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革命文物故事(九)

工人理论学习组 · 2025-07-06 · 来源:工农兵大道公众号
字体: / /

革命文物1_Jc.jpg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矚目,我心先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文物9_Jc.jpg

这是刘伯坚烈士的一首遗诗。刘伯坚出生于四川平昌,他生前曾先后担任过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红军主力长征以后,刘伯坚同志奉命留在江西南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担任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上旬,刘伯坚在信丰县上下坪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中,不幸负伤被捕。敌人想从他口中获得一点秘密,曾使尽了种种威逼利诱的手段,但都失败了。在敌人的监狱中,刘伯坚同志不仅受了种种严刑拷打,双脚还被钉上了沉重的铁镣,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带镣行》这首充满激情的诗篇,就是当时他在狱中写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决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不惜英勇献生的革命精神。

敌人在他身上软硬兼施全落空以后,最终对他下了毒手。1935年3月20日,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刘伯坚同志被敌人杀害了,时年40岁。刘伯坚同志对党、对革命是无限忠诚的。就在他临难前不久,从狱中写给他兄嫂的一封信中还豪迈地说:“弟为了中国革命而牺牲,毫无遗恨,不久的将来中国民族必能得到解放,弟的鲜血是不会空流了的。”请看,面对敌人的屠刀,刘伯坚同志所想到的,仍不是他个人的生命,而是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以及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灿烂前景。

烈士9_Jc.jpg

刘伯坚同志的遗信还谆谆教导他的子女要继承他的遗志:“要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他要自己的子女把他未完成的革命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直至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中国漫长的革命道路上,像刘伯坚同志这样的革命先烈数不胜数,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战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用心良苦
  2. 李进同志(四)
  3.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4.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5.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6.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7.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8.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9.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0.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8. 李进同志(三)
  9.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0.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