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漫谈读书

姚文元 · 2025-09-21 · 来源:赤竹隐客公众号
字体: / /
坚持劳动同刻苦读书,是同时需要注意的两件事。

1959年4月2日

最近,认真读书的风气发展起来了,勉励刻苦读书的文章,日有所见。我的一位很熟的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名叫《发愤读书》,读书而至于发愤,可见其感慨之深。我想,他的感慨是有根据的,因为今天的时代早已不是旧时代,今天的人也不是旧时代的读书人。在封建社会里,士大夫阶级中的人,都先要来一番“发愤读书”,然后才能考状元,中进士,做官。为封建阶级服务的干部,大都先要经过“十年寒窗”的训练,有了本钱,然后再去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做官而不先读书,是从不可能的事。——当然,究竟真读假读,肚子里装进去多少;是另外的问题,但总要先读上若干年“子曰”“诗曰”,却毫无例外。然而今天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的干部,过去大多数都没有好好读书的机会,长年累月的生涯,在尖锐的阶级斗争中过去了。要革命,首先需要的是阶级斗争的本领,没有阶级斗争的胜利,别的一切都谈不到。当然,也有一些同志由于自学而有丰富的知识,但多数人是不可能读很多书的。那时候,头等重要的事是革命,一切都要服从革命,如果逃避革命面去钻在书本堆里,就是没出息的人。我记得解放前在中学读书时候,有同志为了做工作,就故意留级,甚至有连读三学期的。为了说服那些功课很好的同学参加斗争,往往比说服功课不好的同学要更难些,因为他下了课之后就把全部时间去读书本,如果要他放弃一部分时间不读课本而参加反蒋反美斗争,非过一番相当剧烈的思想斗争不可。至于党员,即使好些同志学习上确有天才,也绝不可能把许多时间去钻研功课。这还是在知识分子当中,至于工农出身的干部,那当然更为不同,“一穷二白”,肚子尚且不饱,学习的权利当然更被剥削阶级剥夺光了。

解放以后,条件根本改变。然而是不是就有那么多空闲先读上若干年书再来建设呢,不可能,仍然只能“边干边学”。任务繁重,需要“发愤”的事情多得很,要“发情”改造自己思想作风,在阶级斗争中站稳立场;要“发愤”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压在肩上的任务,这是党也是人民委托给你的任务,不能做坏的;要“发愤”开好很多会议,做好很多报告;要“发愤”始终保持革命的朝气,时刻警惕自满懈怠;要“发愤”同许多坏现象作斗等;要“发愤”参加体力劳动,并且长期地坚持下去。……这些都是头等重要的事,是比读书更重要的事。所以如果稍一疏忽,读书的时间便被别的事情挤掉了。还有文化娱乐,看电影打扑克,也会占据一部分时间,一天紧张工作下来,看一场戏休息一下,是比拿起一本书——尤其是理论书——更加容易一些。这样,读书的时间就更少了。我这位朋友写《发愤读书》,大概是想把读书也列入要“发愤”的事情之一,使有些因借口忙而不读书的人,因发愤而下决心读书吧。

好学,在我国是有传统的。《论语》第一句就是“学面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第一篇就是《劝学篇》,开头那两句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道出了一条知识积累、变革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到现在我们还常引用它来说明继承和革新的关系。然而在过去,好学终究只能限于极少数人当中,劳动人民连字都不识,根本谈不上学。今天,我们不但学习的目的、方法、内容同过去有根本的不同,并且早已超出了小圈子,成为几万万人的事业。那么,是否因为我们自己不是剥削阶级,知识贫乏就可以以此而原谅自己,以至不刻苦地去读书呢?我想是不能的。就政治上说,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指南,不认真学,就可能在行动上犯错误,使工作受到损失。这样的教训是不少的。就文化上说,无产阶级要批判地改造、吸取历史上一切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彻底批判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中的毒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文化水平,应当要比旧时代的文化水平高出许多倍。正因为我们知识少,我们就要更加刻苦地学;正因为我们文化低,就要补课,并且一定要学好补好。我们这一代,就非在繁忙的斗争和建设中去完成读书、提高文化的任务不可,非顽强地丰富知识不可,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我们不能推卸。是要有点发愤的精神,认真地系统地学好毛泽东的著作,认真地学一点各方面的知识。如果搞文学,那就要求自己有尽可能丰富的文学知识。我自己就痛感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知识简直就不知不解,无论如何是不行的。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是一场革命,读书、学文化,也是一场性质不同的革命。我们一定要使自己、使广大人民成为有高度文化的人,我们一定要以一个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这同样需要过苦战。

当然,读书只是学习之一种。思想坏了,方向错了,读了再多的书也没有用。光读书不劳动,或者脱离实际地读死书,那是同今天时代的潮流相抵触的,也决不会有大的成绩。原冰同志告诉我;他家乡过去有一个人,读了许许多多古书,把头脑读呆了。他能把许多书倒背如流,凡是你有什么典故查不到出处,或者有什么怪僻冷门的字不认得,一问他,他立刻会准确地回答你,分毫不爽,好象一本活字典;可是要他写一封信,却七歪八扭写不顺,写不通,简直不象个样子,就同小学生写的差不多。我不知道这位“活字典”先生还在不在,如在,也不反对社会主义,我想今天还可以起作用的,这就是字典的作用;并且因为学文化的人多起来,向他请教的人也会多起来吧。有字典总比没有字典好,在新的《辞海》编出来之前,旧的“辞海”还在起一定的作用。但我想我们无论如何不会希望今天的干部或青年变成这种字典式的人。这样的人,有几个是无妨的,但如果当作奋斗的目标,那就把读书的意义完全歪曲了。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把理论和实践、把读书和劳动统一起来的新人,决不是书呆子。今天需要更多的有共产主义属格的“秀才”,是善学而能干的人,是联系群众、懂得人民的心的革命者,决不是只会讲不会做的“罗亭”式的人。头脑里空白太多了周然不好,但如果填满了书本而把别的东西都挤掉,那脑子恐怕是要发木的。发木的结果,是丧失对新鲜事物的敏感。

今天,坚持劳动同刻苦读书,是同时需要注意的两件事。就是请书,也要用正确的方法去读。古人之中,对于读书也有各种不同的见解的。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李进同志(四)
  2.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3.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4.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5.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6.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7.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由来
  9. 张家兄妹,掌管上海学生餐的神
  10. 世界观不改造,人生就会停滞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李进同志(三)
  8.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9.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0. 农民“十九宗罪”:一不小心就违法的乡村生活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