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毛主席:以人民之心为心

毛选研学社 · 2025-09-06 · 来源:毛选研学社 | 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这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人民之心为心、忠诚于人民的毛泽东。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曾讲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的一生就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一生。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写得最多的两个字是“人民”。毛泽东最有影响力也最能反映他的初心和品德的题词是:“为人民服务”。

把人民的事放在自己的事的上面

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在毛泽东心目中人民是天,唯此为大;人民是地,唯此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事是最光荣、最伟大的事。毛泽东忍着“肠已断”的痛,离别“人间知己”的妻子去闹革命、上山搞武装斗争,就是因为“人有病”,需要解决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人民病痛。在人民解放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毛泽东牺牲了六位亲人,可说是满门忠烈。毛泽东曾对古柏的妻子曾碧漪说:“干革命总要有牺牲的,我参加革命几十年,父母早已不在了,我的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都为革命牺牲了,毛泽覃的一个儿子才十八岁就被敌人活埋了,杨开慧也为革命牺牲了,还有小毛(指毛主席丢在江西的儿子)也没找到。为了革命事业,我们家里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们不能老去想自己的事,自己的儿子,应当多想想全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多想想我们所进行的革命事业。”把人民的事放在自己的事的上面,这就是毛泽东对人民的忠诚。

为人民之忧而忧

毛泽东为人民之忧而忧、为人民之乐而乐。新中国成立后,对人民遇到的灾难,毛泽东曾三次大哭。

第一次是新中国初期,淮河发大水,灾情严重。毛泽东从电报上得知,有不少是全村淹没,有不少灾民和蛇一起逃到树上,有的人被毒蛇咬死。他难过得哭了。他接连在淮河水灾及治淮情况的电报上写了四封批示信给周恩来,其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同群众同呼吸共患难的情感,跃然纸上。淮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治理的第一条河。

第二次是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的政策失误,引起人民群众生活困难。据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毛泽东不断派卫士下去了解情况。一天,一名卫士带来一个又黑又硬、掺杂大量粗糠皮的窝头说:“乡亲们就是吃的这个”。毛泽东两眼怔怔地盯着那个窝头,双眉紧锁。只见他接过窝头时双手直在发抖,费了很大劲掰开一块放入嘴里。老人家嚼着嚼着,流下了眼泪。毛泽东一边流泪,一边将掰开窝头分给我们几个卫士:“吃,你们都吃,都要吃一吃,吃啊,这是农民的口粮,是种粮食人吃的口粮……”他吃着吃着,最后哽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从那天起,毛泽东整整七个月没有吃过一口猪肉。正是由于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才顺利地调整了国民经济,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第三次是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造成大量人民群众伤亡、损失惨重。据毛泽东身边医疗组成员王新德回忆:“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亲见主席嚎啕大哭。”

图片

到哪个地方就和哪个地方的人民打成一片

毛泽东把人民群众的问题看成一切问题的中心,一切政治的关键。他提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不能当官做老爷,脱离人民群众;不能高高在上,老百姓见了他们敬鬼神而远之,而应该“到哪个地方就和哪个地方的人民打成一片,为老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有没有客观标准?他说有,“比如,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有些人高高在上,官位很大,称首长,好像老百姓都拥护他,其实这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最后的盖棺论定,要看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落不落泪。有些干部死了,我看老百姓就不见得落泪,他是自封的群众领袖。因为你做了官,老百姓不得不和你打交道,其实公事一办完,人家就掉头而去,不大理睬你了。”“刘志丹同志牺牲后,陕北的老百姓伤心得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

1939年贺晋年任安边、定边、靖边警备区司令员。一次从定边去延安开会,途中下大雨,赶到一个老乡家要求住下,但老乡硬是不让住,好说歹说才让住下。贺晋年向毛泽东反映这件事时,毛泽东却和蔼地说:“我看,这是个好事情嘛!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敢不让你这个司令员住,说明你是人民的军队,若是国民党军队的司令来了,老百姓敢不让你住?只有老百姓把你看成是自己的军队,和你一条心,这样你才能打胜仗,这是多好的事情啊!”这番话给了贺晋年深刻的教育。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毛泽东1947年转战时,给佳县县委的题词是:“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毛泽东重视维护农民和民族工商业者的利益,就是从为绝大多数人服务出发的。

老百姓所思所想的最重要的事是两件:一是缺啥别缺吃的,二是有啥别有病。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首先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和防病治病问题。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认为不要只知道向人民要粮草、要税收,“而不知道做另一方面的工作,即是用尽力量帮助人民发展生产,提高文化。”他提出“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对前者用了苦功,对后者便轻而易举。”“不注重组织党政军群众和人民群众的广大劳动力,以开展群众生产运动,只片面地注意少数政府人员忙于收粮收税弄钱弄饭的观点,是错误的。”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第一件大事。尽管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不能不从农业上打主意,不得不搞粮食统购统销的办法,但他始终重视从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去发展工业。

1951年毛泽东提出“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1958年,毛泽东得知余江县消灭血吸虫喜讯,夜不能寐,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第一首诗描述了昔日的惨境,第二首诗赞颂了消灭血吸虫的盛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忧虑着人民的忧虑,欢乐着人民的欢乐。这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人民之心为心、忠诚于人民的毛泽东。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王卧龙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李进同志(四)
  2.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3.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4.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5.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6.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7.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由来
  9. 世界观不改造,人生就会停滞
  10. 张家兄妹,掌管上海学生餐的神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李进同志(三)
  8.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9.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0. 农民“十九宗罪”:一不小心就违法的乡村生活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