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高星斗:潜艇核动力装置的第一批操纵员

高星斗 · 2025-07-05 · 来源:红色文化网 | 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编者按:2020年8月26日《新浪财经网》刊登了中核集团提供的高星斗口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宣传部整理的核史:“潜艇核动力装置的第一批操纵员”。为了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核潜艇精神,红色文化网特此转载本文。

1968年4月,我大学毕业2年后被分配到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在研究院的头2年到基层锻炼。1970年4月,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的我被分配到第一座压水型反应堆运行研究室,正赶上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进入调试的中后期,自此参加了反应堆调试、运行、试验、检修和退役全过程。

图片

2017年春节前,高星斗(央视台 摄)。

一、蒙着眼睛通过考核关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反应堆操纵员,没有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无法考取运行操纵员执照的。1970年,全国解放军掀起了“技术大比武”,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如饥似渴地学习,当时技术大练兵、比学赶超的氛围十分浓厚。对于我们而言,所有的知识、技术都是全新的,富有挑战性。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一边调试一边学习,查阅了大量核动力装置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调试规程和运行规程等资料。那时一间宿舍住8人,上下铁架子床,在冷幽幽的日光灯下,屋中央两张书桌上总是摆着各种学习资料。大部分时间主要是自学,同宿舍的同志经常就某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常常学习到午夜。有时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有的同志就到走廊看书,或去现场办公室看书。

核动力系统复杂,一回路系统有300多个阀门,十多台大型设备,需要对每一台阀门、设备的编号、分布、构造、性能了如指掌。为此,我们经常穿着工作服,深入现场,爬管道、摸设备、熟悉系统。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多月的学习结束后,开始操纵员考试,由于平时刻苦钻研,大部分人都一次过关。操纵员的现场考核十分严格,被考核人员用黑布蒙上眼睛进行考核。值班长在主控室下达命令操作哪个阀门,我们必须在十几秒内到位,如果是手动阀门,则按照值班长的命令进行手动操作;如果是电动阀门,要用“听棒”监听电机的运转情况,旁边有人员监考,对被考核人员行动的准确性进行打分,85分以上为合格。反应堆舱空间狭小,环境恶劣,舱内分上中下三层,各种大设备、数百个阀门和上千米管道在直径仅8米的舱内“纵横交错”地布置。要盲找某个设备或某段管道,实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经过艰苦努力,我取得了反应堆操纵员运行执照,开始了反应堆运行倒班的生涯。我们是四班三倒,连续运行两个早班、两个中班、两个晚班,休息两天。刚开始倒班还挺兴奋的,以后就是工作的常态了。在倒班休息的那两天,值班长还会组织分队人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交流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并为运行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反馈运行经验,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提升运行水平的目的。

反应堆运行研究室分为运行队和检修队。检修队有六七十人。运行队分4个分队,每个分队有30余人,共120多人。每一个分队又由三部分人员组成:

(1)主控室的运行人员,包括值班长、反应堆及一回路操纵员、二回路操纵员和电气操纵员;(2)主机舱和辅机舱操纵员,包括发电机、给水泵、主机上、主机中、主机下几个岗位;(3)舱外操纵员,包括测功器、造水、风、水、冷等岗位。

反应堆每次运行,运行分队的所有人员必须全部到位,才能确保核动力装置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化学分析、剂量监测人员也要参加倒班,跟班进行水质分析和辐射监测。其他如反应堆控制、热工仪表、电气检修以及机械检修人员白天上正常班,夜班也要派人值班。当时的运行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还有十多名女同志。最早一批值班长有吴英华、褚可章、张凤瑞、范永富、耿其瑞、陈仰志等。他们是先期来到陆上模式堆的骨干力量。我经过学习和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后来也成为值班长,担任了反应堆运行室主任。

二、反应堆险情一分钟

反应堆运行,一天三班倒,工作8天休息2天。在一般人看来这个工作就是看看仪表盘、抄抄数据。其实不然,运行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危及到反应堆的安全。

最令人难忘的是1974年4月的一个晚上,我们经历了一场惊魂一分钟的考验。那天晚上,设备的轰鸣声衬托出夜晚的宁静。值班长吴英华和我值夜班,我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主控室的每一块仪表盘,密切关注反应堆舱情况,并一个小时做一次记录。按计划,操纵员从凌晨3点到8点进行反应堆功率提升。吴英华下令“功率提升到前进五”,反应堆功率达到90%。此时,我们在主控室发现稳压器反应压力和水位的仪表盘指针快速下降,判断是一回路系统管道破裂。

吴英华立即下令“反应堆停堆,主机速关,发电机与外电并列,关闭反应堆四个进出口主阀”,在30秒内使反应堆与一回路隔离。但是由于主阀关闭不严,压力继续下降。紧急关头,为了反应堆的安全,电气操作员陆跃昌从三楼主控室一口气跑到主阀控制屏,强制关闭了主阀,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然后监督一回路系统,直至压力降至安全限值内,就不失时机地启动了安全注射泵,向反应堆注水,使反应堆压力维持在稳定状态,保证了反应堆的安全。随后,我和吴英华冒着大剂量进入现场检查事故情况,发现现场都被水漫过。相关人员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分析,确认是补水管道疲劳造成断裂。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总结和吸取了教训,在后续的反应堆设计建造过程中,增加了补水管道支撑点,以后再也没有发生此类事故。陆上模式反应堆安全运行9年,没有出现过一次因误操停堆事故,充分检验了运行队伍,证明了我们运行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技术水平。

图片

1994年,高星斗(左2)随团赴美国考察核设施退役技术与接待方合影。

三、核工业“老战士”的期待

培养专业技术队伍是老一辈核工业人的殷切期盼。当年我曾多次给海军工程学院在陆上模式堆实习的海军学员讲过反应堆运行、检修、开盖卸料等课程。那时,每年有七八十名海军学员来基地实习。他们集中上课学习相关知识后,就跟着运行人员倒班实践。开展核动力装置的检修后,我讲课的次数就更多了。我还给核动力院、海军潜艇基地装备部核修大队的检修人员讲课;并到检修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大家尊称我是“技术顾问”,还获得“反应堆活地图”的美誉。我教过一批又一批反应堆检修骨干,部分人员后来还走上了领导岗位。我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主动给每年来我们这里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上课,讲解核动力装置的发展历史,取得的业绩和团队精神。

2012年,核动力院一所成立了核动力装置维修保障专业技术团队,我是带头人。团队内其他10人全是年轻人,而且“80后”居多,只有我是72岁的老头。为了让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我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编制各种文件,了解我国现有核动力装置维修保障的基础设施及其保障能力,熟悉核动力装置的结构,熟练使用维修工具和提高新专用工具的研发能力,掌握维修的技术要求、熟知检验标准和检验手段等。

后来,我的孩子也来到我们这里工作,延续着父辈的强国梦想。我希望年轻人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继续提高技术水平,尽快成长为反应堆方面的合格专家。这是我这个核工业战线一名老“战士”最真诚的愿望。

我大半辈子为中国核潜艇和核工业做贡献,我认为:值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王卧龙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用心良苦
  2. 李进同志(四)
  3.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4.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5.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6.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7.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8.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9.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0.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8. 李进同志(三)
  9.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0.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