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日韩欧明显在敷衍特朗普

风雨如歌 · 2025-08-09 ·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 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2025年8月4日,日本国会议事堂内,气氛紧张,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议员们向首相石破茂抛出无数个问题,核心只有一个:那份沉甸甸的《美日贸易协议》,那些对日本有害的条款,日本应该怎么执行?

面对围攻的议员,石破茂说出了一句令外界惊讶的话:“要执行这一协议的条款,可能要比达成协议更具挑战。”

言外之意,便是协议难以落实。

难以落实的,何止《美日贸易协议》,还有《美欧贸易协议》以及《美韩贸易协议》。这些特朗普费尽心力,好不容易才签订的协议,很可能沦为一张废纸。

这三份令特朗普“大赢特赢”的贸易协议,内容几乎如出一辙,核心有四条:接受美国关税、投资美国、购买美国能源、对美国开放市场。

关税上,美国给欧盟、日本、韩国统一定为15%,但钢铁、铝和铜的关税另算,一律50%;

投资美国上,欧盟承诺6000亿美元,日本5500亿美元,韩国3500亿美元,全部砸向美国制造业,而投资所获利润,美国将分得九成;

购买美国能源上,欧盟7500亿美元,韩国1000亿美元,日本的金额虽未明确,但要掏的钱显然不会少于韩国;

对美开放市场的重点,则聚焦于农产品和汽车两大行业。

简而言之,特朗普的盘算一目了然:以关税为施压手段,迫使欧盟及日韩购买美国的能源、农产品和汽车,并向美国制造业注入巨额投资。

若全部落实,美国自然是“大赢特赢”。可协议才达成没几天,变数已然浮现。

最直接的分歧,在于投资美国的资金来源。

特朗普称,这些资金将由欧日韩官方出资,成立一个由美国管理的投资基金。

但根据《政客》杂志的报道,7月28日下午,两名欧盟官员表示,“这些资金将完全来自私营部门的投资,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所在地)对此没有管辖权。”

也就是说,这6000亿美元,欧盟官方一分都不会出,而是由私营企业自主决定。

石破茂也表态:“这一计划将由私营部门决定,日本政府无权强制企业签署相关合同。”

私营企业的投资变数极大,或许今天承诺投资十亿美元,明天就可能因市场行情波动而变卦撤资。这么一来,数千亿美元的投资还怎么落实?

此前“星际之门”计划面临烂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2025年1月22日,特朗普上任次日,甲骨文、软银与Open AI联合启动“星际之门”计划,计划未来四年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多个大型数据中心,以满足人工智能行业的需求。

该计划中,软银负责出资,甲骨文提供技术支持,Open AI则负责运营。对美国制造业而言,这笔数千亿美元的投资无疑是重大利好。

特朗普对“星际之门”计划极为重视,在白宫亲自宣布计划启动。

然而,7月21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星际之门”计划已濒临夭折,原因是甲骨文、软银和Open AI之间,存在诸多分歧难以解决。

这5000亿美元投资,大概率是没了。

再比如,日本对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乍听之下,似乎日本农业要陷入困境。

但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说得很明白,“进口大米的总量并不会增加。”

这话什么意思?

日本每年进口大米的配额为77万吨,其中美国大米占45万吨。在45万吨这个基础上,进口量可能会增加到55万吨或60万吨,但不会超过77万吨。

这些增加的大米配额,原本属于东南亚国家。日本不过把东南亚国家的大米配额挪给了美国,根本谈不上开放市场,本土大米的销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有一个细节,很能反映欧日韩的心态。

日本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并无书面文本,仅是口头承诺。

有过谈判经验的人都清楚,若真心想落实协议,怎会连书面文本都没有。

不仅美日协议如此,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透露,美韩协议和美欧协议,同样没有书面文本。

显然,各方都想敷衍了事。

各方不愿落实协议,直接原因是内部的强烈反对。

美欧贸易协议达成后,法国总理贝鲁直言,协议达成之日是个“黑暗的日子”。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毫不客气地说,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成早餐“吃”了(美欧协议是冯德莱恩和特朗普谈的)。

他们的愤怒,源于协议的“慷他人之慨”。

农产品是法国和匈牙利的核心出口产业,尤其是法国,作为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小麦、蔬菜、水果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而美欧贸易协议的本质,是为保全欧洲汽车产业,选择牺牲欧洲农业。

巧了,冯德莱恩是德国人,汽车又是德国的优势产业,于是在法国看来,“美欧协议”就是德国出卖法国。

俄乌战争后的欧盟,本就风雨飘摇,隐隐有分崩离析之态,若法国蒙受重大损失,欧盟内部的裂痕,恐怕会进一步扩大。

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同样高涨,农协的不满最为突出。

美国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将严重损害农协利益,而农协是执政党自民党的核心票仓,其上下游体系涉及上千万人。

自民党无论得罪谁,都不敢轻易触碰农协的利益。

2015年日本加入TPP谈判时,美国曾向安倍政府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

而安倍始终未让步太多。要知道,安倍是强势首相,连他都不敢在农产品问题上过多让步。石破茂作为弱势首相,更难有底气得罪农协。

不愿落实协议的根本原因,是财政困难。

这些年大环境欠佳,尤其是疫情与俄乌战争之后,各国囊中羞涩,财政赤字持续攀升,看不到扭转的迹象,都只能咬牙硬撑。

以日本为例,其国债规模占GDP的比例已突破260%,即便利率较低,利息支付的压力依然巨大。

按照日本政府的预估,2025年的国债利息支出,将占到总预算的25%。这一比重甚至超过了美国。自身都难保,日本政府上哪找5500亿美元投资美国?

欧盟的状况差不多。

作为欧盟经济火车头,德国2024年GDP负增长0.2%,这是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另两个核心法国和意大利,GDP增长率常年在1%上下徘徊。

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刺激了极右翼的崛起。

为援助乌克兰,欧盟省吃俭用了三年,给乌克兰的资金合计也不到6000亿美元。

如果还要向美国支付6000亿美元,别说勒紧裤腰带,欧盟就算把自己勒死也挤不出来。

更关键的是,即便欧日韩有心推动协议落地,以美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恐怕也难以满足需求。

单说能源订单,仅欧日韩给美国的能源订单,明面上就不低于9500亿美元,还没算其他国家,美国的油气企业有这么大产能?

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CNBC,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人士说,特朗普的欧盟贸易协议是基于大规模的能源采购,这不太可能实现》。

图片

文章认为,如果欧盟要达成三年向美国采购7500亿能源产品的目标,则每年至少采购2500亿美元。

考虑到2024年,美国对欧盟的能源总出口额度是800亿美元,要达到2500亿美元得增加三倍以上,一时半会哪来的产能?

那么,能不能增加产能?

理论上可以,但变数太多。产能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形成,建厂需要时间,工人培训需要时间,审批流程以及杂七杂八的事情,都需要时间。

一番折腾下来,怎么也得一两年后才能有产出,可市场瞬息万变,万一到时候客户不要了呢?有多少人敢冒这个险?

美国企业竞争力衰退也是个问题,以美国汽车企业为例。

特朗普一直认为,欧日韩的汽车品牌,在美国占了不少市场份额,而美国汽车品牌在欧日韩市场却未能占据同等份额,这一定是它们的贸易或非贸易壁垒在作祟。

只要把壁垒拆掉,美国汽车便可长驱直入。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美国汽车品牌在欧日韩市场的失利,虽有非贸易壁垒的原因,但更多还是源于自身竞争力不足。

欧洲的人口密度高,街道较狭窄,大型汽车不吃香,消费者更青睐小型车;欧洲油价偏高,消费者对车辆的省油性能尤为看重。

而美国地广人稀,街道宽阔,民众更倾向于选择空间充裕的大型车。作为能源生产大国,美国的油价较低,汽车耗油量高点也无关紧要。

欧美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明显,理论上,美国车企应投放不同的产品,但它们只是简单地将美国生产的车型,运往欧洲销售,没有任何针对性改进,自然不受市场欢迎。

今年2月,BBC就发表过一篇文章:《欧洲人为什么不买更多的美国汽车?》

文章明确指出,美国的汽车制造商缺乏本土化能力,不愿意针对欧洲市场的情况,做出改进,而是机械地照搬美国市场的经验。

类似的错误,早在90年代,美国车企便已在日本市场犯下过,导致美国汽车退出了日本市场。不提升竞争力,简单地把锅甩给非贸易壁垒,无疑是自欺欺人。

阻碍协议落实的因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那就是特朗普的反复无常。

本来,日本和美国谈好的关税税率,是15%,这个数字在承受范围内。

结果,8月6日,特朗普突然变卦,表示15%,不是只收你15%,而是在现有关税数字的基础上,加15%。

这么算的话,日本大部分输美商品,就要面临不低于25%的关税税率。

这下,日本是真麻了。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强烈要求美方“纠正错误做法”,特朗普可没那么容易妥协。毫无疑问,类似的变卦后续还会有。

变卦越多,协议告吹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即便最终不能全部落实,特朗普的一番折腾也并非全无意义。

在特朗普二次上台前,美国每月的关税收入,不过50-60亿美元,但今年6月,经过特朗普加税,美国的关税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272亿美元。

财政部长贝森特预计,2025年的关税收入,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三大财政收入来源(前两大是个税和工资税)。

若一切顺利,未来十年,关税能为美国财政带来两万亿美元收入,在债台高筑且要通过《大而美法案》进行大减税的背景下,这笔钱至关重要。

所以,美国媒体普遍预测,即便2029年上台一个民主党总统,也不会轻易降低关税。

美国能把一众盟友拢在身边,靠的不只是航母和美元,更关键的是那扇敞开的市场大门。

过去很长一段世界,美国愿意把自家市场让出一部分,盟友们能承接产业分工,靠出口赚到钱,日本的汽车、欧洲的机械,都能顺顺当当打进美国市场。

有了这层好处,大家自然愿意接受美国的领导,盟友体系也就稳当了几十年。

可特朗普把关税的闸门拉下来后,盟友们再想把东西卖到美国,成本凭空高了一大截,利润薄了不少。

更棘手的是,这道关税闸门恐怕很难再重新开启。正如前面所说,在财政压力与社会情绪面前,即便四年后换一位民主党总统,关税也很难再降下来。

美国的盟友体系,地基从来不是所谓的价值观,而是一个“利”字,是产业分工下,美国的让利。但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情况下,让利换盟友效忠的模式,便难以为继。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美国的盟友体系上,裂开了一道深深的缝隙,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忠心耿耿”的盟友们也会琢磨:

既然好处没了,凭什么还要像以前那样死心塌地呢?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王卧龙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李进同志(四)
  2.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3.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4.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5.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6.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7.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8.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9.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由来
  10. 世界观不改造,人生就会停滞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李进同志(三)
  8.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9.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0. 农民“十九宗罪”:一不小心就违法的乡村生活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