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性与崇洋媚外
——公知们的奴性本质
作者:周亚广(2021年1月11日)
公知是指公共知识分子的缩略词,精确定义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公知这个词本来是中性词,指包括作家、大学教师、律师、艺术工作者、科学工作者等等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知识分子,然而,在中国近几年公知几乎成为汉奸的代名词。他们对待中国和西方国家采取双重标准:凡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做的事就是好的,坏的也是好的;凡是中国政府做的事就是坏的,好的也是坏的,他们的双重标准反应了双面的人格和精神上的分裂。
鲁迅先生说:“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中国公知是最善于在表面涂脂抹粉的,没有筋骨和脊梁,集中表现了国人劣根性的深层根源之一——奴性,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大家们认为,奴性形成的原因是长期封建专制的压迫结果。
奴性在社会行为中第一个特征是:拜权主义。
中国人对权力顶礼膜拜的思想根源是儒家思想,两千年的封建王权,高高在上权贵可以为所欲为,使平民对权力产生恐惧的同时,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向往。为了和权贵们同样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一些人把当官作为求学的目的,甚至作为人生的价值标准,在这些人心里官阶的高低,就是评价人生的唯一标志。
统治者制定森严的等级特权制度,下属和平民必须盲从听命,正是典型的拜权主义特征,社会大众丧失清醒的个性独立认能力,必然出现的就是愚蠢的迷信和疯狂的盲从,俯首贴、是非不分唯命是从的‘权力仆从’,这是二千多年愚民统治的结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家思想独霸天下,人民只能接受一种思想,也就是只能接受官方规定的思想,不接受官方的思想,就会招来牢狱之苦杀身之祸。清王朝的文字狱等等,都是为了扼杀独立的思想观念。
在这种长期扼杀之下,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丧失独立思维的能力,封建专制按照社会地位的不同把人分为权贵与平民,按照道德标准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让没有社会地位的过大劳动人民人从心底里接受这种不平等现实,长此以往就不平等就变成天经地义共同认知,进而变成了深入骨髓的奴性的精神。
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这部作品深刻揭露晚清政府中,官场的洋奴对洋人和上司主子百依百顺,而对自己的同胞却冷酷无情的极度描写。这些人愈被权力蹂躏,就愈发崇拜权力;愈崇拜权力,对权力的运用也就愈加肆无忌惮,已经达到变态的心理行为。
奴性在社会行为中第二个特征是:拜金主义。
所谓拜金主义,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拜金主义的产生,与中国的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
在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所推崇的主流,是鄙视利益、耻于金钱,崇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然而在深刻的社会现实中,有人奉行的是赤裸裸地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必须看到,这些封建社会腐朽、没落、消极的思想观念在新中国建立后并没有完全消失,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腐朽堕落的观念又沉渣泛起,一切都要讲等价交换,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与金钱利益挂钩。
拜金主义的真实面目,是让人沦落为金钱的奴隶,使许多人放弃了人性而只有奴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毅然投身民族救亡运动,而有些自甘堕落的败类,他们身上的奴性却极度的发挥出来。鲁迅先生在《灯下漫步》文章里意识到历史上中国人只有“求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深刻揭露了这种奴性心态。即使现在进入了近一百年以后的新时代,这种心态的种子仍然深藏于某些人心中,以遇到适合的环境,就会发芽生根、枝繁叶茂。
美国等西方国家正是利用了这种拜金主义的奴性心态,通过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民主基金会等组织,在中国大陆招募公知、大V在网上发文章,积极宣扬拜金主义、极端物质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并且通过电影娱乐、网络游戏、意淫小说等媒体平台向中国公众传播这些腐朽的没落的思想,妄图在精神摧毁青年一代人进取、乐观、向上的世界观,利用这些精神鸦片瓦解中国的未来,把奴性深深植入中国人的骨髓,从而达到中华民族精神上对整个西方世界的跪拜的目的,让中国人将再也抬不起头颅、直不起腰杆。
奴性在社会行为中第三个特征是:拜“名”主义。
公知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崇拜名人、明星和名家。西门庆本来是《水浒传》和《金瓶梅》中虚构的一个恶棍,只是为了所谓的名人效应,山东省Y县H和L县竟然去争夺他的故里。清末卖国贼李鸿章,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其故居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月27日,NBA球星科比死了,中国某网友在微信群发言称“宁愿疫情扩散,死上千人,也不愿看到科比离开世上的消息”。
2020年12月29日,英国86岁钢琴家傅聪感染新冠去世,立即引起网络媒体的沉痛悼念,全然不问他非法叛逃至英国后在1964年就已经放弃中国国籍加入英国国籍,而这个决定则直接导致了父母的自杀。傅聪去世同日凌晨1点30分左右,“某多多”网购平台23岁的女员工张某霏,在回家的路上猝死。某公知立即撰文评论“某多多女孩之死”,是“拿命换钱”的人们。这种拜名主义在中国社会不问是非驱使下的唯名是尊,将外国明星、名家、名人的生命置于自己同胞生命之上,是严重的扭曲奴性病态心理,如果不及时矫正将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形障碍。
奴性,是基于生存欲望,根据个人认知力在现实中的有限理性选择,暴力恐吓、利益诱惑和思想禁锢的产物,公知们在拜权、拜金、拜名三个方面或者只拜其一,或三者都拜,然而,自卑主义是全体公知们所共有的特色 。
近代之前,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以自己文化为中心的民族,那时候的中国人没有自卑感,西方学术界称为文化中心主义。中国人的自卑感始于近代,自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成为半殖民地,中国人从精神上就开始惧怕洋人并对洋物无限崇拜,在一些人心中这种强烈的自卑感至今犹存,或许我们可以称为殖民遗毒。
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更重要的是中国由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变成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此,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以鄙视的姿态看待这个文明古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便成为掠夺中国财富的主要方式。
1896年10月17日,有英国人在《字林西报》上撰写题为《中国实情》的文章说,“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而后西方以及日本等国家逐渐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屡遭战败重创的屈辱让国人精神长期自卑敏感,如果说吸鸦片导致身体瘦弱,西方国家的长期鄙视则加重了这种自卑。近两千年来在文化上一直效仿中国的邻邦日本,也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较为彻底地摆脱了源于中国的封建思想的束缚。
一百多年前无论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欧美西方国家都是当今世界的事实主导,通过社会改良的方法对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失败以后, 许多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国家、社会充满了失望,国人的自卑情绪进一步滋长蔓延。不仅李鸿章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政府官员都是闻洋人而色变,出生于清末黑暗时期的胡适,堪称是极度自卑主义思想的代表,在他的眼中汉文化一无是处,他曾经说“在二千多年前,我们在科学上早已太落后了!从此以后,我们所有的,欧洲也有,我们所没有的,人家所独有的,人家都比我们强。”甚至说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种贻笑天下的话来,这种自惭形秽自我贬低,严重打击了民族自信心,更激发了国人心中对西方国家的崇拜,成为奴性爆发生长的温床。
崇洋媚外者,由于拜权主义、拜金主义和拜名主义的驱使,往往是丧失了基本判断能力逢西必舔、逢中必贬的极端奴性,他们在一百年前信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在一百年后的现代演变“美国的空气都是甜”,乐于沉浸在各种“美国童话”中,热衷于为霸权主义洗白,为资本家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相反,对本民族文化却极度仇视,对自己的母国却极尽诋毁唱衰之能事,对新中国发展取得再大的成就,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在他们看来一无是处。这种奴性思想,就是精神上患了“软骨病”。导致有一些国人,说起中国的学校就是不好,说起中国的食品就是不安全,说起中国的环境就是差,说起中国的政府就是差差差。
2020年美国疫情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一直出于世界最多纪录,美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测,到2021年4月1日,美国的新冠死亡人数将超过56万人。
美国疫情中病死有著名的中国公知丁建强推名“河山硕”,他在2020年11月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每天直播自己的病情的同时,继续跪舔美国的医疗制度,他们致死没有进入向往国度的ICU,而是在等死区死亡后,被送进太平间。通过他的死,可以清楚地人国人到美利坚的社会道德水平,以及对如此忠诚的皈依者的对待态度,也人民清楚地看到叛国者的悲剧性命运,更加让人民认识到,深藏于他们精神内部的奴性是如此可怕。
“河山硕”虽然死了,他的小伙伴们还在,那个造谣说“满地无主的手机”,的厅级作家、那个逼迫政府向西方国家的主持人还在,大量崇洋媚外者们的存在,这些人心中的奴性一天不去除,就会有前赴后继的崇洋媚外者们来接续河山硕们的言行。历史反复证明,毫无原则地把自己国家民族踩得一无是处,不仅不会为中国赢得尊重,反而只会让西方国家鄙视,给那些充满恶意的势力授以口实。
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有两句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奉劝公知们能够认清中国日益崛起的伟大现实,早日迷途知返,学习鲁迅先生能站在中华民族角度,热爱自己的国家,即便是西方国家的公知,也是能得到人民尊重怀念而后才受到世界尊重的。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必须秉承从容自信、理性开放的姿态,平等看待东西方文明,以自尊、自信的目光客观对待世界发展变化,这才是中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地每一位国民应有的心态。这种自信不同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是基于国家富强、科技发展、工业制造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等方面的自信。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中国人剪掉辫子,剪出封建社会的制度束缚,终究有一天中国人还要剪掉精神上的辫子,彻底剪出是中国心中的奴性,才能迎来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与繁荣!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z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