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6日星期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节目“Sunday Morning Futures”采访时说:“我们还没完成(与中方的)协议,希望能在感恩节前完成。”
贝森特是美中贸易谈判的美方首席代表,他所说的协议,即有关稀土问题的协议,他希望能在感恩节前完成,感恩节的日期是11月27日。

上述消息被《路透社》等多家主要媒体的报道或转发。
稀土始终是中美贸易谈判中的焦点问题。今年4月4日,中国商务部对七种稀土 (中/重类稀土) 实施了出口管制,将这些稀土及其衍生产品纳入出口许可名单。
根据媒体报道,美方希望中方的稀土供应恢复到今年4月之前的状态,否则美方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中方同意放宽供应,也同意延后实施4月4日公布的出口管制条例,但是不同意放宽到让美国军方能轻易获得中国的稀土供应。
中美元首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会晤后,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受访时表示,“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积极发展稀土产业,而美国则在稀土问题上“打瞌睡”,他说如今美国已经“醒悟”了。他形容中国是“一个不可靠的贸易伙伴”,称美国将在未来一至两年,与盟友合作,尽快摆脱对中国在稀土方面的依赖。
11月4日,贝森特在《X》社交媒体上发帖称:“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而关税正是保障这两者的关键。特朗普总统动用紧急权力阻止了中国对稀土的威胁,并切断了芬太尼前体的流通。通过征收关税,他正在保护美国的经济和人民。”

11月7日,贝森特前往南卡罗来纳州参观一家磁铁制造企业。他再度在《X》发帖称:“特朗普总统上任第一天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将美国打造成为稀土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如今,一家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公司研发出了25年来美国制造的首款磁体。我们正在逐步打破中国对这一关键行业的垄断。南卡罗来纳州发挥了引领作用,美国正在重新掌控自身的供应链。”

美方承认在稀土问题上被中国“卡脖子”,要建立独立自主的稀土供应链,并非不可能,但需要时间,美方用关税当武器来争取“时间”。
11月初,白宫发布“事实清单”,称中国将为稀土及其他关键矿产向美方客户发放“通用出口许可证”,意味着“实质上取消”自 2025年4月起实施的部分出口限制。但第三方报道(包括分析人士与中国官方)同时指出,尽管有“暂停”“通用许可证承诺”,但“通用许可证是否立即颁发、覆盖范围、审批速度、对哪些矿种/用途开放”——这些关键细节仍未明确。最近几天,也有媒体强调,虽然中国对部分稀土出口管制动作“搁置/暂停”,但中重稀土加工、永磁体出口等关键环节的结构性垄断地位依然难以短期撼动。
更重要的是,自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令中方强烈反对的涉台言论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保持沉默,即便在与中方领导人通电话时,在台湾问题上只承认“理解”而不愿在台湾问题上明确表态,甚至立即打电话给高市报告情况,表示和日本关系密不可分,高市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目的是让高市放心,实际上是间接背书了高市的涉台言论。
今天搜索全网后的结果是,完全找不到中美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情况,更没有可能在近日达成贸易协议的任何消息。贝森特指望在感恩节前达成协议,看来不得不泡汤了。
作者系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供稿并修订:肖志夫,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