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信仰,一名进步青年从江苏宝应骑行近千公里到北京的故事
历史的必然性与身体实践:是历史需要我用车轮丈量祖国大地(低碳环保,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磨炼意志,还能了解沿途的风景人文和红色景点)。原本计划24年9月9骑行去看毛主席的,后因膝盖不适耽搁了。今年失业后,做了段时间的日结工,所以也有充裕的时间去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骑行去北京看毛主席。
唯物主义者的自我武装:出发前做好最全面的计划以应对最差的突发情况,提前规划好了一路避免暴雨和红色高温,准备充足的电解质和补给。公路车改造的辩证法:全新的马牌外胎和正新内胎的装配,不是消费主义的妥协;而是打工人对生产工具的彻底掌握;三条备胎是战略储备,补胎工具是必备装备,每日链条上油,是劳动者对剩余价值再投资的清醒认知。
首日260公里:穿过淮安刘老庄的晨雾里,八十二烈士的枪声化为踏频节奏;当码表在刘老庄纪念园前跳出第一个数字,我知道这不是休闲运动,这是对《实践论》的钢铁注释:“你要想知道革命的道路,就要亲自走上革命的道路”。经过的沭阳新沂河大桥上,毛主席语录在轮胎与水泥接缝处轰鸣:“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新沂暴雨中骑行,雨水模糊了视线却清晰了阶级本质:资本家的轿车溅起水花,而劳动者用双腿劈开波涛。
第二日:吃了山东的煎饼和鸡蛋糁汤,途径孟良崮红色小镇,在路上终于预约上纪念堂。晚上泰安拉面馆老板多加的鸡蛋,是劳动人民心照不宣的互助协议,他看见我手机壳上的红星,就像1947年群众看见山上的信号弹。当下坡时速突破45km/h,我成了这句真理的加速度具象。
第三日飞跃黄河天堑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滨州市惠民县偶遇的浙江父子,同款山地车是唯物史观的巧合?不!这是全球化生产链条下,工人阶级精神共鸣的必然邂逅:“你们要骑到北京去?我也是!”(后来在北京青旅偶遇了沭阳骑行北京的老哥)
第四天在沧州市黄骅市乡村的Y字路口中偶然见到了伸手的毛主席塑像,其实是必然,因为当时的革命风暴席卷了神州大地,是各地人民自发的为教员塑像,可是教员并不喜欢塑像和警卫员说过:你们站岗还有轮换休息的时候,却让塑像让我一直站岗风吹日晒的;思索到我们青年人更应该主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晚上连夜骑行到达了天津。
第五天暴雨洗刷着长安街,积水倒映的天安门如淬火红旗。资产阶级的豪华轿车隔绝了雨水,也隔绝了历史;打工人淋透的骑行服,却让我的身体与1949年的欢呼产生了共振。
第六天在纪念堂的凝视,当泪水模糊却舍不得离开毛主席的水晶棺,突然理解《资本论》未写的章节:有些价值无法被定价,慈祥的面容不是商品,是千万革命者必要劳动时间的凝结。
而后几天见了一些进步青年和老师,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在鲁迅博物馆泛黄的《新青年》页码间,在李大钊故居的铜像前,在京报馆铁肩辣手邵飘萍的故居里;在陶然亭开展革命活动的早期共产党人的事迹下;在香山革命纪念馆主席的指引下;在北大红楼的学习和斗争中,在抗战纪念馆的沉思中,车轮终于停止转动,但辩证法的齿轮刚刚启动。
数据清算:总计913公里是土地革命战争里程的十万分之一,1653米爬升是长征垂直难度的微观复刻;0爆胎是计划经济式的精准物资调配胜利!

这不是骑行,是唯物辩证法在柏油路上的展开式;亦不是旅行,是打工人对劳动异化的斗争。当资本将骑行异化为中产符号,我们进步青年用力踩踏拆解虚假的意识“从前是牛车马车载着革命前辈们进京,如今是我们装载着信仰进京!”
(轮胎印记终将消退,但天安门广场地砖下,又多了913公里长的红色纤维)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