于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言行,李竹润也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李竹润(@老李头06)微博截图

  辟谣十余载 一朝上头条

  在新华社工作了一辈子,曾经是不少新闻学子榜样的李竹润工作之余一直勤勉治学,在知网论文库,仅是用“黎信”笔名发表的就有至少126篇,其中不乏《浅说文化帝国主义》这样的作品。好像他既反美又反毛时代,也算是很纠结的人格。

  与此同时,老先生从没放弃过对“西点学雷锋”的辟谣,无论是采访、教学还是微博上的言论,都抓紧每个机会大声承认:雷锋没进过西点,是我搞错的。

  李竹润(@老李头06)微博截图

  “西点学雷锋”的这个“谣”,黎信先生其实十多年前就开始辟了,即便是在微博里,李竹润也不是第一次爆自己的料。据微博搜索,最早一次在微博上谈及此事是在2013年2月28日。按照李竹润自己的说法,他是在阅读了1993年《读书》杂志上李慎之的文章后发现自己弄错事实的。顺带提一句,李慎之是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有《被革命吞吃掉的儿子》等书。

  李竹润最早一次公开辟谣是在2003年《新闻爱好者》杂志上以“黎信”笔名发表的《责任、情操和学习——我做记者的经历和感悟》一文。

  2014年4月1日,坚持辟谣的李竹润在愚人节当天,再次发微博提及“西点学雷锋”的事件。2015年年初的这一次已经是其在微博上的第三次辟谣了。此 外,笔者搜集的资料中,李竹润最早一次公开辟谣是在2003年《新闻爱好者》杂志上以“黎信”笔名发表的《责任、情操和学习——我做记者的经历和感悟》一 文。

  雷锋去哪儿了?

  遗憾的是,查了一通资料,看了一堆报道,最后发现李先生辟了这么多年的谣,竟然有了几分罗生门的气息。用网友@微博网友_23873101的话来说:“本来不是谣言,却被搞成了谣言,又被当成谣言来辟谣,辟谣本身也成了传播谣言。”

  从现有资料看,西点军校确实没有像中国人民那样“学雷锋”,但许多西点人发表过赞美雷锋的言论;西点军校确实没有雷锋塑像,却在招生手册上用了带雷锋像的照片。

  如果我们能从李竹润老先生的口中,听到这个完整的故事,或许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质疑他辟谣多年,却从未对“雷锋与西点”有过更为详细的考据和论述。毕竟,只辟谣道歉不查证考据,仅凭第三方(《读书》杂志上李慎之的文章)言论为准,就对自己的新闻报道进行推翻辟谣,多少也有违新闻职业精神。

  李老先生在与某些网友交流时颇为激动,或许是忽然得知辟谣本身也需要辟谣,一时间接受不了,这可以理解,但还是应该缓一缓,从职业精神的角度再冷静思考下。

  回头想想,舆论场上争得不可开交的人们,真的关心新闻职业精神吗?关心雷锋塑像或照片在不在西点吗?

  作为中国军人的雷锋,有没有在美国西点军校被学习,未必那么重要。正如网友@不怕输怕书所言:“中国老百姓爱雷锋、学雷锋已经50多年了,我们不需要用西点军校是否挂雷锋画像、是否学雷锋来证明什么。”

  那么,舆论何以如此激动?愚人节的谣言与辟谣无数,为何偏偏是“雷锋进西点”成了大新闻,还带着一股浓浓的“真相大白”味道?

  众所周知,雷锋作为从革命年代走来的时代人物,他的身上承载了太多记忆,甚至是某种符号。这些年在网络上关于雷锋的谣言不胜枚举,最著名的要数早已入狱的@秦火火当年造谣称“雷锋6元工资穿90元行头”。

  笔者愿意相信李老先生十几年的辟谣,虽然有瑕疵,但还是出于新闻理想的。然而其他跟风坚称“雷锋不在西点”者,有多少是为新闻,有多少是在消费雷锋,消解雷锋呢?

  关于辟谣的辟谣,引起了太多人的不适。对雷锋的宣传或许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的烙印,未来很可能引起新的争议,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比起雷锋相片在不在西点军校,雷锋精神在不在国人心中恐怕更重要一些。至少有一点应该感谢李竹润老先生。伴着“西点学雷锋”大讨论的展开,离3月5日还有两个月,雷锋叔叔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多少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只在纪念日想起雷锋,也难怪,剥离了特定时代的政治语境,曾经“秋风扫落叶般”对待阶级敌人的雷锋,走到今天只剩下了一件件单薄的好人好事,难免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隔着乌烟瘴气的各种段子,雷锋当年的模样渐渐模糊。岁月流逝,黎信先生仍在新闻领域,在新媒体上一口一个“疯狗”的回击对手,而雷锋去哪儿了?

  相关阅读:揭秘“西点学雷锋”争议的背后:八九余孽又在造谣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草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