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引子:
1、历史分期
2、苏联的成立
3、赫鲁晓夫简历
一、赫氏上台
二、否斯大林
三、赫氏改制
四、赫氏下台
五、继承衣钵
六、本质区别
小结:

1、历史分期:
1917年俄历二月俄国沙皇统治被推翻,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两个政权。以克伦斯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妄图消灭苏维埃。由此爆发了十月革命。1917年俄历二月前称沙俄时期,二月至十月革命的八九个月,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十月革命后称苏俄时期,1922年或1923年后为苏联时期。1918年3月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决定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改为俄罗斯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12月在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改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
2、苏联建立
1917年在列宁领导下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后,继承了沙俄的领土。其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解体时的1991年人口2.9亿,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约占60%。由于沙皇大肆侵略东西方国家,像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家并入了俄罗斯帝国版图。现在美国的飞地阿拉斯加曾经是俄罗斯领土。沙俄时期搞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残酷镇压各民族要求独立的反抗,使得俄罗斯与其他民族关系紧张。为了解决民族矛盾,体现各民族平等,列宁、斯大林倡导民族自决。就是说你愿意自己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也行,愿意与俄国联合建立一个国家也可以。苏联的宪法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有退出联盟的权利。因此,主要民族成立了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于1922年12月30日产生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各加盟共和国有国旗、国徽、宪法;有党中央第一书记、政府总理(部长会议主席);外交部、国防部等国家的全套机构;1945年联合国成立,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就是成员国。
3、赫氏简历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于1894年4月17日出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村的一个矿工家庭,少年时当过牧童;青年时在顿巴斯的工厂和煤矿当过钳工。1918年加入苏俄布尔什维克党。1922年任煤矿职工学校党支部书记。1929年到莫斯科工业学院学习。1931年1月起先后任莫斯科市鲍曼区区委书记和克拉斯诺普雷斯宁区区委书记。1932年起历任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和第一书记;莫斯科州委第二书记。1934年当选苏共中央委员。1937年任莫斯科州委和市委第一书记。1938年1月起任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1938年成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政治局)候补委员。1939年增补为政治局委员。1947年任乌克兰部长会议主席;同年12月任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1949年12月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1953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3月当选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10月11日赫鲁晓夫下台。1971年9月11日因心脏病去世。
关于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原因从六方面来讲。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