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全实录(99)

李德胜 · 2025-11-25 · 来源:陕北红友wangwenge公众号
字体: / /
第4727~4832摘

第八编 关于党的建设(8)

4727.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党内生活有些呆板,不活泼。四中全会是应该召开的,反对了高岗那一种破坏性的煽动,增强了党的团结。这以前,我们党内有相当一些同志不够警觉,不够自觉,上了高岗的当。所以,把高岗这个“围子”塞起来是必要的。如果不塞起来,还让他再搞一年,那我们的党就会被搞得很乱。可是在高岗问题被揭露出来以后,我们党内又产生了另外一种现象:谨小慎微,莫谈国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都生怕犯那个错误。现在我们就讲清楚,国事有两种:一种是破坏性的,一种是建设性的。像高岗那种破坏性的国事就不要去谈,但建设性的国事就要大谈特谈,因为它是建设性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50页。)

4728.对于下级所提出的不同意见,要能够耐心听完,并且加以考虑,不要一听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就生气,认为是不尊重自己。这是以平等态度待人的条件之一。(《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55页。)

4729.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要真正把问题敞开,让群众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骂的结果,无非是自己倒台,不能做这项工作了,降到下级机关去做工作,或者调到别的地方去做工作,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一个人为什么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呢?为什么只能做这个地方的工作而不能调到别个地方去呢?我认为这种下降和调动,不论正确与否,都是有益处的,可以锻炼革命意志,可以调查和研究许多新鲜情况,增加有益的知识。我自己就有这一方面的经验,得到很大的益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1页。)

4730.现在有些同志,很怕群众开展讨论,怕他们提出同领导机关、领导者意见不同的意见。一讨论问题,就压抑群众的积极性,不许人家讲话。这种态度非常恶劣。(《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2页。)

473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惟一的方法。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没有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方法。(《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3页。)

4732.我们现在不是有许多困难吗?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但是,如果不向群众和干部说明情况,不向群众和干部交心,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他们还对你感到害怕,不敢讲话,就不可能发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在一九五七年这样说过,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党外都应当有这样的政治局面。没有这样的政治局面,群众的积极性是不可能发动起来的。克服困难,没有民主不行。当然没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3页。)

4733.要使全党、全民团结起来,就必须发扬民主,让人讲话。在党内是这样,在党外也是这样。省委的同志,地委的同志,县委的同志,你们回去,一定要让人讲话。在座的同志们要这样做,不在座的同志们也要这样做,一切党的领导人员都要发扬党内民主,让人讲话。……讲错了话可以批评,但是要用道理说服人家。说而不服怎么办?让他保留意见。只要服从决议,服从多数人决定的东西,少数人可以保留不同的意见。在党内党外,容许少数人保留意见,是有好处的。错误的意见,让他暂时保留,将来他会改的。许多时候,少数人的意见,倒是正确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事实,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马克思、恩格斯手里有真理,可是他们在开始的时候是少数。列宁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也是少数。我们党内也有这样的经验,在陈独秀统治的时候,在“左”倾路线统治的时候,真理都不在领导机关的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历史上的自然科学家,例如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他们的学说曾经在一个长时间内不被多数人承认,反而被看作错误的东西,当时他们是少数。我们党在一九二一年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个党员,也是少数人,可是这几十个人代表了真理,代表了中国的命运。(《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7~308页。)

4734.不要给人乱戴帽子。我们有些同志惯于拿帽子压人,一张口就是帽子满天飞,吓得人不敢讲话。当然,帽子总是有的,刘少奇同志的报告里面不是就有许多帽子吗?“分散主义”不是帽子吗?但是,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戴在头上,弄得张三分散主义,李四分散主义,什么人都是分散主义。帽子,最好由人家自己戴,而且要戴得合适,最好不要由别人去戴。他自己戴了几回,大家不同意他戴了,那就取消了。这样,就会有很好的民主空气。我们提倡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目的就是要使人心里不怕,敢于讲意见。(《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9页。)

4735.有些同志还没有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现在就要开始建立这个思想,开始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充分地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党内、党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使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大众团结起来。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遇到的困难就会较快地得到克服,我们事业的发展就会顺利得多。(《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11页。)

4736.必需容许少数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有充分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权利。(《对中央关于正确对待单干问题的规定草稿的修改》(1962年8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第125页。)

4737.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其路线是:

1 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以建立领导的中枢。

2 上级机关要明了下级机关的情况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

3 党的各级机关解决问题,不要太随便。一成决议,就须坚决执行。

4 上级机关的决议,凡属重要一点的,必须迅速地传达到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中去。其办法是开活动分子会,或开支部以至纵队的党员大会(须看环境的可能),派人出席作报告。

5 党的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对于上级机关的指示,要经过详尽的讨论,以求彻底地了解指示的意义,并决定对它的执行方法。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89页。)

4738.一部分同志,只看见局部利益,不看见全体利益,他们总是不适当地特别强调他们自己所管的局部工作,总希望使全体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他们不懂得党的民主集中制,他们不知道共产党不但要民主,尤其要集中。他们忘记了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体,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21页。)

4739.这个自由是有领导的自由,这个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是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08页。)

4740.我们主张有领导的自由,主张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09页。)

4741.中央内部的团结一致,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必要条件。(同林育英、张闻天、周恩来等给任弼时的电报(1936年9月24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第586页。)

4742.只有经过共产党的团结,才能达到全阶级和全民族的团结,只有经过全阶级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务。(《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5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8页。)

4743.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抗日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最基本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5页。)

4744.只要中央与高级干部是团结的,全党必能团结。

只要共产党团结,必然无坚不破。

(《反投降提纲》(1939年6月),《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28页。)

4745.我们大会的方针是什么呢?应该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简单讲,就是一个团结,一个胜利。胜利是指我们的目标,团结是指我们的阵线,我们的队伍。(《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87页。)

4746.起决定作用的一点是我们内部的团结,只要我们自己团结一致,敌人是不能压倒我们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945年8月23日),《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8页。)

4747.一九四五年四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央委员会和全党领导骨干,表现了比较抗日时期更为良好的团结。这种团结,使得我党能够应付日本投降以后整三年内国际国内所发生的许多重大事变,并在这些事变中使中国革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摧毁了美帝国主义在中国广大人民中的政治影响,抵抗了国民党的再一次叛变,打退了它的军事进攻,使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到了进攻。(《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1948年10月10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42页。)

4748.我们这次大会跟七大有相同的性质。那一次,为了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我们开了一个团结的大会。那一次对政治问题的解决、对党内历史问题的解决,那一次的选举,达到了团结全党、使革命在全国胜利的目的。(《关于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问题》(1956年9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00页。)

4749.党内的关系如何,关系极大,关系到能不能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关于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问题》(1956年9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02页。)

4750.团结旗帜的必要。为全民族在几个五年内建成强大国家,必需铁的纪律,必须团结起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提纲》(1959年9月11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522页。)

4751.我们要全国民众团结起来,用团结的力量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用团结的力量去建立一个新中国。然而这不是一件短时期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抗大第四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1938年8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1938年9月1日。)

4752.团结自己,团结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团结知识分子,团结一切革命的人民。这是极大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这是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责任,这是整个工人阶级的责任。(《<中国工人>发刊词》(1940年2月7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27页。)

4753.有两种团结是绝对必要的:一种是党内的团结,一种是党同人民的团结。这些就是战胜艰难环境的无价之宝,全党同志必须珍爱这两个无价之宝。(《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1943年5月26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2页。)

4754.我们的党,在北伐战争时期,不超过六万党员,后来大部分被当时的敌人打散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超过三十万党员,后来大部分也被当时的敌人打散了。现在我们有了一百二十多万党员,这一回无论如何不要被敌人打散。只要我们能吸取三个时期的经验,采取谦虚态度,防止骄傲态度,在党内,和全体同志更好地团结起来,在党外,和全国人民更好地团结起来,就可以保证,不但不会被敌人打散,相反地,一定要把日本侵略者及其忠实走狗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并且在消灭他们之后,把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起来。(《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7页。)

4755.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能团结多数人,团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和其他民主分子,那就不算是一个好共产党员。世界上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呢?要共产党干什么呢?共产党有无存在之必要呢?叶青说中国共产党没有存在之必要,那是反动派的提法,我们不赞成。我们自己也可以提出要不要共产党的问题,是因为世界上的小米太多,剩下了,非请我们吃不可,因此需要共产党,还是因为房子太多,专门要有一批房子给共产党住呢?当然都不是。世界上需要共产党,就是为了团结大多数人,组织军队,打倒敌人,建设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48页。)

4756.以后在我们面前困难是一定会有的,但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注意依靠和团结广大群众,就是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自由资产阶级,不管是共产党员或不是共产党员,只要是想把中国搞好的人,都要团结他们,这样困难就可以克服,……(《依靠群众办好铁路建设事业》(1949年7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306页。)

475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两年中,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获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些胜利,我们是依靠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才获得的。在国内,我们是依靠了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巩固团结。在国际范围内,我们是依靠了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巩固团结以及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深厚同情。由于这样,我们就获得了各方面工作的伟大胜利,这是我们的敌人所没有料到的。(《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1951年10月23日、11月1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184~185页。)

4758.首先要使全党更加团结。……单有党还不行,党是一个核心,它必须要有群众。我们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等等工作,百分之九十不是党员做的,而是非党员做的。所以,要好好团结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过去,在团结全党和团结党外人士方面,我们还有许多毛病。我们要在这次大会上和大会以后进行宣传教育,把这方面的工作好好加以改进。(《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1956年8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87~88页。)

4759.就国内的条件来说,我们胜利的获得,是依靠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并且广泛地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进行伟大的建设工作,在我们的面前,摆着极为繁重的任务。虽然我们有一千多万党员,但是在全国人口中仍然只占极少数。在我们的各个国家机关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大量的工作要依靠党外的人员来作。如果我们不善于依靠人民群众,不善于同党外的人员合作,那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在我们继续加强全党的团结的时候,我们还必须继续加强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团结,继续巩固和扩大我们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必须认真地纠正在任何工作环节上的任何一种妨害党同人民团结的不良现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56年9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15页。)

4760.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04页。)

4761.中国的穷国地位和在国际上无权的地位也会起变化,穷国将变为富国,无权将变为有权——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这里,决定的条件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团结一致的奋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9页。)

4762.全党全民团结起来,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目的一定可以达到。(《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提纲》(1959年9月11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524页。)

4763.要把党内、党外的先进分子、积极分子团结起来,把中间分子团结起来,去带动落后分子,这样就可以使全党、全民团结起来。只有依靠这些团结,我们才能够做好工作,克服困难,把中国建设好。(《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6~307页。)

4764.团结干部在党的路线周围。(《中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与任务》(1937年9月1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0页。)

4765.我们讲团结,是从团结全党出发,不是从团结一个山头出发,不是从团结小部分人出发。如果不谨慎,头一步走得就不对,就不是为了团结,第二步分析工作、批评工作也不很妥当,那末,落下去的地方就必然是不团结。(《时局问题及其他》(1945年2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57页。)

4766.在党内,在革命队伍内,我们有一条方针,就是团结,在原则基础上的团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00页。)

4767.我们要把我们党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纪律的原则之下,坚强地团结起来。不论什么同志,只要他是愿意服从党纲、党章和党的决议的,我们就要和他团结。(《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7页。)

4768.我们这次大会强调团结精神,就是要在一个原则下团结起来,在正确路线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是头脑清醒的团结,不是盲目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19页。)

4769.不讲团结不好,不讲团结得不到全党的同意,群众也不高兴。……所谓讲团结是什么呢?当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之上的团结,不是无原则的团结。(《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闭幕会上的讲话》(1970年9月6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127页。)

4770.全党同志必须团结在中央的周围。任何。破坏团结的行为都是罪恶,只要共产党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被我们战胜的。(《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1943年5月26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2页。)

4771.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97~298页。)

4772.我们要下决心不怕麻烦,下决心和犯过错误的同志合作。你不大来,我就去;你口里有许多闲话,我长了耳朵,这个耳朵听不完那个耳朵听;你说那边窗户开得不够,我就连这边也打开。要练习和那些曾经同我闹过纠纷、有过原则分歧的人,打击过我以及开除过我的党籍的人合作。我们在要求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个原则下去同他团结、合作。这一条,的确要练习,不练习就做不到,练习就可以做到。(《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1945年5月24日),《毛泽东文集》第卷第362页。)

4773.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不论在地方上或部队里,都应该注意这一条,对党外人士也是一样。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我们当中还有犯过很大错误的人,不要嫌这些人,要准备和他们一道工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43页。)

4774.反对宗派主义,特别值得谈一下的,就是要团结那些跟自己作过斗争的人。他跟你打过架,把你打倒在地,你吃了亏,脸上无光,而你并不那么坏,却封你一个“官”,叫机会主义者。至于打得对的,那就应该打,你本来是机会主义,为什么不应该打呢?我这里是讲打得不对的,斗争得不对的。如果那些人后头改变了态度,承认打你打错了,封你为机会主义王国的国王是不妥的,只要有这一条就行了。如果个别的人还不承认,可不可以等待呢?也可以等待。所谓团结,就是团结跟自己意见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至于那个意见相同的,已经团结了,就不发生团结的问题了。问题就是那个还没有团结的。所谓还没有团结的,就是那些意见不相同的,或者缺点大的。比如,我们党里头,有许多组织上入了党而思想上还没有入党的人,他虽然没有跟你打过架,交过手,但是因为他思想上还没有入党,于是乎做的事情就势必不很妥当,有些缺点,或者做出一些坏事。对这一部分人,要团结他们,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1956年8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92页。)

4775.遵义会议与克服张国焘错误之后,我们的党是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团结最统一的时期了。现在我们党内,无论在政治路线上,战略方针上,时局估计与任务提出上,中央委员会与全党,意见都是一致的。这种政治原则的一致,是团结的基本条件。党员与党员,干部与干部,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习惯上所谓人事关系,我们也学会了许多正确的恰当的方法,造成了在正确政治原则下的和衷共济的空气,有了更好的相互关系。由于地区的广大,情况的复杂,工作部门的不同,不同的意见是难免的,应该的,党内民主的实际,就是容许任何不同意见的提出与讨论。也正是由于民主方法,保证着交换意见,并使之概括起来作出结论,形成全党一致的方针。在这里,客观地与全面地看问题的态度,不杂主观成见与意气,不要片面的看问题,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我们也逐渐地学会了,这又保证着党的团结。我们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者,自以为是的成见与意气用事的作风,是无用的长物。经过了十七年锻炼的中国共产党及它的领导人员,已经有了老练的作风了。所有这些,就能保证中央以至全党的团结一致,就能在全民族中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核心与重心,推动抗战进到胜利。同志们,全党团结起来,全民族团结起来,胜利一定是我们的!(《论新阶段》(1938年10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660~661页。)

4776.亲爱的同志们,摆在我们肩头的任务是很重大的。完成这些任务,必须要依靠我们全体更加百倍的团结和发扬忍苦耐劳,永不疲倦的战斗意志。我们应当在上下级间,在指挥员与战士间,在全体人员相互间,认真加强团结友爱,互相照顾的关系,克服其间的任何冷酷无情、不知友爱和隔阂与不团结现象,在这种钢铁般的团结与艰苦奋斗的努力下面,便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障碍不能战胜,没有什么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增长力量,准备反攻》(1942年3月4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78页。)

4777.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给陈毅的信》(1944年4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27页。)

4778.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05页。)

4779.一切不公不平之事,必须使之归于公平,以利团结对敌。(《给陈毅的信》(1944年12月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29页。)

4780.一切同志,要在这个历史决议案下团结起来,像决议案上说的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过去常说,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那是写文章的词藻。我们这回说,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家庭是有斗争的,新家庭里的斗争,是用民主来解决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97页。)

4781.我们要把同志看成兄弟姊妹一样,从这里能得到安慰,疲劳了,可以在这里休息休息,问长问短,亲切得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97页。)

4782.一切妨害团结的现象,都在必须克服之列。(《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39页。)

4783.我们党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还需要更高的统一,更高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民主,没有民主,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把意见搞清楚是不可能团结的。许多不公平的事情要逐渐走向公平。哪一天都有不公平的问题,因此我们哪一天也要解决问题。问题是解决了又发生,发生了又解决,我们就是这样地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39页。)

4784.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朋友,真正的民主主义者,同我们共产主义者需要更懂得团结,更懂得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懂得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就更能团结,人家就打不散我们。(《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1945年6月17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37页。)

4785.各领导干部必须十分虚心,力戒骄傲,十分谨慎,力戒浮躁,十分团结,避免并逐步消除可能的意见分歧,在情况许可条件下实行委员会的民主讨论,集中多数同志的意见,然后坚决执行之。(《南下部队应依据五岭山脉建立根据地》(1945年6月2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40页。)

4786.我们党中央也是一样,我们党内要有民主,就是对同志要有同志的、朋友的、兄弟的、姐妹的态度。全党团结一致,一百多万党员团结一致,什么敌人我们也不怕。(《在抗大七分校的讲话》(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49页。)

4787.有利于党的团结的话就说,不利于党的团结的话就不说,有利于党的团结的事就做,不利于党的团结的事就不做。(《对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草案的修改》(1954年1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第435页。)

4788.在共产党人方面,我们要给这些合作者创造有利的条件,要同他们建立同志式的良好的共同工作关系,要团结他们一起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6页。)

4789.团结中就包含不团结,有意见分歧就转化为斗争,不可能天天团结,年年团结。讲团结,就是因为有不团结。人总是参差不齐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久的、无条件的。不团结也是无条件的,讲团结时还有不团结,因此要做工作。只讲团结一致,不讲斗争,不是马列主义。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斗争,才能达到新的团结。团结转化为斗争,斗争再转化为团结。不能光讲团结和一致,不讲矛盾和斗争。苏联就只强调一致,不讲矛盾,特别是不讲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没有矛盾和斗争,就没有世界,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老讲团结,就是“一潭死水”,就会冷冷清清。一潭死水好?还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后浪逐前浪好?要打破旧的团结基础,经过斗争,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党是这样,阶级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团结、斗争、团结,这就有工作做了。(《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3月),《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73页。)

4790.事关大局,出于公心,不应当避嫌。我历来认为,同志之间有隔阂,有问题,应当耐心商量,多做谈心工作,不宜急躁,也不应久拖不决。(《在李德生报告上的批语》(1971年4月24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228页。)

4791.党应好好保护新党员新干部,主要责任在老党员老干部身上。新老党员新老干部之间,一定要弄好,如弄不好,老党员老干部负其主责。有完全的理由给新党员新干部以原谅,而对老党员老干部则没有这种理由。此问题过去存在着某些不正确的观点。这事,与主力部队和地方游击部队的关系大略相同。

要从新党员长提拔大批的干部。

(《反投降提纲》(1939年6月),《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32~233页。)

4792.要提拔地方干部。没有地方干部——中级的,高级的,不能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反对“钦差大臣”的倾向,反对轻视“土包子”,取消“土包子”这个称呼。

(《反投降提纲》(1939年6月),《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33页。)

4793.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必须团结,必须反对宗派主义倾向。因为许多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新四军到后才创立的,许多地方工作是外来干部去后才发展的,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关系,必须加以很好的注意。我们的同志必须懂得,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完全团结一致,只有本地干部大批地生长了,并提拔起来了,根据地才能巩固,我党在根据地内才能生根,否则是不可能的。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外来干部比较本地干部,对于熟悉情况和联系群众这些方面,总要差些。拿我来说,就是这样。我到陕北已经五六年了,可是对于陕北的情况的了解,对于和陕北人民的联系,和一些陕北同志比较起来就差得多。我们到山西、河北、山东以及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同志,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但如此,即在一个根据地内部,因为根据地内的各个区域有发展先后之不同,干部中也有外来本地之别。比较先进区域的干部到比较落后的区域去,对于当地,也是一种外来干部,也要十分注意扶助本地干部的问题。就一般情形说来,凡属外来干部负领导责任的地方,如果和本地干部的关系弄得不好,那末,这个责任主要地应该放在外来干部的身上。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同志,其责任就更大些。现在各地对这个问题的注意还很不够,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这种人完全不懂得本地干部的重要性,他们既不了解本地干部的长处,也不了解自己的短处,采取了不正确的宗派主义的态度。一切外来干部一定要爱护本地干部,经常帮助他们,而不许可讥笑他们,打击他们。自然,本地干部也必须学习外来干部的长处,必须去掉那些不适当的狭隘的观点,以求和外来干部完全不分彼此,打成一片,而避免宗派主义倾向。(《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22~823页。)

4794.军队干部必须帮助地方干部,地方干部也必须帮助军队干部。如有纠纷,应该双方互相原谅,而各对自己作正确的自我批评。(《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23页。)

4795.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老干部和新干部的关系问题。抗战以来,我党有广大的发展,大批新干部产生了,这是很好的现象。斯大林同志在联共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老干部通常总是不多,比所需要的数量少,而且由于宇宙自然法则的关系,他们已部分地开始衰老死亡下去。”他在这里讲了干部状况,又讲了自然科学。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所以一切老干部应该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新干部,关心新干部。不错,新干部是有缺点的,他们参加革命还不久,还缺乏经验,他们中的有些人还不免带来旧社会不良思想的尾巴,这就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残余。但是这些缺点是可以从教育中从革命锻炼中逐渐地去掉的。他们的长处,正如斯大林说过的,是对于新鲜事物有锐敏的感觉,因而有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在这一点上,有些老干部则正是缺乏的。新老干部应该是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便团结一致,进行共同的事业,而防止宗派主义的倾向。在老干部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地方,在一般情形之下,如果老干部和新干部的关系弄得不好,那末,老干部就应该负主要的责任。(《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24~825页。)

4796.从前我们批评内战时期白区工作的领导路线有问题,有某些时候应该说是有错误,因而使白区工作受了很大的损失。过去说损失百分之百,现在看没有到那样的程度,还剩下一些,大部分是损失了。领导路线是错误的,应该受批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今后好好地工作,不要再犯那样的错误,并不是说所有在白区工作的同志、干部没有功劳。这就像南方根据地丢掉了,并不等于说红军战士和干部、地方同志和干部他们没有功劳,没有艰苦奋斗、英勇牺牲一样。白区工作的同志中,没有坐过班房还活着的、没有坐过班房牺牲了的、坐过班房还活着的、坐过班房牺牲了的这几部分人,他们为党为无产阶级作了英勇斗争,他们拿着命去拼,因为这样才坐了班房,少数侥幸逃脱的没有坐班房,应该估计到他们斗争的成绩。(《时局问题及其他》(1945年2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67页。)

4797.在推进解放区的各项工作时,必须十分注意扶助本地人管理本地的事业,必须十分注意从本地人民优秀分子中大批地培养本地的工作干部。一切从外地去的人,如果不和本地人打成一片,如果不是满腔热情地勤勤恳恳地并适合情况地去帮助本地干部,爱惜他们,如同爱惜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样,那就不能完成农村民主革命这个伟大的任务。(《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1页。)

4798.缺点中间有一个,就是背上了一点东西,比如讲多走了路,多走了二万五千里,就增加了身上的包袱。我不是讲每一个同志,或者具体指某些同志,请同志们不要见怪。但是有相当一些同志,走了二万五千里,变成了一个包袱,增加了他的负担,变成了一个驼子,因为他背的包袱太大了。……青年同志也有他们的包袱。他们的眼睛尖,耳朵听得很远,眼明手快,这是他们的长处,但青年同志说老头子“昏庸老朽”,那可不行。青年同志不要讲人家“昏庸老朽”,老头子也不要讲人家“年幼无知”。大家都是从幼年来的,年幼知道得少,会慢慢地多起来。人家懂得的东西不如你知道得多,但你也不是什么都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44~345页。)

4799.我们每到一处,不要当钦差大臣,要先看到人家的长处。大家都是新民主主义解放区的,都是共产党员,都是同志,不应该发生看不起的问题。内战时期我们曾在这个问题上吃了很大的亏。我们延安的同志大多进过党校,在座的同志是参加七大的,你们懂得的东西更多,这是很好的,将来出去,人家一定很尊重你们,需要你们去传达七大精神,大家眼望延安,信仰延安,但是同志们,我们一定要采取上面所说的态度,不当钦差大臣,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鉴于历史上受了很大的痛苦,不自觉的盲目性实在要不得,要来一个自觉性,自觉地注意这一点。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尊重那个地方的人民,那个地方的军队,那个地方的政府,跟他们搞好关系。这是共产党员的义务。(《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46页。)

4800.在座的多数同志是老干部,因为你们富有经验,领导正确,所以被选为代表,这是很好的,在大革命时期、内战时期做工作的同志,数目虽小,没有他们却不行,因为他们很有经验。但是如果把经验当作包袱,那就不好,要轻轻快快。对同志们讲一个数目吧!现在,抗战时期入党的有一百一十几万,北伐和内战时期入党的顶多还有两万人,我们算一下,总共一百二十来万。这两万人的眼睛,不要只看着自己,还要看到那一百一十几万。……两万人的眼睛要看这一百一十几万人,要尊重他们,不要使他们感觉这两万人是不好接近的,是不好谈话的,要谈话的时候,先要想几天几夜,跟你谈话时到底怎样讲法。要使他们像胡适之说的“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也就是要打成一片,使新老干部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47~348页。)

4801.老干部与新干部,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一个同农民的关系问题,现在如此,将来还要加上一个同城市人民的关系问题。我们三番五次地讲这个问题,远的不说,就讲一九四二年开始的整风提出的宗派主义倾向,就包括了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这些问题在内。这两个问题是带历史性质、普遍性质的问题,是历史的、普遍的问题,不是暂时的、个别的问题。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明白这个问题是从农业地区革命斗争中提出来的,因为我们长期活动在农业地区,因此是农业地区的长期的、普遍的问题,或者是历史的、普遍的问题。为什么是历史的问题呢?同志们想一想,内战时期苏区为什么垮台,路线问题当然是一个原因,但与这个问题也有关系的,就是对于当地人民总是不信任,外来人非常相信自己,因此使苏区垮台了。白区工作也是这样,“钦差大臣”一到哪个区域,那里的工作就跟着垮台。(《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01页。)

4802.所有干部一样的光荣。各个方面军,各个军团,各个军队,都一样的光荣。在沦陷区、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同志,在解放区工作的同志,都一样的光荣。军事工作、政权工作、经济工作、党务工作、文化工作,从事这五大门工作的同志,也是一样的光荣。不能说某些部分特别光荣,另外一部分就不光荣。过去我们有盲目性,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一个长期的严重的教训是什么呢?就是要承认各个部分都是一样的光荣,对于各个部分都要加以照顾,不要有一点态度不好,欺负任何一个部分,看轻任何一个部分。在这方面,凡是过去搞得不对的都要承认错误。今天,当着大会代表们的面我再讲这样几句,就是凡是我们做的对不起人的事情,不论是我亲自做的还是别的同志做的,都应该承认错误,并且加以改正。军队的同志,地方的同志,凡是过去我们没有搞好的,估价不适当的,让你们怄了气的,我们都应该承认错误,修正错误。(《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06~407页。)

4803.有各种技术工作干部,例如做通讯方面和经济方面带有技术性工作的干部,对做各种技术工作的同志,不论是军队里面的、政府里面的、党组织里面的,我们都要尊重他们,承认他们有功劳,全党同志要看得起他们,过去在政治待遇上搞得不好,今后要搞好。(《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07页。)

4804.现在每个解放区,都有大批外来干部做各级领导工作。东北各省,此种情形尤为显著。对于这些外来干部,各地领导机关,务须谆谆告诫他们,以充分的热情和善意,爱护本地干部。将识别、培养和提拔本地干部,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我党在解放区才能生根。外来人轻视本地人的作风,应当受到批评。(《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1945年12月15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76~1171页。)

4805.巩固党的组织和党内的团结与统一,提高铁的纪律。在目前,任何破坏党内的团结与统一的行为,都是最大地帮助了敌人。严厉地批评与纠正一切小组织的行动,加强对于党内原则的教育,提高党与主要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巩固与发展晋察冀根据地》(1938年4月20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215页。)

4806.在反倾向的斗争中,反对两面派的行为,是值得严重地注意的。因为两面派行为的最大的危险性,在于它可能发展到小组织行动;张国焘的历史就是证据。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这就是两面派行为的表现。必须提高干部和党员对于两面派行为的注意力,才能巩固党的纪律。(《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2页。)

4807.对于我们的党说来,高岗、饶漱石事件是一个重要的教训,全党应该引为鉴戒,务必使党内不要重复出现这样的事件。高岗、饶漱石在党内玩弄阴谋,进行秘密活动,在同志背后进行挑拨离间,但在公开场合则把他们的活动伪装起来。他们的这种活动完全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常常采取的那一类丑恶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上说过:“共产党人认为隐秘自己的观点与意图是可耻的事。”我们是共产党人,更不待说是党的高级干部,在政治上都要光明磊落,应该随时公开说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对于每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表示自己或者赞成或者反对的态度,而绝对不可以学高岗、饶漱石那样玩弄阴谋手段。(《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3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91页。)

4808.不准组织秘密集团。我们不怕公开的反对派,只怕秘密的反对派,这种人,当面不讲真话,当面讲的尽是些假的、骗人的话,真正的目的不讲出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7页。)

4809.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人谈话纪要》(1971年8月~9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242页。)

4810.十七年来,尤其是五中全会以来的党的斗争经验,证明了有在党内,八路军与新四军内,继续坚持铁的纪律的必要。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在过去,由于克服了张国焘一类破坏纪律的倾向,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战争的顺利执行。在今后,又必须坚持这种纪律,才能团结全党,克服新的困难,争取新的胜利。(《论新阶段》(1938年10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651页。)

4811.为什么说在组织问题上我们的党区别于资产阶级的政党,也区别于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因为像共产党这样的严肃性和纪律性,是任何其他阶级的政党所没有的。无产阶级是被压迫的阶级、手里没有权力的阶级,要从被压迫的地位、没有权力的地位求得解放,取得权力,非有严肃的纪律不可,必须坚持集中统一、思想一致、行动一致,保持党的纯洁性。这样的党,是自有政党以来从未有过的模范党派。(《时局问题及其他》(1945年2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60~261页。)

4812.党这个军队同人民的其他军队比较有许多特点,它是先进的部队,是有组织的先进部队,比较别的组织更有组织性,更加严密,更加统一,共同为着一个目标奋斗。一个军队,要有统一纪律,要听号令:立正,稍息,向左看,向右看,开步走,瞄准放。不然敌人在前面,一个往东放,一个往西放,是要被敌人消灭的。党这个军队也是一样,没有统一纪律,没有民主集中制,没有民主或者没有集中都不行。……党是人民中优秀分子的结合,大家是自觉地愿意受约束,就是承认党纲、党章,服从党的决议案,愿意自我牺牲。(《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36~337页。)

4813.经验证明:有些破坏纪律的人,是由于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党的纪律;有些明知故犯的人,例如张国焘,则利用许多党员的无知以售其奸。因此,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既使一般党员能遵守纪律,又使一般党员能监督党的领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纪律,避免再发生张国焘事件。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轨,除了上述四项最重要的纪律外,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28页。)

4814.无论在军队或在地方。党内民主都应是为着巩固纪律和增强战斗力,而不是削弱这种纪律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29页。)

4815.我党我军仍须稳步前进,不骄不躁,以求全胜。我们的口号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即可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1948年11月11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194页。)

4816.党章确实应当充分体现纪律性和创造性,体现群众路线。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是纪律太死了也不行,妨碍创造性的发挥,这样的纪律是不好的,应当不要。(《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54页。)

4817.三大纪律八项主义,“条条要记清”,“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现在就是有几条记不清了,特别是三大纪律的第一条,八项注意的第一条和第五条,这几条记不清了。如果都能记清,都能这样做,那多好呀。三大纪律的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步调不一致,就不能胜利。再就是八项注意的第一条和第五条,对人民,对战士,对下级要和气,不要耍骄傲,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这是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我希望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战士,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党员和人民。(《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人谈话纪要》(1971年8月~9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249页。)

4818.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90页。)

4819.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28页。)

4820.在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强调要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多数服从少数,这个少数是代表多数的)。(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3年8月12日))

4821.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1页。)

4822.严格地执行纪律,废止对纪律的敷衍现象。(《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29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90页。)

4823.中国人民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不允许在它的行列中有官吏的舞弊。对于侵吞公款,和盗窃财产的任何犯罪者,规定严重的处罚,在最严重的场合是死刑。犯有这样罪状,共产主义者,是比非共产主义者更重地处罚着。(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1936年7月、9月))

4824.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给雷经天的信》(1937年10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9页。)

4825.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列宁论共产党的纪律说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这是上了书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上就有。(《关于整顿三风》(1942年4月20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16页。)

4826.共产党员一定要有朝气,一定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有一些丧失朝气、丧失革命意志和坚持错误的人,在累戒不改的情况下,党委应当予以正当处理,重者绳之以纪律。(《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1957年7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547~548页。)

4827.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该区军事、政治、土地改革、整党、经济、宣传和文化等各项活动的动态,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倾向,对于这些问题和倾向的解决方法。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一次不能写完全部问题时,分两次写。或一次着重写几个问题,对其余问题则不着重写,只略带几笔;另一次,则着重写其余问题,而对上次着重写过的只略带几笔。综合报告内容要扼要,文字要简练,要指出问题或争论之所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1948年1月7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64~1265页。)

4828.我们所以规定这项政策性的经常的综合的报告和请示的制度,是因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仍然有一些(不是一切)中央局和分局的同志,不认识事先或事后向中央做报告并请求指示的必要和重要性,或仅仅做了一些技术性的报告和请示,以致中央不明了或者不充分明了他们重要的(不是次要的或技术性的)活动和政策的内容,因而发生了某些不可挽救的、或难以挽救的、或能够挽救但已受了损失的事情。而那些事前请示、事后报告的中央局或分局,则避免了或减少了这样的损失。从今年起,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各中央局和分局是受中央委任、代表中央执行其所委托的任务的机关,必须同中央发生最密切的联系。各省委或区党委,同各中央局和分局也须密切联系。当此革命已进入新的高潮时期,加强此种联系,极为必要。(《关于建立报告制度》(1948年1月7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65页。)

4829.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除作战方针必须随时报告和请示,并且照过去规定,每月作一次战绩报告、损耗报告和实力报告外,从今年起,每两个月要作一次政策性的综合报告和请示。此项报告和请示的内容是:关于该军纪律,物质生活,指战员情绪,指战员中发生的偏向,克服偏向的方法,技术、战术进步或退步的情况,敌军的长处、短处和士气高低,我军政治工作的情况,我军对土地政策、城市政策、俘虏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克服偏向的方法,军民关系和各阶层人民的动向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1948年1月7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65~1266页。)

4830.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对于自己攻占及管理的城市似乎还没有作过一次认真的研究,亦没有将城市工作的比较完全的经验向中央作过反映。……像石家庄这样重要的经验,是由中工委总结的。两年前张家口的经验,我们是从中工委的丑皓电才看到的。这种在重大问题上(不是小问题或技术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极端恶劣的习惯,在七大以后并未根绝,现在已相当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工作的发展。(《各地应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1948年2月25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71~72页。)

4831.没有全般的策略观点与政策观点,中国革命是永远不能胜利的。最可怕的是领导同志的自满自是,自己缺乏策略观点与政策观点,而又对中央的指示熟视无睹(不细看这些指示,不研究这些指示,忙于不应当忙的事务工作,而忽视了策略指导与政策指导这种自己责任上的主要工作)。我们要求你们每两个月做一次(每年共六次)的综合性的工作报告,就是要求你们将这种策略与政策的规定、策略与政策在实行后的结果及根据这种结果而作出的你们的自我检讨(这些就是你们日常工作的主要工作)向我们作报告。(转发邓小平寅齐电给各中央局、分局前委负责同志的电报(1948年3月14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第295页。)

4832.中央不止一次地向各地各军领导同志指出,中央的一切政策必须无保留地执行,不能允许不得中央同意由任何下级机关自由修改。但在日本投降以后的两年多时间内,不少地方在关于土地改革的政策方面,在关于工商业及工运的政策方面,在关于打人杀人的政策方面,在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面,在宣传教育的政策方面,以及在其他某些方面,地方党和军队的领导机关不得中央同意,甚至不得中央委托的领导机关(即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前委及其他中央委托的领导机关)的同意,自由地迫不及待地粗率地冒险地规定及执行明显地违背中央路线和政策的某些政策。地方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恶劣作风,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恶劣作风,多报功绩少报(甚至不报)错误缺点的恶劣作风,对于原则性问题粗枝大叶缺乏反复考虑慎重处置态度的恶劣作风,不愿精心研究中央文件以致往往直接违反这些文件中的某些规定的恶劣作风,仍然存在。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中央要求一切受中央委托的领导机关的负责同志严肃地注意加以改变,并指导所属中级及下级领导机关的负责同志同样严肃地注意加以改变,一遇此类现象,立即明确地毫不含糊地予以指出并予以纠正。(《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1948年4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86页。)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长夜守望,最后的政治课——感恩毛主席用生命最后十年为中华民族留下的“精神疫苗”
  2. 叶方青:出现了贫富分化,就应该检讨理论偏差甚至错误
  3. 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朱树松:试说郑丽文
  5. 中国原创光刻机残骸现身!四十年前的下马说明了什么?
  6. 一日三箭,中国对日国际反击强硬且高明
  7. 吴尚达:读 李昌平《大规模"返乡滞乡”之对策》
  8. 欧洲金靴|《光明日报》风波:无产阶级的客体化
  9. 不吐不快,日本人“抵制”中国大米,殖人怎么不“抵制蠢货”了?
  10. 赫鲁晓夫其人(一)
  1. 元龙:丢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国民党化,才会引来日本侵犯!
  2. 问题出在国内!
  3. 【!】娼妓业的存在状况是阶级剥削程度的指示器
  4. 学生荒,提前三年到来?
  5. 就业形势现在到底有多严峻
  6. 长夜守望,最后的政治课——感恩毛主席用生命最后十年为中华民族留下的“精神疫苗”
  7. 叶方青:出现了贫富分化,就应该检讨理论偏差甚至错误
  8. 骗子怎么成了首席科学家,大学通报不能语焉不详 | 新京报快评
  9. 小丑的叫嚣终将消散! 毛主席思想将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10.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3.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4.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5.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6. 令人“窒息”的聊天!
  7. 郝贵生 | “不要独尊马术”说明了什么?
  8. 元龙:丢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国民党化,才会引来日本侵犯!
  9.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10.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1. 山雨欲来——那年,一个七十三岁老人的孤注一掷
  2. 学生荒,提前三年到来?
  3. 元龙:丢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国民党化,才会引来日本侵犯!
  4. 日本正在恐惧
  5. 工作在高处,生活在底层——工地农民工的吃喝拉撒睡
  6. 中国原创光刻机残骸现身!四十年前的下马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