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为什么城里捡垃圾的老人越来越多?

破心见明 · 2025-10-28 · 来源:破心见明公众号
字体: / /

出门逛街、进小区楼道,是不是常能看见这么一群老人:头发花白,背有点驼,手里拎着个磨得发亮的编织袋,蹲在垃圾桶旁边翻找着塑料瓶、硬纸板。有人可能会纳闷,现在日子不是越来越好过了吗?咋捡垃圾的老人反倒越来越多了?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呢?

《把自己作为方法》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老人去捡垃圾?最实在的——对金钱的紧迫感。别以为现在老人都有退休金兜底,这里面的差别大了去了。有那从农村进城帮子女带娃的老人,面朝黄土背了一辈子,压根就没缴过社保,每个月的养老金一二百,城里房价高、物价涨,买几个小菜都不够,子女还着房贷车贷,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老人哪好意思伸手要钱?只能自己琢磨着挣点零花钱,拾荒就成了最没门槛的营生。

城里就算是有退休金的老人,也未必轻松。绝大多数老人一个月退休金就一千二千多块,除去水电,应有点强求余,如果身体有病,买完降压药、降糖药,手里就没剩啥了。

我认识一位阿姨,就是帮儿子带孙子的农村老人,她一天捡废品能挣十多块,这钱虽说不多,够给孙子买零食,也不用往外掏,也不影响接小孩做饭,不用事事看儿女脸色。要是日子真能松快,谁愿意大冷天或大热天的蹲在垃圾桶边遭罪?

另外还有两种情况,有一种确实有些老人闲不住,还有一种就是天生节俭;这两类也没有其它爱好,于是去捡点纸片,卖点钱,给自己找点乐子,但是这种类型的人还是占少数;毕竟在垃圾桶里翻瓶子,纸皮,对于谁来说,多少都有点难以接受,特别是夏天,食物容易腐烂,苍蝇满天飞。

说到最后,其实越来越多的拾荒老人,折射的生活的无奈, 随着人口老龄化,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养老问题,以前是大家庭,儿孙绕膝,老人有人陪、有人管;即使是几个兄弟轮流照顾,老人身边至少有人陪着,现在都是小家庭,子女忙着打拼,社区的养老服务又没跟上,老人就陷在了 “没人陪、没人帮” 的夹缝里。拾荒看似落寞,实则是他们给自己找的一条生存出路,既能挣点钱,又能找点事干,他们弯下的是腰,撑起的可能是自己的体面。

对了,如果可能,尽量把垃圾分类,或许是对他们最好的照顾,谁也不能保证,我们老了之后,不会……。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几千万”的谎言,从哪儿来的?
  2. 欧洲金靴:切莫误做历史嫁衣
  3. 令人“窒息”的聊天!
  4. 说“没有毛主席也能”的人,请读读1949以前
  5. 陆军少将徐焰——《颂扬施琅之谬》
  6. 真理派缺真理,凡是派不凡是
  7.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8. 毛主席真的看过李小龙吗?
  9. 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叛乱的幕后推手
  10. 毛主席说十五五应超过美国——
  1.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将领”的溃烂与“路线”的脓包:从越南副防长丑闻看修正主义的阶级病理
  4. 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几千万”的谎言,从哪儿来的?
  5. 他们说“看看现实”,我说“不为毛主席讲公道,就没有现实与未来”
  6. 欧洲金靴:切莫误做历史嫁衣
  7. 令人“窒息”的聊天!
  8. 从“卖地”到“卖权”:财政模式的结构性异化与无产阶级立场的辩证反思
  9. "接轨"三十年祭:被遗忘的毛泽东思想,藏着破解民生困局的钥匙
  10. 郭松民 | 评何新关于中美关系的“私见六点”
  1.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2. 物理学之外,我们在致敬杨振宁什么?
  3. 吴石将军的牺牲并非偶然!违背了基本原则!
  4. 1988年,杨振宁痛批那部纪录片
  5.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6. “文革”前夜的“出气大会”
  7.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8. 谁在扮演赫鲁晓夫?——对“非毛化”思潮的唯物史观批判
  9. 国庆日,毛主席与邓小平的时空对话
  10. 郭松民 | 叛徒最凶残
  1. 欧洲金靴:岸英诞辰一百零三周年:你是这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2. 全美各地七百万人走上街头,举行“不要国王日”抗议示威
  3. 郭松民 | 评何新关于中美关系的“私见六点”
  4. 关于“子珩墨”矛盾问题的一些观点的辨析
  5. 令人“窒息”的聊天!
  6. “三光”政策谁发明?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