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为大士绅阶级摇旗的旗手——诸葛亮

东旭 · 2025-09-29 · 来源:十月回声公众号
字体: / /
从来没有什么人是“圣人”,也没有什么“神佛”,所有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从人民大众中走出来的,希望各位牢记《国际歌》中所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英雄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创造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其中便有“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即使在真实历史的史料典籍《三国志》中,诸葛亮五次北伐的忠烈之心也令人动容,也感其伟大。在历史长河中这“武侯”的形象也是一次次被摆在台前,在一次次歌功颂德中,他似是已有神佛之像,却不知不觉间却也成了历代帝王用以证明他们合法性的亡灵。在这之中,其阶级的根本属性也被深深隐藏进了其作为臣子的伦理纲常。

1.对历史人物的“神佛”崇拜

将诸葛亮捧上“神坛”并不是一蹴而就,是经过了国家意志与士绅阶级的千年运作。在东晋时期恒温平蜀,夷少城,犹存孔明庙,后封武兴王,以诸葛亮这一形象,来拉拢蜀地民心,以维护东晋朝廷统治。太宗李世民称诸葛亮"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历代士绅谈其真是歌功颂德,王朝对其加封追谥也是屡见不鲜,其本质却是诸葛亮展现出的君为臣纲,其便是树立廷前的臣子典范,其令人乐道的伦理纲常也成为了王朝统治的核心需求,便更要把他这座“神像”摆得高高的。他个人的人生生平也成了士绅阶级的典范,他们无不做着梦,希望自己能如诸葛武侯一般得人赏识,也早已想好要骑到人民头上去了。陆游诗中“出师一表真名志,千载谁堪伯仲间”,既是陆游对报效祖国的愿望,对自身报国的赤忱壮志,但也是其士绅群体对“君为臣纲”的阶级诉求,借对诸葛亮的赞美来投射出自己的政治理想。民间对诸葛亮的崇拜更是以另一种方式凸现,以各种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占星占卜来将各种封建崇拜融进这个精神体,似乎只要借助这些鬼神天地之力,便可以保佑过上好日子,而这恰恰是对阶级斗争的忽视,也是官老爷们最乐意看到的。正因如此,王朝帝王士绅老爷便要想出各种法子把诸葛亮十八台大轿地抬上神坛,以此来证明他们的合法性,也好保全他们的饭碗和小命。

2.诸葛亮的阶级本质

诸葛亮出身琅琊诸葛氏,在其出山之前,其叔父曾任豫章太守,在之后其从弟诸葛瑾在东吴也开启了士官路,这些家族背景仕途也能印证其绝非普通的草庐布衣,而是一个拥有许多资源土地的门阀氏族子弟,正因如此才有了能广交天下名士洞悉天下局势的能力。其传著于世的《隆中对》也可以体现出其阶级立场的利益诉求,魏阵营由北方士族支持,希望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多种方式冲击固有秩序,为行为套上一层合法的保护,打破固有的门阀氏族垄断;而东吴阵营正是靠着与江东士族的政治同盟维护统治,通过联姻等多种方式加深联系,以此来维护江东地区稳定发展,保全自身利益,防止北方新士族势力的入侵,以维持自己的绝对垄断;而刘备集团“跨有荆益”的谋划正是因为荆州士族集团等并未被吸收,“联吴抗曹”便是吸收这批未被吸收的士族集团,联合相对保守的江东地主士族集团共同对抗北方新涌现的新兴地主集团,以此来达到政治诉求与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是对阶级内主导权的争夺。所以《隆中对》不仅仅是个人智慧的绝对体现,更是对代表阶级意志的表达。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封建国家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各地方分设官职以掌兵、刑、钱、谷等事,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而诸葛亮也就是这地主绅士的强力代言人之一,无不在诉说着他们的政治诉求与图谋。

3.蜀地治理

诸葛亮的人物弧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其的数次北伐与在天下三分的情况下对于国家的坚守,可这些却是建立在蜀国百姓生活的高压社会下。许多演义读者给蜀国套上“天府之国”的浪漫光环,可现实是冰冷残酷的,蜀汉为支撑诸葛亮频繁且规模庞大的五次北伐,推行了严苛的财政与兵役政策。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称其治下“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描绘了一幅富足强盛的图画,似乎是国富民强的一幅图景。然而,同一位陈寿在《三国志·后主传》注引《蜀记》中却记录了另一番景象:蜀汉灭亡时,官府登记在册的户籍仅为“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却需要供养“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这意味着平均不到三户就要负担承受一名士兵或官吏。这个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惊人的,而负担最终也会全部转嫁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身上。曾任汉中太守的吕乂,《三国志.蜀书.吕乂传》便有完整记载其升迁过程“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便是其征兵 5000,无一人逃窜,便做成了这汉中太守,可想而知,当时逃兵比例有多大。而在诸葛亮死后,吕乂则任蜀郡太守,同样是在《三国志.蜀书.吕乂传》中记载“蜀郡一都之會,户口衆多,又亮卒之後,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姦巧非一。乂到官,爲之防禁,開喻勸導,數年之中,漏脱自出者萬餘口。”在诸葛亮死后,蜀地逃兵现象更甚,根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及《晋书·地理志》,蜀汉灭亡时的官方统计为口 94 万,虽时间有差异,但大致人口数可以以此推算,便可得出在这有限的人口中仅是蜀郡一地逃兵就逃了万余人,百姓生活凋零以此而知。而从《晋书·王浚传》中我们也能了解到“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王浚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巴郡与吴国边境相邻,兵士百姓苦于劳役,在古代多是重男轻女的情况下,连生了男孩也不养育,便也可体现当时的民生凋零,人民的苦不堪言。用以吹捧诸葛亮的还有一点便是诸葛亮严刑峻法公道执法,可事实真便如此吗?其实不然,《三国志·法正传》中记载,当法正担任蜀郡太守时“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法正睚眦必报,杀伤数人,有人建议诸葛亮惩戒法正,但诸葛亮的回应却是:“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其言法正对主有恩,可见诸葛亮并未实施真正的严刑,这些只是为了维护统治与政治平衡的工具。而在《三国志.刘封传》中更可以看出诸葛亮本质“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因为刘封作为刘备养子,且手握兵权,为了维护刘禅的统治地位,便命其自杀,这段史料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诸葛亮实际的“双标”,当不影响士官特权时,便是严格执法,对皇亲将领却是十分纵容,所谓的执法不过是政治权谋的工具,更别谈什么大义无私了。

4.诸葛亮的忠烈情义正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

有人可能会问“对诸葛亮的批判是建立在现在的视角上的,而没有从古人的视角上,这是否客观正确?”而我们要明确的是,封建王朝的地主士绅阶级对人民的剥削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必定的客观事实,对其分析不能脱离特定历史阶段,是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评判其是否具有进步意义,但也不能否定阶级本质,而古人的视角即便是贫农也会受伦理道德影响,而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实际是封建主义社会维护统治的工具,封建主义异化人,将人异化成工具,通过维护这种封建主义下的伦理道德,实则是维护封建统治,所以以所谓的古人的视角来看古代实际是以封建主义的视角来看古代,被圈束在了封建主义下的伦理道德中。“二十四孝”中的极端孝道如今已经被摒弃,可还有一些源自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如今还是存在,这便是因为那些伦理道德还符合生产关系与领导阶级的统治,相对没有阻碍生产力发展,所以它们还存在,反之则被消灭了。所以我们以此来分析诸葛亮,首先要明确,多次北伐不仅是他的忠烈情谊,也是他为了谋求阶级利益。但他的忠烈情义,也不过是符合了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是维护他们这些人为他们合法性证明为了更好地在这套框架内约束百姓的工具,也可见他的忠义也不过是他所处阶级构筑统治的核心武器。

对诸葛亮的批判,从来没有想要抹除他作为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也没有想要否定他作为军事家、政治家的历史地位,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真正剖析他的行为思想内在,在这同时也并不是一味的谴责古代的封建统治,而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明确承认其在历史地位中的进步性,批评指出其局限性。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从来没有什么人是“圣人”,也没有什么“神佛”,所有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从人民大众中走出来的,希望各位同志牢记《国际歌》中所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英雄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引狼入室!K字签证:这不是“招才”,是“引狼”的灾难之门!
  2. 红军服是共产党红色革命的流动纪念碑,谁要禁?想干嘛?
  3. 中医若全面普及,恐怕要饿死一大片资本家!
  4. 李进同志(七)——隐姓埋名(上)
  5. 恶之化
  6. “人为什么会穷,因为挣的钱太干净了”?
  7. 九三之后,台当局怎么了?难道要发台疯发独狂吗?
  8. 郝贵生 | 要害、核心是修正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9. 郭松民 | 由一次采访所想到的……
  10. 走进南街村(8):南街村没有退休制度——访南街村企业办主任赵需有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3. 李进同志(三)
  4.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5.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6.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7. 史上“马屁诗”最快翻车案
  8.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9. 张志坤:地主在中国还能否东山再起
  10.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1.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2.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3. 毛选违禁?孽障!
  4.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5.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6.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7. 岂有此理!某高中竟然将《毛泽东选集》列为“违禁品”
  8. 形式主义:一场悄无声息的巨大浪费
  9. 天眸 | 写在2025“九月九”
  10. 释永信再次“被迫出山”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