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回了一趟家,发现打工的回来的不少了,遇见我侄子,他是建筑工老把式,他从来就没有种过地,常年在外打工,去年他就把包出的地收回了,今年拉麦子遇见过他,几个月了还在家,我问他:‘还没有走?’他笑着说:”上哪儿去?在家混吧。”
大规模返乡滞乡是大势所趋,没有什么“万一”的。有外出打工大潮,就有失业回乡大潮。首先是建筑工。这成了秃脑瓜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虱)了。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必然有一个打工者返乡潮。在农民工返乡滞乡、失业严重发展的同时,一种“回归'像汹涌澎湃的大潮一样势不可挡,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回归。这就叫辩证法,你愿意也好,你不愿意也罢,都不以你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李昌平同志还没有敏锐地看到这一点。他提的好多对策都值得商榷。
一、要辩证地看待大规模返乡滞乡
农民工返乡挣不了钱了,买不了房了、买不了车了,上不起学了,瞧不起病了,小子娶不上媳妇、断子绝孙了。请问:娶不上媳妇是因为没有房、没有车吗?怪好的小伙子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媳妇。怪好的夫妻就要一个小女孩儿,再也不要孩子,你说为什么?还有不结婚的,社会不正常,达到极点就向反面转化,这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农民工挣不了钱是一“失”,但是,他们把老人替换下了把地种好就是一“得”。
我赞成昌平建议给六十以上的农民增加养老金。把承包的地退回集体分配给缺地少地的回乡农民。每月900元多,300元老人们就不种地了。我赞成把现在对农业所有的补贴收回,集中起来办大事,办什么大事?给组织起来的农民买农业机械,让农民免费使用,这比“化整为零”地补贴给个体农民强得多。
我不赞成有榜样不学,特别愿意个人另搞一套,毛主席比任何人都高瞻远瞩,重要的是按毛主席的思想把事情办好,而不是标新立异、出风头。我不赞成昌平同志建议搞那么多花样翻新的组织结构,毛泽东时代一个乡政府就5个人,现在的乡镇百八十号还喊减压。
二、“三农”问题的要害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四十多年了,“三农”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解决,主要原因就是还没有把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农村这块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然去占领。这不是明明白白的事实吗?如果农民组织不起来,还仍然分田单干下去,想长期不变吗?没有门儿。农民大规模返乡滞乡,都要有地、种地,你种粮大户还想几百亩的地种吗?叫别人去喝西北风?没有门儿!工商资本家也别觊觎农民这点地了,别处找钱挣去吧。这也是大势所趋,
从外出打工的农民来说,绝大多数是建筑工,全国的楼房盖的够每人一处了,想盖楼挣钱只有到新疆那里去了。农民工没有什么较高的技术技能,大学生都失业、农民工就只有回乡种地。农村又变了样。辩证法又胜利了。社会主义能不能胜利?看几亿农民的斗争性怎么样。天上不会掉馅饼。要用毛泽东思想为武器与资本主义作斗争,争取社会主义早日胜利。
国内矛盾尖锐复杂,反映到政治上就是反腐败形势严峻,使国人忧心;反映到经济上,就是危机显现,经济下行,失业愈来愈严重。国际形势紧张,要丢掉幻想,准备打仗,因此,把几亿农民组织起来成了当务之急。毛主席说过,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他们已经组追起来,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同志们,无论谁议论“三农” 问题都应该着眼于国际国内大局 ,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把几亿农民组织起来的问题。
希望李昌平同志所思所想所为一定把握住社会主义的大方向,弄通毛主席的人民公社这篇大道理,以南街村、周家庄村、大寨村等为借鉴、因地制宜地搞一些探索试验,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就重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毛泽东的人民公社思想为纲,不要把“三农”问题搞得繁琐不堪。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是关键。解决主要矛盾,摒弃繁琐哲学,用好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农村的基层干部真该来一次思想革命了。
2025年11月23日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