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学生荒,提前三年到来?

大何 · 2025-11-21 · 来源:大何日拱一卒公众号
字体: / /

“我国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将持续增长,预计2029年达到峰值。”

节选自《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的信息量其实挺大的。

因为按照之前的出生人口数据,普遍认为高中人口到达峰值会是2032年。

根据历年的出生人口统计,我们的新生儿人口见顶于2016年,2017年开始减少。

一般来说,3岁开始上幼儿园、6岁开始上小学,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少子化带来的影响,到2029年初中生见顶,2032年高中生见顶,2035年大学生见顶。

但是官方的说法是,小学在校生规模已在2023年达峰,初中阶段预计明年达峰,高中阶段将在2029年达峰,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在2032年达峰。

学生达峰的趋势提前了三年。

为啥子喃?

我看了网上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七普之后对数据调整。

七普数据与非普查年份数据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这两个数据的口径不同。

非普查年份的人口数据是通过抽样、推算得到的,所以存在抽样调查的误差。

普查年份是通过全面调查来获得,数据更加全面准确。

上面图片中的人口趋势是按七普数据之前,按历年统计公报中获取到的。

而教育部采用的出生人口数据,是七普修订后的数据。

问题在于七普修订不会去修改之前统计公报的人口数据,需要自己去根据修正之后的生育率计算获得。

于是根据七普修订前的数据,本世纪以来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是2016年,

但根据七普修订后的数据,本世纪以来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却是2012年,所以教育部预测我国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将于2029年达到峰值(2012年出生人口到2029年是17岁)。

统计学,还真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

都说时间是解决问题的良药,问题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却不太多了。

咱就是说,虽然知道这一天肯定会来的,但是没想到会提前这么快来了,有些观念和计划需要提前调整了。

对国家来说,这是“怎么配置教育资源”的问题。

“十五五”建议里已经强调,要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举个例子,一个近期的趋势就是小学和逐渐合并,或者改成初中,起码是共享宿舍。

对学校来说,尤其是大学,这是未雨绸缪的问题。

“十五五”建议里面还提到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特色鲜明高职院校,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简单翻译一下:

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数规模:本科生扩招。

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特色鲜明高职院校:没提扩招,只提了教育质量。

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环境不好,别开学校亏钱了,起码别看到这两年学生多还扩张了。

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留学生,还得多招。

对于老师来说,转岗可能会很快到来,尤其是小学老师。

小学教师向中学(甚至是高中)流动,以此解决小学教师过剩而中学师资不足的矛盾,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建议各位老师未雨绸缪,提前了解政策一主动规划选择,总比将来匆忙适应要更加从容。

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我该怎么选学校、选专业、规划自己的路。

学历接下来肯定是不断贬值的,这个没啥悬念。

因为大学生从三十年前的几十万人,一顿狂飙到现在上千万,无论如何也谈不上稀缺了。

不稀缺的东西肯定是要不上价,除非你把自己弄成稀缺的,比如考上清北,可是绝大部分人是真考不上,死也考不上。

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大学文凭本身的“稀缺性”会越来越弱,但“你在本科这几年到底长成什么样的人”会越来越重要。

人中龙凤们有各种手段变得稀缺,但普通人就一个大方向:成为相对稀缺的劳动力。

到2030年,适龄劳动力大概也就8亿多点。就算延迟退休可以补充几千万,那也只是辅助劳动力。

注意,一定要倾向技能积累和居民消费。

做一些不接触危险化工机械环境的蓝领或个体户工作,肯定会比低薪伪白领要强。

最后对于家长们来说,千万不要路径依赖,走刻舟求剑那一卦。

我不是鼓吹学历无用论,但作为普通人,应该要意识到,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更要看时代的进程。

教育投入既是人生投资,同时也是一种消费。

投资投的是什么?当然是生产要素的提高嘛。

但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花费了国家和家长的巨量资源,却并没有创造出对等的收益——生产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内卷氛围。

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学历都不是阶层跃升的根本原因。

上面有空缺,才是下面能跃升的原因。

学历在这个过程里只是个筛选工具。

如果上面都满了,你下面筛毛线?

个人的奋斗可以复制,历史的机遇不能复制,

大多数是时代的英雄,而不是英雄的时代。

-END-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娼妓业的存在状况是阶级剥削程度的指示器
  2. 骗子怎么成了首席科学家,大学通报不能语焉不详 | 新京报快评
  3. Ksliu:高市拒绝撤回涉台言论,料定中方“只动口不动手”
  4. 都被狗吃了
  5. 这个世界越来越变得让人看不懂的荒诞模样了
  6. 从梁漱溟问题说到台湾问题
  7. 聂元梓:毛主席是党的伟大领袖
  8. 明清历史争议背后的真实问题
  9. 元龙:丢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国民党化,才会引来日本侵犯!
  10. 风雨欲来——“阶级斗争”的重提与“修正主义”的梦魇(1962-1966)
  1.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2.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3. 关于耿、黄集团和九十一人大字报事件的历史考察
  4.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5.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6. 负债狂欢:7.36亿人被“精致”绑架的还债游戏……
  7.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
  8. 【!】娼妓业的存在状况是阶级剥削程度的指示器
  9. “疫苗门”事件背后的权力之殇:深挖合肥三十八中事件的深层逻辑与严重后果
  10.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6. 令人“窒息”的聊天!
  7.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8.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9.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10. 元龙:跟共产党走,听孙中山话——《沉默的荣耀》歪曲了历史常识!
  1. 踏入深宅的冬日;一道门槛,无声的较量;…特殊的眼镜与不眠的黄昏
  2.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3.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4.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5. 30岁快递员因送错快递被杀:谁之病?
  6. 蒋介石出卖外蒙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