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南街村企业办主任赵需有接受笔者采访
今天上午9点钟,我来到南街村村委没有围墙也没有门岗的院内,进院内左边这一栋楼的一楼,门上写着“企业办”三个字。正准备给段书记打电话,让他带我去或问他是否衔接好。段书记从对面村委办出来了,把手向右边一指:赵主任。
我踏上入户的三步台阶,碰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门外低声打电话,便问:“您是赵主任么?”男子连忙收起电话,说:“是的是的,请进请进!”
企业里面有两间教室那么大,分区域坐着十来个人。接待客人的沙发也有好几组。我拣最近的一组落了座。沙发上、室内十分干净、整洁,其他人都静静地各司其事,赵主任跟我坐在同一条沙发上接受我的采访。一美女用纸杯给我倒了茶便离开了。
我一连提了十几个问题,赵主任都口若悬河、谈笑风生回答了。这倒使我的大脑要迅速运转,问了这一个问题,马上要想出下一个问题,以免停顿尴尬。
我的提问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南街村现在有多少外来工?
赵主任说,南街村现有外来工3000人左右。
我感到大为吃惊,因我听说有一万多外来工,怎么会缩水这么严重?
赵主任说:工人只有这么多。加上荣名誉村民等有一万左右外来人口。
我问:外来工的吃住是否由村里负责?
赵主任:外来工都由村里包吃包住。
我问:住宿的条件怎么样?
赵主任说:每个厂的条件都有区别。如果干的时间长,成了荣誉村民,那就享受村民的一切待遇,住房按需分配。
据笔者了解到,上次采访的南街村报编辑曲老师也是一个外来工,现在住的是一百四十多平米的房子。而我采访过的那位拾金为昧的保安,住的是110多平米的房子。稍后我了解到,赵主任也是一个外来工,因为两个小孩都在外地上学,住的是六七十平米的房子。房子完全是按需分配,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来安排的。
我问:外来工的工资有多高?
赵主任说:工种不同,工资也不一样。比如销售部工员工,就有一万多块钱一个月的。在办公室工作的,有两千多元一个月的,也有几百元钱一个月的。
我吃惊地问:那南街村也有两极分化,也有贫富不均呀!
赵主任说:那不是两极分化,因为跑销售的要坐车,要请客户吃饭,要送礼,适应市场规则,班长说的外圆治商海,对外,是以外圆的方式管理的。他们的收入,除掉各种开支,最后收入也只有几千元钱。
我问:听说南街村不发奖金,是靠什么来激励工人努力工作的?
赵主任说:这都是给自己做事,哪能不努力?而我了解到,南街村对企业员工进行六定一赔损的管理办法。
所谓六定指的是:
定任务:明确各部门或个人的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
定人员:根据任务需求合理配置人员,确保人岗匹配。
定报酬:制定与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的薪酬标准。
定时间:规定任务完成的时限,确保效率。
定质量:设定任务完成的质量标准,保障产出水平。
定消耗:限定资源(如原材料、能源等)的使用量,控制成本。
一赔损:
若因个人或部门违反“六定”要求导致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以此强化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
这种模式是南街村集团现代化管理的一部分,结合了目标计划管理、百分考评等机制,旨在提升企业运行效率。通过明确权责和奖惩机制,南街村在集体经济中实现了较高的组织化和规范化水平。
我问:锁售部的员工有没有提成?
赵主任说:有提成。
我问:各个企业现在运行情况怎么样?是不是如外界传言的那样搞不下去了?
赵主任说:红砖厂是南街村最早的企业,由于国家政策的愿因,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退出了市场。面粉厂是南街家“发家”的企业,现在有十多条生产线,日产五千吨。但这个规模在国内还算小,远远没有实现班长提出的让十多亿中国人都吃上南街村食品的目标。与面粉厂关联的有方便面厂、清真食品厂,还有做休闲饮料、啤酒的麦恩食品厂,印刷厂分为两个,一个是专门印书印报的胶印厂,一个是印包装盒的厂,南街人民公超市、旅游公司、红色大饭店等都属于一个单独的企业。26个企业都处于良性经营状态。
听到这里,我更加放心了。
我问了一个敏感话题:南街村是否给职工买社保?
赵主任说:这个不买。南街村没有退休的概念。只要你身体好,只要你愿意干,八九十岁还可以工作。如果你身体不好不能工作了,你随时可以休息,可以到夕阳红去工作,看看报、下下棋、唱唱歌。也可以到养老院去。村里从摇篮到坟墓全管了,所以不存在退休的概念。
我问:外来工不能享受这些吧?
赵主任说:外来工可以一直干下去,干得好,夫妻双方都在南街村干,时间一长,就可以成为荣誉村民,享受村民的一切待遇。
南街村没有退休制度,是做到真正的人尽其才。
我突然想到外来工这个问题,要多采访几个人。
我问:你是不是本地人?
赵主任说:他是洛阳人,1995年大学毕业后被招到南街村方便面厂,做的是质检工作。2011年调到开发部,2019年至今在企业办公室工作。他是1999年结的婚,当年参加集体婚礼的有近30对。班长出席婚礼,并给每对新人赠送了毛泽东选集1-4卷和一枚毛主席像章。他们夫妻俩都在南街村工作,两个孩子在外地读大学,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采访结束后回到东方红广场。我们的车停在广场斯大林像的下方。我们坐到车内想休息一下,突然听到空中鸣起了警报声。我们四处张望,并没有什么意外情况,人们都很镇定。我想可能是学校在搞防空演习吧。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正在广场大唱红色歌曲,要搞演习也肯定了一起搞呀。
防空警报声一阵接着一阵,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我左思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最后才想到今天是九月十八日。
而我的家乡娄底,是在11月1日拉响防空警报。在我印象中,九一八事变这天是没有鸣防空警报的。
正在这时,手机里收到我所住的广州某小区物业发来的一条信息,说经广州市政府批准,将于9月20日试鸣防空警报。
我想,九月十八日鸣响防空警报,更能警醒人啊。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