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10月的汉堡,秋寒比往年更烈,狭窄的巷弄里飘着黑麦面包的焦糊味,那是一个工人家庭用最后一点存粮烤出的食物,而面包店橱窗里的标价牌每小时都要重写一次,一捆厚厚的纸币换不来半块面包。街面上,穿着破洞靴子的工人攥着生锈的铁锹来回踱步,他们的口袋里揣着皱巴巴的传单,上面印着 “面包!工作!自由!” 的字样,可没人知道这些字能换来什么。三天前,恩斯特?台尔曼站在工人俱乐部的破旧讲台前,身后的墙上挂着褪色的红旗,他的声音沙哑却有力:“法国的军队占着鲁尔,资本家把我们的血汗换成废纸,萨克森的工人兄弟已经拿起枪了!我们不能等着饿死!” 那天晚上,三百多名工人带着步枪、斧头和自制的炸药,悄悄摸向了市中心的警察所,汉堡起义就这样爆发了。可谁也没想到,三天后,当街垒被炮火轰塌,鲜血染红了易北河的支流,德共中央的命令才传到,当前线战士们看到这条命令后才发现,全国起义被这些人取消了。这场拼尽全力的斗争,最终像巷弄里的炊烟一样,消散在深秋的寒风里。
要理解这场起义的失败,不能只看街头的硝烟,得先看清当时德国的社会烂摊子,这是革命形势成熟的最好证明。1923年的德国,通胀率已经飙到了4.2万亿%,你早上用一口袋钱能买的东西,到了下午就得用一推车钱。中等阶层的积蓄一夜之间变成废纸,银行门口天天挤满了哭着要取钱的人,可柜台里只有一句 “没钱了”。超过600万工人没活干,他们要么在救济站门口排十几个小时的队,要么就去捡垃圾桶里的剩菜。更让人气愤的是,法国和比利时以德国没还清战争赔款为由,派军队占了鲁尔区!那里是德国的工业心脏,矿工们反抗,就被军队用机枪扫,不少人倒在煤堆上再也没起来。萨克森和图林根的工人实在忍不了,建立了自己的工人政府,可没几天就被德国中央军镇压,街头上到处是被逮捕的工人,他们的家人在后面追着哭,却被警察的警棍拦住。这时候的德国,统治阶级早就没了章法,政府换了一任又一任,谁都解决不了经济问题;国内剥削者的军队既要盯着鲁尔的占领军,又要镇压国内的工人,根本顾不过来。而被统治的无产者,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他们再也不想忍了!这就是革命形势成熟的样子,统治者管不住了,被统治者不愿忍了,社会矛盾像拉满的弓弦,只要轻轻一扯就会断。
可形势再成熟,也得有能接住的革命主体才行。当时的德国共产党有 1.4 万名党员,听起来不少,可真正拿起武器参加汉堡起义的,只有 300 人左右。剩下的党员里,有的还在犹豫要不要放弃工厂的工作,有的觉得 “等中央下明确命令再动”,还有的甚至不知道汉堡已经打起来了。这不能把根本问题归结到党员不勇敢,而是组织出了问题。德共一开始是靠组织罢工、搞地下宣传建起来的,那时候为了让工人能吃上饭,他们组织大家去工厂门口抗议,要求涨工资;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他们在地下室里印传单,把消息传到各个工人区。这些做法在刚开始的时候很管用,毕竟能解决工人眼前的困难,大家也愿意跟着干。可慢慢地,组织大了,就开始搞起了 “日常化”,要定期开会议,要填各种表格,要向上级汇报工作,反而忘了革命不是通过早期立足的方法就能搞成的。等到汉堡起义爆发,中央的领导人们还在办公室里讨论 “全国起义的条件够不够”,他们习惯了在合法和半合法的圈子里做事,觉得 “先跟政府谈判”“先争取更多合法权利” 才是对的,根本没意识到街头的工人已经在流血了。这种 “习惯”,就是政治生态里最可怕的 “路径依赖”,以前管用的办法,到了新的阶段,反而成了绊脚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路径依赖?因为政治生态从来不是简单的 “思想风气” 或者 “管理模式”,它是干出来的,是实践的结果。一开始,组织是靠革命行动建起来的。工人罢工,党员冲在前面;警察抓人,党员把地下联络点建起来。这些行动,都是实打实的物质力量,能让工人看到希望,也能让组织慢慢壮大。那时候,不管是搞罢工还是印传单,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有合理性。可 “合理性” 不是 “永远合理”,就像冬天穿棉袄很合理,到了夏天还穿,就会热死。德共在刚开始的时候,靠合法斗争积累了力量,这没问题;可到了革命形势成熟的时候,就该从 “合法斗争” 转到 “武装起义” 了,可他们没转。反而觉得 “以前靠合法斗争能成事,现在也能”,把过去的办法当成了唯一的路。组织里的人天天开会、填表格,慢慢就忘了街头的工人在想什么,忘了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夺政权,不是争取一点福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困在了旧的路径里,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明明前面是墙,还以为是路。
更要命的是,这种路径依赖会自己 “复制”。组织里的老成员习惯了旧办法,新加入的成员跟着学,慢慢也觉得 “就该这么干”。比如德共的基层组织,一开始是靠党员和工人脸对脸交流建立起来的,后来改成了 “上级发文件,下级传达”,党员们再也不经常去工人家里坐了,不知道工人家里已经没米下锅了。等到起义的命令下来,基层组织根本动员不起来人,不是工人不想干,是党员跟工人脱节了,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中央的领导人们更是如此,他们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觉得 “全国的工人还没准备好”,可他们根本没去汉堡的街头看看,没看到工人已经拿起了枪。这种脱节,就是路径依赖带来的恶果,组织越来越 “庞大”、越“正规”,却越来越离群众,越来越离革命的实际。
如果想避免这种路径依赖,其实有个办法,在组织壮大的前夕,就得为下一个革命阶段做准备,不能停在原地。比如,德共在靠合法斗争积累力量的时候,就该悄悄培养武装骨干,教党员用枪,建秘密的武器库;在组织工人争取工资的时候,就该跟工人说 “光涨工资不够,得把工厂夺过来,把政权夺过来”,让工人明白斗争的最终目标。这样,到了革命形势成熟的时候,就能从 “合法斗争” 顺利转到 “武装起义”,而不是手忙脚乱。可惜德共没这么做,他们在合法斗争的阶段里停得太久,把 “争取福利” 当成了最终目标,忘了革命是要推翻资本主义的。结果就是,汉堡的工人在街头流血,中央却在取消起义命令,不是他们坏,是他们没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本阶段的问题没解决,下一个阶段自然就垮了。
其实,革命的政治生态,本质上就是 “不断革命” 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是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每个当下阶段的问题,都要在下一个阶段解决。比如,在革命形势没成熟的时候,主要任务是积累力量,组织工人搞经济斗争、争取工资、改善待遇,同时给工人讲革命道理,为什么资本主义会让大家饿肚子,为什么要夺政权;等到革命形势成熟了,主要任务就变成了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夺了政权之后,就要马上搞建设,建立工人自己的专政,改造工厂,让大家有饭吃、有活干。这就是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不断推进。汉堡起义的失败,就是因为德共没搞明白这个 “不断革命” 的道理,在该推进的时候停了下来,在该变的时候没变。他们在合法斗争的阶段积累了力量,却没为武装起义的阶段做准备,结果就是 “前功尽弃”。
而更核心的问题是,汉堡起义不光没推进革命阶段,还没搞明白一个关键问题。消灭资本主义,不光要推翻它的政权,还得消灭它 “再生” 的条件。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再生条件?不仅是资产阶级法权,也不是简单的 “资本家还在”,是它的阶级差别、等级的生产关系、社会各类旧关系和旧的意识形态还在转。其中表现出来的就如,汉堡的工人虽然控制了几个工人区,砸了警察所,可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法院还在判工人的刑,银行还在印贬值的纸币,工厂还在被资本家控制,无法把这种暴力作为调动社会其他阶级加入革命的手段。工人虽然占了街垒,可还是得靠资本家的工厂吃饭,还是得用资本家的货币,还是得听资本家的宣传,没有像列宁提出《四月提纲》那样,提出符合社会大多数群众认可的纲领争夺这种话语权。这样一来,就算起义暂时成功了,资本主义也能慢慢喘过气来。就像一棵大树,你只砍了树枝,没挖根,过不了多久还会发芽。
汉堡的工人没挖掉资本主义的 “根”,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没建立替代的政权组织。他们占了工人区之后,还是靠原来的工会来管事情,没建立工人自己的委员会,比如工厂委员会,让工人自己管生产;街区委员会,让工人自己管治安和分配。结果就是,工人虽然有了武装,却没地方行使权力,没办法组织大家生产、分配粮食,只能靠抢资本家的仓库过日子,这样根本长不了。第二个是没改造生产关系。工厂还在关着,资本家跑了,工人却不知道要不要去开机器,革命者也不知道怎么组织生产,结果就是,粮食越吃越少,武器越用越少,最后只能撤退。第三个是没瓦解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街头的墙上虽然贴了革命传单,可没给工人讲清楚 “为什么要革命”“革命成功了会怎么样”,很多工人还是觉得 “只要能吃上饭就行”,没意识到要彻底推翻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宣传还在继续,报纸上还在说 “工人起义是叛乱”,很多中间阶层的人被误导,不敢支持工人的武装。这样一来,工人武装就成了孤立的力量,没办法团结更多人。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革命斗争方法和组织方法的问题。先说斗争方法,革命不是只有一种形式,得根据阶段变。在革命形势没成熟的时候,主要是经济斗争和政治教育结合,比如组织罢工,争取工资,同时给工人讲 “为什么工资会越来越低”,让工人明白这是资本主义的问题,不是老板的问题。可汉堡的革命者,因为工人们一开始就只盯着 “面包”,反而倒退到群众的水平,没把经济斗争升到政治斗争的高度,结果就是,很多工人觉得 “只要资本家给面包,就不用起义了”,没形成坚定的革命意志。等到起义爆发了,又只靠武装斗争,没搞好群众动员,比如没去农村动员农民,没去争取小商贩的支持,革命后的利益承诺和当下实际利益不敢给,现实的矛盾也没法结合宣传对象的特点说出来。结果就是,起义只在汉堡的工人区里打,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也没人来帮忙。
再说组织方法,革命组织不是 “上级指挥下级” 这么简单,得扎根在群众里。德共的问题就是,组织越来越 “上层化”,中央的领导人和基层的工人脱节了。比如,他们制定起义计划的时候,没跟汉堡的工人商量,不知道工人有多少枪,不知道警察的布防,结果就是,起义一开始虽然打了警察所一个措手不及,可很快就被警察包围了!因为他们没掌握足够的情报,没跟群众建立起情报网。还有,组织里的干部培养也有问题,他们培养的都是 “会开会、会写报告” 的干部,不是 “会打仗、会动员群众” 的军政干部,等到起义的时候,很多干部不知道该怎么指挥,只能跟着工人瞎冲,最后白白牺牲!
从历史的规律来看,革命从来不是直线前进的,是曲折的,是靠量变积累到质变的。汉堡起义虽然失败了,可它不是白革了命的!它让德国的工人们和革命者们明白了,光靠经济斗争不行,光靠合法斗争也不行,得有武装,得有团结的组织,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再生条件。这种经验,就是量变的积累。后来,台尔曼重新整顿德共的时候,就吸取了这个教训。他让党员重新回到工人中间,跟工人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听工人的想法;他培养了一批会打仗、会动员的干部,建立了秘密的武装组织;他在工人中宣传 “不光要面包,还要政权” 的道理,让工人明白革命的目标。汉堡起义积累的这些经验,成了后来无产阶级斗争的宝贵财富。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革命的失败不是革命终结,是革命新的开始;挫折不是浪费,是为成功积累条件。
而且,革命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不能跳过,也不能颠倒。比如,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时候,你不能直接搞武装起义,得先积累力量,跟群众建立联系,培养干部,这是 “量变” 的阶段;等到资本主义出现危机,统治阶级混乱的时候,你才能搞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准备工作,这是即将 “质变” 的阶段。汉堡起义的时候,德共其实是跳过了 “量变” 的关键步骤,他们虽然有了组织,可没跟群众扎紧根,没培养足够的武装骨干,没做足够的政治教育,结果就是,“质变” 的条件看似够了,其实不够,最后历史的机遇确实如期而至,但是可悲的是革命者没能把握住!
再往深了说,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体系,它的矛盾是全球性的,所以无产阶级革命也得有国际视野。汉堡起义的时候,德国的工人其实不是孤立的。其他国家的工人也在斗争,比如法国的工人也在罢工,波兰的工人也在反抗。可德共没跟这些国家的工人组织联系,没形成配合,结果就是,汉堡的工人在打仗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工人没办法帮忙,德国的统治阶级可以集中力量镇压汉堡的起义。如果当时德共能跟其他国家的工人组织联合起来,比如让法国的工人罢工,牵制法国在鲁尔的军队,让波兰的工人反抗,牵制德国的边防军,那么汉堡起义的压力就会小很多,甚至可能成功。这说明,无产阶级革命不是 “一个国家的事”,是 “全世界无产者的事”,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资本主义这个全球性的敌人。
现在回头看,汉堡起义虽然失败了,可它留下的教训,对今天的无产阶级斗争还是有用的。今天的资本主义,虽然比1923年的时候更隐蔽、更复杂。它用金融资本控制全球经济,用社交媒体传播意识形态,用各种社会危机转移矛盾,可它的基本矛盾没变,资产阶级要赚钱,就要剥削无产阶级,就要让无产阶级越来越穷。今天的工人,虽然不用再忍受4.2万亿%的通胀,可还是面临失业的压力,面临房价、教育、医疗的沉重负担,面临被资本家 “数字化剥削”,比如996、算法监控等困境。今天的无产阶级要斗争,就得吸取汉堡起义的教训,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要明白斗争的最终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不能只靠一种斗争形式,要根据阶段变化,结合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文化斗争;不能让组织脱节群众,要扎根在工人中间,听工人的声音,培养能带领工人斗争的干部;不能忘了国际团结,要跟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要明白,消灭资本主义的再生条件,比推翻资本主义的政权更重要。比如,要建立工人组织自己的合作社,吸引和鼓励加入的工人自己管生产,减少工人阶级受社会中资本家阶级的剥削;要建立工人组织自己的媒体,传播革命思想,打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垄断;要建立工人组织自己的社区,同时组织工人自己管治安、分配、教育,削弱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的用武之地。只有这样,才能在革命积累阶段有适时挖掉资本主义“根”的物质基础,让它短期内再也长不出来。
汉堡起义已经过去快一百年了,可汉堡街头的寒风,好像还在提醒我们,无产阶级的斗争,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团结,更需要对革命规律的把握。1923 年的工人,用他们的鲜血告诉我们,革命不是靠喊口号就能成的,是靠一步一步的实践,靠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的推进,靠不断消灭资本主义的再生条件,才能最终成功。今天的我们,虽然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可我们的目标和 1923 年的工人一样,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奴役,人人都能自觉管理社会的新世界。这个目标,可能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可就像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的那样,只要无产阶级不放弃,只要我们能从过去的教训中学习,只要我们能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那面红旗就会一直飘下去,直到资本主义被彻底消灭,直到人类迎来真正的解放!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