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防外交

张文木:反法西斯阅兵与捍卫雅尔塔体制

张文木 · 2015-01-31 · 来源:观察者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观察者网:2015年中国将举行包括阅兵在内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消息公布后,大家都很关心。这是中国首次在10月1日国庆节以外的日子举行阅兵式,更是罕见地邀请外国首脑出席。很多读者朋友都想听听您对此次阅兵的看法。

  张文木: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总结回顾历史、规划展望未来的重要时刻,中国和联合国及有关国家都将举办相关纪念活动。此举表明中国坚定捍卫战后世界和平的决心。

  世界和平并不是飘浮在空中且随时可变的海市蜃楼,而是强力保障且有长期法律效力的国际制度及其法权体系。虽然苏联早已解体,但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仍在世界各地的国际关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理解战后雅尔塔制度,对于认识中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活动之于维护21世纪远东和平的意义,是有十分必要的。

  观察者网:说到雅尔塔体制,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体系解体”和“冷战结束”成了中国学界对国际形势的两大主流判断,你赞成这样的判断吗?

  张文木:现实的世界政治与这样的判断并不相符。不可否认,二战后雅尔塔体系有了相当的调整,但总体说来,其旨在遏制德日军国主义复活的制度根基及由此形成的地缘政治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苏联之后,雅尔塔体系在欧洲确实是解体了,其标志是在雅尔塔体系中被分离的东西德统一,苏联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及原属于苏联地缘政治势力范围的东欧转入西方阵营。俄国失去了苏联时期在欧洲地区的地缘利益,也失去了对东欧的“保护”责任。

  但在远东地区,我们不能说“雅尔塔制度解体”,因为构成雅尔塔体系的制度要素和大国保障远东和平的法律责任没有变:俄国仍然继承着雅尔塔制度赋予苏联的占领日本北方四岛的权力;美国仍然驻扎在冲绳岛;中国被恢复并确认的对台湾的主权的法律地位没有改变。反之,目前的亚太和平就会失去法理基础。

  观察者网:那为什么会产生上述误判呢?

  张文木:冷战与雅尔塔体系是两个内容上完全不同而在时间上又紧密重叠的事物。就产生时间而言,雅尔塔体系产生在先——其目标是制约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复活,冷战体系在后——苏美各自的目标则是争夺世界霸权。就结束时间而言,以德国统一为标志的雅尔塔体系局部解体在先,范围只局限于欧洲;以苏美争霸为标志的冷战结束在后,对象只限于苏美两家。

  但就世界范围内,冷战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有所强化,冷战仍是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不同的只是美国将主要冷战对手从苏联移向中国、俄国和整个第三世界。

  观察者网:回到这次阅兵。不少人猜测,中国举行大规模阅兵仪式,是为了震慑日本。考虑到美日之间的关系,这次阅兵对美国方面有什么样的政治考量?

  张文木:应当说是为了震慑日本少数法西斯极右势力,声援日本国内爱好和平的力量。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遏制中国。鉴于朝鲜战争、越战,乃至伊拉克战争后治理困难的教训,美国在21世纪的冷战中既要避免直接卷入远东地区冲突,又要限制中国崛起。为此,美国为日本松绑,绥靖日本在对华冷战中打前锋。这燃起了日本颠覆远东雅尔塔格局的希望,企图恢复在雅尔塔协定下丧失的部分或全部地缘政治利益。

  我们不知道美国要把这个东亚“潘多拉盒子”的口开多大。但这种政策已具有张伯伦式的外交赌博的特征:张伯伦以牺牲凡尔赛制度为代价,不断绥靖德国向苏联发难,其结果是燃起的欧洲战火不仅烧毁德国,也结束了大英帝国。

  何况美国放弃雅尔塔远东格局、强化对华冷战的极限只是日本外交政策的起线。日本“周边事态”边界——即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提出的“利益线”——能伸多远,连美国也不知道,当年罗斯福绥靖日本时,也不知20多年后日本人的边界竟会达到珍珠港。

  上世纪整整100年的历史表明,良好的中、美、俄关系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的基础。21世纪初,美国一些少不更事的领袖们又开始玩火,试图再以牺牲中国和远东雅尔塔体系的代价绥靖日本,其结果恐怕也不乐观,因为由美国人点燃的火势并非是随着美国人的指向而是随着风向蔓延的。如果太平洋再次失控,如果日本之火再次烧到太平洋东岸,美国是否要再次寻求中国和俄国的帮助?微信号:caffe007

  观察者网:围绕乌克兰危机,美俄关系一直很紧张,中俄则在不断靠近。您如何评价中美俄关系走向?

  张文木:外交失度是国际关系失控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总统卡特曾给苏联一定的信任,放缓与苏联全球争霸的步伐,结果差点被赶出印度洋,这导致里根时期的外交对苏联更强烈的反弹,毁掉了欧洲的雅尔塔体系。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曾经一度试图信任西方,但是中俄的善意却一再被辜负。

  尽管如此,我们在国家战略的设计时不能忘记哲学。“上坡最难下坡处”,战略设计最难点不在于如何进攻而在于如何收手。可喜的是,目前的中俄政治家在这方面已表现出相当的智慧并作出了相当的努力。

  鉴于目前的美国已进入金融寡头而非实业民族资本统治的金融帝国主义历史时期,其外交已成金融增值而非民族利益实现的工具。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不排除美国用国家自毁,即与中国和俄国石玉俱碎的极端方式推行有利于金融资本利益的外交政策。

  在这样的条件下,中俄两国就更要联手一致,相互依靠,有理、有利、有节地为保卫两国的安全及远东和平而誓死努力;这时,中俄结盟对于两国人民来说就有了生死存亡的意义。

  观察者网:如此看来,阅兵式所象征的外交方略对俄日来说十分明确,那么对中美关系又有什么样的寓意?体现了什么样的良苦用心?

  张文木:维护远东雅尔塔和平,中、俄、美“一个都不能少”。20世纪整整100年的历史表明:不管美国如何强大,要想稳定太平洋,它就必须实行与大国,尤其是与中国和俄国合作的政策。

  昨天英德曾经死掐,导致凡尔赛体系在大战中毁灭和美苏取代欧洲,今天美国真要与中俄死掐,必然两败俱伤,欧洲将重新取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的世界霸权;在远东地区,日本军国主义在欧洲的扶持下将会东山再起。这对中俄美将是无可弥补的灾难,届时美国不要指望日本仍会唯美国马首是瞻,日本对于曾向它投放原子弹的国家更不会手下留情。

  今天的中俄合作,目的不是要把美国逼出、而是要将其挽留在远东雅尔塔体系内,为此,在外交上要为美国留有向雅尔塔格局回转余地。

  即使当年美国介入朝鲜内战的严峻时刻,中国依然派出的是“志愿军”而非“中国人民解放军”,回避了中美之间的国家宣战。习近平去年访美,宣称中国战略利益的同时,也力图稳定中美关系,加强与美国合作,情同此理。

  21世纪的国际社会仍没有脱离丛林状态,今天中俄的共同利益的交汇点显然高于分歧,加上俄国领导人已汲取以往左右极端外交失败的教训,其政治经验已日益成熟。面对共同的战略压力,中俄深化战略盟友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相应,今日美国的外交日显偏片,而在坚持雅尔塔底线的前提下,团结包括日本反战力量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尽可能将美国挽留在雅尔塔框架内,并以此巩固远东反法西斯和平体制,对21世纪的亚太和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8.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9. 致2025年高考生的一封信
  10.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