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互联网的未来必须多一层韧性

窦征 · 2025-11-21 · 来源:甄别随笔
字体: / /
“互联网不是永恒的,你信赖的一切都可能瞬间消失。”

2025 年 11 月 18 日晚上 7 点,全球互联网忽然一片鬼火缭绕。

不管你是刷 Twitter(X)、听 Spotify、用 ChatGPT 赶稿,还是访问一堆海外服务,只要路径上经过 Cloudflare——恭喜你,都掉线了。

这一炸,就是 4 个小时。

四个小时里,全世界几百万用户陷入“互联网停电”。你会看到大公司 CTO 们在社交平台上疯狂吼;你会看到程序员们在办公室里疯狂重启;你会看到普通人猛点刷新按钮,然后怀疑是不是自己 Wi-Fi 又抽风了。

但最重要的是,全世界突然意识到:原来互联网已经不是一个网络,而是一栋装修精美的高楼,却把承重柱全塞给了 Cloudflare 一家。

Cloudflare 掉了,全楼停摆。

这不是一家公司宕机——这是现代互联网的某种“单点死穴”被当众戳破。

在传统叙述里,互联网本应是“去中心化”的样子:

人人都是节点,路由自动绕过故障,没有“核心机器”说炸就炸——听起来像一个自由而浪漫的科技乌托邦。

但现实呢?

互联网逐渐变成了“效率至上”的工业体系。而效率是会“内卷”的。

在速度、成本、安全、体验的多重竞争中,“中心化”逐渐压过了“去中心化”:

DNS?交给 Cloudflare、Google、Akamai;

CDN?交给 Cloudflare、Fastly、AWS CloudFront;

防火墙与 DDoS?交给 Cloudflare、Akamai;

API 网关?交给 Cloudflare;

零信任网络?交给 Cloudflare;

反向代理?Cloudflare 一站安排;

到最后,互联网像是玩《模拟城市》:你把所有交通、金融、能源系统都接在一个超级节点上——因为它又快、又便宜、又可靠。

直到它某天突然停电。

这并不是 Cloudflare 的锅,而是现代互联网的结构性问题:当我们把核心基础设施都集中到少数巨头时,我们换来的不是更强的网络,而是更脆的网络。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矛盾。中心化带来效率,也必然孕育脆弱性。

互联网从多中心 → 集中化 → 极端集中,不是阴谋,而是技术与资本合力推动的必然结果。

很多人以为 Cloudflare 是个简单 CDN 或加速器,但实际上它已经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矩阵的一部分。

它到底承载了什么?

DNS 解析(全球最快之一)、CDN 加速(边缘节点覆盖全球)、WAF(全行业 DDoS 扛把子)、反向代理(大部分网站都走它)、API 中转(无数 Web 服务依赖)、企业零信任(大量公司内网全托管它)、Workers 无服务器运行环境(成千上万服务的入口)。

换句话说,Cloudflare 不是“服务提供商”,而是互联网的交通枢纽、能源供应站、安全警察、道路建设队的集合体。

一家公司肩扛了这么多枢纽功能,一旦停摆,后果就像北京南站、首都机场、国家电网一起拉闸。

4 小时宕机,就让全球互联网像心跳骤停。

这恰恰证明:

现代互联网已经不是一个“网络”,而是一个“高度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帝国”。

所谓“互联网自由”,如今其实是:“希望 Cloudflare 永远不要宕机”的自由。

我们要承认:中心化是互联网能够快速、便宜、安全的根本原因。

没有 Cloudflare、AWS、Google、Azure 这些巨头,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互联网体验。

问题不是中心化本身,而是:

中心化走得太极端,最终变成“单点失败”。

如同城市发展——地铁线路越来越多、换乘站越来越重要,最终把所有线路塞到一个枢纽,效率是高了,但风险也随之膨胀:

一个站塌了,全城交通崩;一条线断了,十条线瘫。

这就是唯物辩证法说的“量变引发质变”:中心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是优化,而是风险。

互联网也是如此。

我们享受了中心化的红利,却必须承担它的代价。

这一次 Cloudflare 宕机,就是一次“结构性矛盾爆发”。

注意:去中心化不是要推翻中心化,而是要给它加保险丝、逃生通道和降级方案。

不是搞“革命”,而是让系统更“韧性”。

辩证法讲的是:

对立统一。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不是二选一,而是互相制衡、互为补充。

具体怎么做?

多 DNS 体系冗余,不要把“入口”放在一家手里。网站可以同时接入多家 DNS 服务,比如:Cloudflare、Google DNS、阿里云 DNS、DNSPod,这样 Cloudflare 宕机不会导致“整个站点蒸发”。

多 CDN 切换,不同地域、不同厂商动态切流。如今主流云厂商都支持多 CDN 管理,比如:Cloudflare + Akamai、Cloudflare + Fastly、Cloudflare + 腾讯云/阿里云 CDN。CDN 不是喜新厌旧,是要“备胎永不翻车”。

多平台身份认证,OAuth 不要只绑在 Google 或 Cloudflare 上,大量网站登录依赖:Cloudflare Access、Google OAuth、GitHub OAuth,一旦一处挂了,用户全锁门。正确做法:支持本地账户 + 多平台登录。

分布式存储备份,不是所有东西都得放 Cloudflare R2 或 AWS S3。例如:在本地部署 MinIO、做 S3 多地区同步、使用分布式对象存储、使用 IPFS 做冷备(并不适合全部,但适合静态资源)。

开放社交协议,别把传播权交给一家平台。Mastodon 的 ActivityPub、蓝天的 AT Protocol、Matrix 这些开放协议逐渐成熟,它们不是为了反资本,而是为了保证:大平台挂了,人类社交关系还能存活。

关键服务必须保留“本地模式”或“降级模式”,VPN 需要本地 DNS fallback,企业服务需要本地身份验证备份,Web 服务需要无 CDN 时可直连源站,App 需要“离线可用”的最小功能。这样全网爆炸时,你还不至于是全盲。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件事情揭露了一个本质规律:

生产力越发达,社会系统越复杂,系统故障的连锁反应越强。

互联网从“多节点网状结构”进化到“中心化基础设施帝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但生产力越高,矛盾越尖锐:你想要更快的速度 → 必须集中,你想要更低的成本 → 必须集中,你想要更强的安全 → 必须集中。集中越极端,故障越致命。

这是典型的:

对立统一——中心化产生效率,效率孕育风险,风险倒逼去中心化。

互联网的发展不是“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二元对立,而是螺旋式上升:

去中心化(早期)——中心化(成熟期)——极端中心化(现阶段)——去中心化缓冲(未来),现在我们正处在第 3 → 4 阶段的转折点。

这 4 小时告诉我们:全球互联网已经高度依赖单点基础设施,互联网不是分布式,而是“伪分布式”。一家公司能让全球四分之一的网站集体倒地,我们习以为常的便利都有结构性风险。

未来类似的事故不只是会发生,而且会越来越频繁:AWS 区域故、Google Cloud 身份系统崩溃、Meta CDN 出问题、微软 AD 全线爆炸。

这些都可能让整个数字世界陷入“大规模死机”。

我们不是要唱衰巨头,而是必须意识到:

只要系统足够复杂、足够集中,故障就不是“是否发生”,而是“何时发生”。

去中心化的意义在于:

让故障不会变成灾难,让事故不会变成史诗级塌方。

去中心化从来不是乌托邦,它是一种“工程理性”的选择。

我们当然离不开中心化,但也不能把未来押在单点上。中心化负责效率,去中心化负责韧性。

这就是现代互联网应该走的辩证道路。

Cloudflare 的 4 小时宕机,是互联网向全人类发出的一次提醒:

“互联网不是永恒的,你信赖的一切都可能瞬间消失。”

我们无法阻止下一次事故,但我们能做的,是让互联网:

不至于“一点崩,全线崩”。

这不是革命,而是文明继续运转的基本前提。而去中心化,就是这层最必要的“兜底逻辑”。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蜗牛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2. 【!】娼妓业的存在状况是阶级剥削程度的指示器
  3. 都被狗吃了
  4. Ksliu:高市拒绝撤回涉台言论,料定中方“只动口不动手”
  5. 俞敏洪:口号与时代的错位
  6. 骗子怎么成了首席科学家,大学通报不能语焉不详 | 新京报快评
  7.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能采取哪些手段?
  8. 这个世界越来越变得让人看不懂的荒诞模样了
  9. 聂元梓:毛主席是党的伟大领袖
  10. 从梁漱溟问题说到台湾问题
  1.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2.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3. 关于耿、黄集团和九十一人大字报事件的历史考察
  4.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5.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6. 负债狂欢:7.36亿人被“精致”绑架的还债游戏……
  7.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
  8. “疫苗门”事件背后的权力之殇:深挖合肥三十八中事件的深层逻辑与严重后果
  9. 30岁快递员因送错快递被杀:谁之病?
  10.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6. 令人“窒息”的聊天!
  7.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8.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9.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10. 元龙:跟共产党走,听孙中山话——《沉默的荣耀》歪曲了历史常识!
  1. 踏入深宅的冬日;一道门槛,无声的较量;…特殊的眼镜与不眠的黄昏
  2.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3.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4.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5. 30岁快递员因送错快递被杀:谁之病?
  6. 蒋介石出卖外蒙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