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长篇小说《金光大道》用干净、细腻的笔调,描写了几对夫妻或恋人的情感生活:高大泉和吕瑞芬,刘万和曲贵香,赵玉娥和秦文吉,高二林和钱彩凤,朱铁汉和陈爱农,周丽平和吕春河。这些描写,或情深意长,或平实厚重,或波澜起伏,都是与故事发展和思想主题水乳交融的。其中,高大泉和吕瑞芬夫妻之间的爱情描写堪称文学美丽典范。
高大泉和吕瑞芬第一次相见的场景,清新、淡然、亲切:
新中国成立前夕,高大泉从河北回到山东老家,他“走进了自己出生的小院子。院子干净利落,东边一垛柴草,西边一堆粪肥;土屋里新泥抹的,窗户也是新糊的。高大泉朝里边喊了几声没人应,正要推门进屋,忽然听到背后有脚步声,转身一看,走进一个提水的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细高个儿,身上穿着旧衣褂,却缝补得整洁干净。她一手提着瓦罐,一根大辫子从背后弯垂在胸前,随着走动,摆来摆去。她停住脚步,那两只俊美的眼睛看着高大泉,问:‘你找谁呀?’高大泉当是自已走错了门,就说:‘这不是高二林的家吗?我是从河北来的……’那姑娘没把话听完,圆圆的脸上腾一下红了,连忙说:‘是这儿,是这儿,进屋吧!’她说着,提着水慌慌张张跑进灶屋里。高大泉楞楞地在院子里站了好久,想等那姑娘出来再仔细问问,好久也没有把她等出来。”
这一段白描,将写作者的视角与高大泉的视角融为一体,让读者随着高大泉第一次看到了吕瑞芬的形象和人品:“一根大辫子”、“两只俊美的眼睛”和“圆圆的脸”,简洁地勾勒出她的清秀外貌,而简陋的农家小院被收拾得“干净利落”、“缝补得整洁干净”的一身“旧衣褂”、见到订了亲的对象就脸上飞红“慌慌张张”跑进屋里“好久也没有出来”,则反映出她的勤快、能干、纯朴之美。这使读者与高大泉一样对这位农家姑娘产生了美好的感觉。同时,“高大泉楞楞地在院子里站了好久”的作法,也暗示了这位英俊小伙子会在吕瑞芬心里初步留下忠厚、正直的好印象。初次相见,奠定了两人相爱的基础。

小说写道:高大泉和吕瑞芬的老家在山东同一个村里,大泉母亲带着孩子逃荒投亲到河北芳草地村,遇见同样逃荒在此当长工的瑞芬的父亲乐二叔,两位老人给大泉和瑞芬订下了娃娃亲。乐二叔关照、扶养大泉长大,回了山东老家的大泉母亲则把瑞芬接到身边拉扯成人。两位老人在解放前先后去世,临终时分别向大泉和瑞芬交代了亲事。两个苦出身的年轻男女按照老人的意愿成亲了,他们没有过“恋爱”的经历,但是,“从成亲那时候起,他们就一直‘恋爱’”着。“高大泉和吕瑞芬的爱情,建筑在深深的朴素阶级感情的地基上”,“他们是多么珍惜这种爱情呀!他们不是有意识的,却又倾尽全部心血,来浇灌和保护着他们的爱情”。“八年的夫妇生活,不论是新婚的过去,还是有了儿女的今天,他们之间不要说生气、吵嘴,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特别是农村互助合作改革开始后,“他们志同道合,拧成一股劲儿地奔社会主义。吕瑞芬把高大泉当成为人的表率、生活的老师,两颗心紧紧地贴在一块儿了”。
可以看到,大泉和瑞芬被“包办”出的爱情,比许多文艺作品渲染的那种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乃至要死要活的“爱情”更实在、更自然、更健康、更美丽。借用新中国经典电影《李双双》中的那句话,大泉和瑞芬是“先结婚,后恋爱”,在志趣相投的家庭生活和革命事业中“浇灌和保护着他们的爱情”。
在小说中,“高大泉跟吕瑞芬成亲的第三天,又参加了担架队,战斗在夺取政权的行列中”,而“吕瑞芬很快就熟悉了高大泉,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热情能干的庄稼汉。他们很幸福”。这是两人情感生活的基调,整部小说就在这基调上,随着故事的发展演进,用不算太多但真挚醇厚的笔墨,点染出他们的爱情画面:高大泉正直能干,有头脑,有眼光,有志向,既有对妻子的思想引领,也有对妻子的温柔关爱;吕瑞芬善良,贤惠,由爱慕到理解支持丈夫,只要丈夫提出有理有据的想法,即便有时没完全想通,她也往往说“由着你”,在两人关系中处于信从地位,但并非唯唯诺诺,有不同意见总是直接说出来,最后达成思想的一致。两人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提升,就这样互相交融、促进。小说中有不少这样的故事。
“一九四九年秋天,高大泉的儿子刚过一周岁的时候,他接到大个子刘祥写来的一封信。这封信向他描述了芳草地的穷哥们政治解放、当家做主、扬眉吐气、欢天喜地的各种情景和消息。他呆不住了,一火心要回河北,要回芳草地。……吕瑞芬说:‘如今解放了,太平了,很快就要土改了,一家人团聚在一块儿,多好!为什么偏要离开家乡热土,到外地去呢?’高大泉说:‘我的家乡热土不是汶河庄,是芳草地。我今年二十七岁,多一半的时间是在芳草地呆过来的,你爹在那里把我抚养成人,我喜欢那块地方。那儿的好多人都跟我共过甘苦,我想他们。那个地方的地主夺去了你爹的性命,也把我剥削得最惨,我要回去,挺着胸回去,跟乡亲们一块儿闹土改,算苦账,分土地,分房屋,过好日子,尝尝人民坐天下的甜滋味儿!.....”于是,善解人意的吕瑞芬跟着丈夫,把家搬到了芳草地村。
高大泉完成支援北京车站的任务刚回来,就投入村里的工作中,忙到很晚才回到家,“忽见自己住的那间屋的窗户上身影闪动。他马上加快了脚步。吕瑞芬在屋里把什么碰倒了,咣当地响了一下,门帘子呼啦一声,从里间出来,打开了堂屋的独扇木板门。月光像水一样泻进屋里,洒在媳妇的身上,两只刚摆脱困倦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这个好不容易才盼回来的男人。他们面对面地站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好像都不知道第一句话应该说什么了。高大泉咧嘴笑笑,吕瑞芬也对他笑笑,这就算打了招呼。……吕瑞芬……说:‘饿坏了吧,我给你做点饭吃吧。’高大泉说:‘不用了,我在铁汉家吃的粥,大娘还给我摊了好几个鸡蛋。’吕瑞芬说:‘我给你烧点水洗洗脚吧。’高大泉说:‘这倒行。路上的尘土真多,脚上好像打了泡,烫烫解乏。’”……两口子谈论村里的事和家务事,“高大泉对媳妇说:‘我先告诉你吧,对咱们的家务事儿,我过去管得少,今后更顾不上多管了,我得一心一意地跟同志们一起,带着全村人闹增产,奔社会主义呀!’这回轮到吕瑞芬不言声了。高大泉……问道:‘怎么不说话?你赞成我那么干吗?’吕瑞芬……轻声地回答:‘你是党里的人,就得这样嘛。’”
久别相见,相对“笑笑”就是“打招呼”,一片深情尽在“做点饭吃”、“烧水洗脚”的家常话里了,平淡,美好。两人心心相印,情深意厚,又志同道合。
高大泉带领互助组,连续几夜帮受伤的刘祥往地里送肥料。晚上,“吕瑞芬见男人喝了一碗粥,放下碗筷又要走,就说:‘今晚上你不要去了。’高大泉很奇怪地看着媳妇:‘你怎么啦?’‘你留在家睡觉,我替你给刘祥大叔干活去。’‘小龙醒了找你,我可没办法对付他。’‘你在家,他找我干什么?你就不用想走,我要把你锁在屋里!’‘这怎么行呢?互助组刚干起来,我是党员,别人在那儿拚命干,我在家躺得住吗?’吕瑞芬心情沉重地瞧着男人的脸……她说:‘你要非去不可,我再给你做一点东西吃。’高大泉笑笑说:‘我这会儿什么也不想吃。别急,等种完地,多给我做几顿。’吕瑞芬说:‘我不是拉你的后腿,我怕你把身子累垮,这是一辈子的事情。’高大泉伸伸胳膊,抖抖精神,说:‘放心吧,垮不了,我浑身上下的劲头足着呐!’吕瑞芬望着男人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轻轻地叹息一声……她坚信男人的行动是重要的,一行一动都是为了穷人的甜和暖,都是为了子孙后代不再受他们这一代人曾经受过的苦与寒。她要跟男人同心协力,不让家里的事情给男人增加一点累赘和烦恼,让男人随心所愿地干自己热心干的大事情。”
从对丈夫身体担心、体贴,“强硬”表示“你留在家睡觉”、“我要把你锁在屋里”,到理解丈夫必须起带头作用,暗下决心“要跟男人同心协力,不让家里的事情给男人增加一点累赘和烦恼”,吕瑞芬的关爱之心和深明大义交织在一起。几句对话,一片心情,描摹出“天下第一嫂”的美丽形象。(演员王馥荔在电影《金光大道》中饰演的吕瑞芬深入人心,她与吕瑞芬这个角色被称为“天下第一嫂”。)
夫妻生活中有时候难免产生误会、磕碰:互助组商议决定“众人一齐伸手,饭碗里省,腰包里掏,有粮借粮,有钱借钱,集少成多,让刘祥还上帐,让高大泉组买上车”,高大泉回到家,喊吕瑞芬一起把自家要凑的粮食装袋,“吕瑞芬脸上略带难色地说:‘你不用管这事了,下午我自已灌吧。’高大泉说:‘午前就要往一块集中,晌午就还帐买车,全都提前迈一步。’他看媳妇一眼,皱皱眉头:‘你怎么啦,也得让我做思想工作吗?’吕瑞芬勉强地笑笑:‘你先忙着催催别人家去吧,一会在哪儿集中,我送去就是了。’高大泉用不满意的声调说:‘这回是帮助咱们组,咱必须拿头一份!集中地点就在这个院子里!’他说着,进了里间屋,从被垛上扯下口袋,抖了抖,把口袋嘴挽在手上,撑开,很严肃地对媳妇说:‘灌吧!这会儿太紧急,没有时间磨蹭,你有什么不通的,咱们过后再说。’吕瑞芬只好拿过小瓢,打开缸盖,从里边舀一瓢棒子,哗啦一声倒进那个大口袋里,再舀一瓢,又哗啦一声倒进那个大口袋里。……媳妇不仅越舀越慢,而且从舀一瓢一倒,变成舀半瓢一倒,好像是有意地磨蹭时间。他心里一火一躁地想:这半年多的光景里媳妇的表现很不错,特别是成立互助组的前后,媳妇飞快地进步,就是这样一个跟我志同道合的媳妇,在今天这样重要时刻,在这样的重要事情上,还又犯了私心,可见‘组织起来’有多难!他这样想着,往缸前靠一步,说声‘让我来吧’,就把口袋嘴塞给媳妇,从媳妇手里夺过小瓢子。他把手里的瓢子伸进缸里边使劲一舀,没有舀着什么,又伸胳膊一舀,只听咔嚓一声,瓢子已经触到了缸底。他的心不由得一沉:‘啊,空了?’吕瑞芬没有回答,把头扭向一边。高大泉一手扶着缸沿,一手抓着瓢子,呆呆地站了片刻,像是自言自语,又像跟媳妇检讨似地说:‘我还当你舍不得呐。’他扔下手里的瓢子,轻轻地扳着媳妇的肩头,低声问:‘你生气啦?’吕瑞芬推开男人的手,拾起缸盖盖好,让自己平静一下,说:‘我本来想再给你买几斤棒子凑上,可恨的小铺掌柜的,早上偏偏到天门取货,让我白跑两趟。’高大泉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你还有钱呐?钱也行,快贡献出来吧。’吕瑞芬说:‘这回是大伙帮着咱们组买车,你当头的,就这么一点粮食,能拿出手吗?’高大泉说:‘有多大的劲,掏多大的劲呗。当然,越多越好啦。’ ……吕瑞芬回身打开了橱柜,从里边端出个用花色彩纸糊成的小篓子,小心地捧给高大泉,说:‘你拿到小铺卖了吧,要钱要棒子由你。’高大泉打开小纸篓的盖子看,里边盛着白花花的鸡蛋,不由一楞,两眼盯着媳妇说:‘嗨,这不是攒着留你坐月子时候吃的吗?花掉它怎么行呢?’吕瑞芬摇摇头,说:‘我不用啦。生小龙那会儿,正打着仗,不是吃糠菜过的吗?如今怎么也比那会儿强。为了买上大车,给咱们互助组争气,我什么都舍得.....’高大泉,这个刚强的汉子,听到这句话,胸膛里猛地翻起一个热浪头,他两只大手使劲儿攥住媳妇的手,两眼激动地看着媳妇因为他的举动而显出羞涩的脸孔,嘴唇颤抖着,好久好久,才说出话来:‘你说得对!做得对!……’吕瑞芬想抽出手来:‘别说这些了,快去忙你的吧。’高大泉不肯松手,越发使劲地攥着说:‘你不要遇上一点事儿就揪着心,没啥可怕的。咱们的人都像你这样,一个心眼,一股劲儿,再大的难关也挡不住咱们!……’吕瑞芬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屋里两口子这种交流心意的情景,正巧让闯进来的朱铁汉看见了,他立刻就大喊大叫起来:‘嗨!快来参观呀!这两口子真亲热,行握手礼呐!’吕瑞芬红着脸,抽出手,瞪了朱铁汉一眼,跑到外屋去了。”
这一段故事,高大泉一时急躁犯了主观主义错误,冤枉了妻子,发觉后立刻用夫妻间常用的方式检讨、安慰。吕瑞芬并不沉溺于委屈中,而是想着要减轻丈夫的为难,尽力帮助丈夫工作,高大泉感动不已,情不自禁地“使劲儿攥住媳妇的手”,行起了“心意交流”的“握手礼”。小小的误会波澜,刻画出两人的思想品性,又表现两人由此加深了心灵契合与爱意情感。

平日里为工作顾不上家的高大泉,也有追着媳妇连夜到处寻找的时候:新年前夕,高大泉参加完县里的党校训练班学习刚回到村里,就发现了铺张浪费的问题,马上与村社干部交流勤俭办社的想法,“接着又开会开到后半夜,他只好在办公室里跟朱铁汉搭伙睡了。第二天,他回家吃过两顿饭,只是见到了两个孩子、高二林两口子,媳妇吕瑞芬在副业组当组长,也是从早到晚地忙,两顿饭都没有碰到一块儿。高大泉到副业组走过一趟,跟吕瑞芬见了面,可是在那种场合只能谈工作,不能也不便谈夫妻之间的家常话。吕瑞芬是有许多话要跟高大泉说的,高大泉从吕瑞芬问起‘晚上回不回家’那种神情中,知道她有许多话要说。高大泉不是同样有许多话要跟媳妇说吗?……高大泉站在两个院子中间,喊一声:‘二林,你嫂子呐?’钱彩凤回答说:‘她串门去了。’高大泉想:到人家串门,怎么会这么晚不回来呢?他没有再说什么,就急忙地走出大门口。高大泉真有点不放心了。……”夜深了,高大泉找了几处没找见,来到合作社副业大院门外一个小斜坡,突然看见“那边站起一个身影,拿着铁锨,铲翻着地面上的土。高大泉不由得一惊,他从身影认出了那个人,正是他百般寻找的媳妇吕瑞芬。……高大泉为了不使全神贯注干事情的吕瑞芬受到惊吓,故意放重脚步发出一点声音,而后走到跟前。吕瑞芬听到了脚步响,转过手电照了一下,说:‘是你呀?你到这儿转什么呀?’高大泉说:‘我正要问你呐。’他说着蹲下身,这才发现斜坡上有一大堆被倒弃的炉灰,吕瑞芬正从炉灰里扒找没有烧透的煤焦子,身边的筛子里已经装了多半下。……墙角上,堆起足有半车煤核。这半车煤核,就是吕瑞芬冒着深夜严寒,一锨一锨地扒,一块一块地拣起来的呀!……他……走到吕瑞芬跟前,爱惜地说:‘你应当叫我一声,我跟你一块儿来拣。’吕瑞芬平静地说:‘你那么重的担子压在身上,这点小事儿我怎么能惊动你呢?’……高大泉说:‘我本来决定今晚上不安排会,在家里歇一夜,结果在家里等你不回来,又到处找你。可把我急坏了!’吕瑞芬很不安地看着男人,说:‘真糟糕,我跟二林说一声就好了。唉,不管大小,只要当个干部,个人的事儿就什么也顾不上了。我还记得,怀着小凤那一年,就是成立大联组的头天晚上,你拉住我的手,你说,工作实在太忙,顾不上照顾我......还记得吧?这句话,今天该我跟你说了,我也要把这一百多斤交给党,也顾不上照顾你了.....’几句话,字字有份量,投进高大泉那本来就像河水翻腾的心坎上,猛地又激起一个热浪头,他一把将吕瑞芬搂在怀里,又用他那大棉袄的衣襟把吕瑞芬裹住。他们久久地站在那儿,谁也不知再说什么话才好,只感到对方的心在突突地跳,两颗火热的心贴在一块儿跳动。”
这段描写,既升华吕瑞芬的品格,又反映出高大泉的细心和柔意:媳妇出门“这么晚不回来”,他“不放心”,立刻行动起来四处寻找;他“为了不使全神贯注干事情的吕瑞芬受到惊吓,故意放重脚步发出一点声音”;知道媳妇是在寒夜里为集体拣煤核,他心疼地“埋怨”她不叫上自己;他絮絮叨叨地倾诉“在家里等你不回来”,“可把我急坏了”;他情不自禁地把媳妇“搂在怀里”,“用他那大棉袄的衣襟……裹住”……这个晚上的高大泉,呈现出思想敏锐、处事果断、为人刚毅的党支部书记身上同样蕴含的另一面:一个关爱媳妇、柔情百端的庄户男人。
高大泉与吕瑞芬的情感生活,朴质,淳厚,美丽。他们两人是新中国新农村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英雄,英雄的爱情自然应该有别于俗常,而必须是——借用毛泽东主席的话——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好的文学作品的“真实”、“人性”之一,是要挖掘、综合、提炼人间的美好、高尚,将其放大、弘扬,汇集在英雄人物身上,这才能实现文学对人类社会的正向作用,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提升意义,高大泉和吕瑞芬的爱情故事就是这样的文学典范。
小说《金光大道》用不多的篇幅书写革命人的爱情最美丽,它是高超、高贵、高尚的文学,是有重大价值的人类文明结晶。
——————————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