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原理是,对立面的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是围绕其“对立面”而进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围绕“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展开的,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以消除“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那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呢?它的对立面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不清、语焉不详,甚至是“两眼一摸黑”的。
不知道、不去找、不会找“中国式现代化”的对立面,就不知道“中国式现代化”为何产生、要去干啥、如何去干、以及让谁去干等大问题。
这样的“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变成“无的之矢”,进而沦为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漂亮口号,即,陷入盲目化而脱离准确化、走向空洞化而脱离实在化、沦为抽象化而脱离具体化。
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和前三十年曾经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是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那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状况下实现“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赶超”的现代化,即生产力的现代化,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现在基本已经实现了。
但同时,由于放弃了社会主义改造,全盘否定了文化革命,弄丢了人民当家作主,使得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却出现了严重的“西化”和“老化”现象。
所谓西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即中了资本主义的“西毒”;所谓老化,即封建的官僚主义又死灰复燃、愈演愈烈,即中了封建主义的“遗毒”。
因之,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西化西式的现代化”、“老化旧化的现代化”,分别针对“西毒”和“遗毒”而不断排毒解毒,以恢复社会主义本色和底色,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它,就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政权的反作用,改造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现状和环节,使整个中国在“特色”过了头、过了度之后,再度恢复社会主义之“本色”。
简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运用社会主义去“化”市场经济,而不能听任市场经济继续使社会主义褪色化、变色化!

思想不是思想家的个人财产,它既有个人独创性,又有集体共识性,谁赞成、谁认可就属于谁,于是,思想家的思想变成了人民的思潮,变成了摧枯拉朽的时代风暴,推动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运动!
本文出自《智本论》作者,全书讲义视频已发布,全网可搜索。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