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冀中烽火:孟庆山的抗日传奇(5)

王春和 · 2025-08-27 ·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 /

第九章:毛泽东亲派往冀中,途经潼关遇险情

1937年7月7日,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侵略战争。面对敌寇的入侵,忍无可忍的中国官兵,终于开始了坚决的抵抗。

“卢沟桥事变”的炮声再次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面对国家、民族如此危亡之际,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企图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办法。直到7月17日,蒋介石才在庐山公开发表讲话:“希望用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沟桥事件的解决。但是,我们的立场有极明显的三点︰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受任何的约束。”,最后,蒋介石还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卢沟桥事变”前后,国共两党就组建统一战线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密切协商。

孟庆山和在抗大学习的红军将领们得知“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后,早已按耐不住杀敌报国的决心,纷纷找抗大领导要求到部队去、到前方去。孟庆山知道,抗战的前线目前在华北。他作为燕赵儿女,多么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参加抗战啊。想到家乡将被日寇蹂躏,同胞会被鬼子屠杀,血气方刚的孟庆山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即打报告给抗大的领导,表示坚决要求去抗日的最前线。

党中央、中央军委、毛主席早就筹划着抗日战争的大计。

七月中下旬的一天,抗大副校长兼教育长罗瑞卿在宿舍找到了孟庆山。他坐在土炕上,对孟庆山说:“你的报告我们已经看了,中央和毛主席知道了你们的要求。河北、山西很快就会被日本鬼子占领。最近,党中央决定选派一批得力干部去敌后开辟根据地,因为你是河北人,又有军事经验,组织上决定派你去河北。明天,你和几个同志到中央谈工作……”

孟庆山听了罗瑞卿的话后,激动得打了一个立正,连连称是。

晚上,孟庆山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到自己又要到前线杀敌去了,而且是在自己的家乡打鬼子,心潮如大海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孟庆山和另外几位同志应约去中央驻地。当他们走近中央办公窑洞的时候,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在窑洞门口来回移动。“啊!是毛主席!”大家激动万分,快步来到窑洞跟前。李富春、博古几位负责同志也在这里迎候他们。

毛泽东笑着把他们迎进窑洞。坐定后,博古、李富春先后向他们交代了中央的意图,毛泽东便坐下和他们攀谈起来。他说:“现在全面抗战已经开始。中央决定派你们到敌后去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就是要你们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到实践中运用,这项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

孟庆山认真听着,这是他第一次面对面与毛主席谈工作。之前,虽然与毛主席多次见面,但没有直接面对面地谈过工作。

谈话时, 毛泽东点了一支纸烟。接着,他又笑容可掬地问孟庆山:“庆山同志,你是河北哪里人?”

孟庆山回答:“保定府蠡县。”

毛泽东微微一笑:“哦,那可是冀中平原的腹地呀。庆山同志,让你自己回河北,到冀中组建抗日武装有什么意见?”

孟庆山毫不迟疑地回答:“没意见!我保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中央对我的信任。”

毛泽东又点燃了一支烟,长长吸了一口,仰起头,看了看窑洞外起伏的黄土高原,沉思许久,以诗人的气质,用比、拟、兴的方法,继续阐述自己的思想:“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学会搞统一战线,要学会依靠群众,灵活掌握中央的政策,共产党是松柏,也是杨柳,要冬夏常青,也要柔韧有余……”

孟庆山聚精会神地听着,竭力记下毛泽东说的每一句话。他既感到肩负责任重大,又感到非常光荣。

毛泽东和孟庆山等人谈了半个多小时,使孟庆山更加清楚了现在的形势和自己的任务。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同来的几个同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毛泽东的窑洞。

离开毛泽东的窑洞,孟庆山他们又到了中央军委办公的窑洞,接受具体的任务和指示。

回到抗大后,孟庆山和他的几个战友进行了必要的准备,拿到了委任状和介绍信,又化妆打扮了一番,离开延安,向预定的目的地出发。到了潼关,就进入了国民党统治地区。

进入国统区的第一天,孟庆山他们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下午,有三个同志到街上买东西,到黄昏还没回来。孟庆山赶紧到商店去打听,才知道这三个同志被警察局抓走了。

孟庆山想,这三个同志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我带领的负责干部,他们若有个三长两短,不但无法向党中央交代,而且会给今后开辟敌后工作,带来极大的损失,必须设法救出他们。

但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依靠谁呢?

孟庆山想起了毛主席对他说的“遇到困难要依靠群众”的话语。于是,他和另外两个同志,研究了一下,跑到街头,站在一个高台上,向大街上的群众喊起话来。“乡亲们,父老们!我们是抗日救国的工农红军,为了抗日,我们吃草根、喝雪水,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北方,现在我们又要到前线去和日本鬼子战斗。谁知道,我们在潼关警察局眼里,倒成了罪人,你们说合乎情理吗?”

听了孟庆山动情的话,当时的人群就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那些青年学生更是群情激愤,摩拳擦掌。

“今天下午,我们有三个同志被警察局抓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要去抗日。”孟庆山把“抗日”两个字喊得特别响亮。

忽然,从人群里钻出一个青年,冲着孟庆山喊到:“你们为什么不去和他们辩理。”

孟庆山发觉他的演讲产生了效力,于是,借了这个青年的话题继续说到:“我们现在只有四个人,而且又是赤手空拳,举目无亲,我们几个人去和他们辩理,是无济于事的,再说……。”

“不用说了,一切都全明白了。”没等孟庆山说完,那个青年义愤地说:“乡亲们!这是天大的不平,我们不能不管。”

“对!咱们大伙儿到警察局去说理!走……走……”

警察局门口,有几个警察把守着,人流在这里汇集成一片,在人们愤慨的怒吼声中,警察局长匆匆地走出来,那家伙,胖胖咧咧的,眼睛下面,垂着横肉。他环顾了一下周围的群众,像哭似地笑一笑,开腔讲话了:“民众们,你们在向我要什么人呀!咱们局里从来没抓过什么红军,兄弟我,从来就是主张抗日的,难道我还不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吗!你们不要听坏人的话呀!啊……”

有些人开始动摇了,看样子他们听信了他的鬼话,个别人走开了。孟庆山不得不再出头露面,向那家伙说:“抓人是在商店门口,现有人证。”

“抓了人就得承认,即使不是你们抓的,人是在你们的管辖属地失踪的,你们也知道,你们应当给找回来。”一个身材中等微胖的学生,接着孟庆山的话音说。

“你是干什么的?”局长有些发怒了。

微胖的青年,没有回答他的问话,从衣袋里摸出一张片子,递了过去。局长立刻眯缝起眼来。“噢!我们一定查,一定查!这三个人是你的朋友吗?”

“嗯……”微弱的声音从微胖青年犹豫了一下的鼻孔里发出来。孟庆山不失时机地与这个青年握了握手,说了声“好朋友!”,微胖青年大声地说“不要怕,我的好朋友”。

警察局长顶不住劲了,转过去向一个警察咕咕了几句。一会儿,那三位同志,跟着那位警察出来了。

后来,孟庆山才知道那个微胖青年是陇海铁路总站长的儿子,是一个进步青年。孟庆山机智地利用了这个可利用的力量,化解了危险。

摆脱这次危险后,孟庆山与他的战友们继续东行。

孟庆山从延安带到太原的那六位红军干部,经查有关资料得知,他们的名字分别叫陈玉堂、苏鲁、黄振荣(黄俊荣)、白书棋(或叫白树奇或白玉岐)、李成芳、王维洲。

这七个红军干部有四人在1955年大授衔时,李成芳 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云南军区政委;孟庆山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河北军区副司令员;苏鲁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解放军军械部495仓库库长(1955年从团职直接被授少将军衔);黄振荣 被授予大校军衔;曾任铁道兵三师代师长。其余,没有资料,去向不明。

第十章:偶遇周副主席和彭总,聆听谆谆教导到保定

在潼关,孟庆山他们摆脱危险后,历经艰难险阻,到了山西省会太原。

山西省大军阀阎锡山,虽然从骨子里反共,但当时不甘心受蒋介石的控制,已经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合作关系。他邀请共产党员薄一波帮助他组建山西新军,举办军政训练班。薄一波顺势发展共产党组织,改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改造县乡旧政权,使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省不断壮大力量。薄一波在山西省绥靖公署担任了主任秘书这一公开职务,主持牺盟会的工作。薄一波在山西的另一个职务是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

孟庆山他们到了太原,先找到了薄一波,并向他汇报了这次的任务。薄一波高兴地接待了孟庆山,介绍他去找北方局的负责人杨尚昆并告诉他联络的地点和记号。

下午四点多。孟庆山来到薄一波告知的北方局临时规定的联络点。在一所宅院大门口,孟庆山使用了联络记号,但里面毫无动静。直到六点,大门仍旧紧紧的关着。孟庆山只得暂时回到决死队的住处。后来,薄一波派人把孟庆山叫去,了解他与杨尚昆接头的情况,孟庆山报告说没有接上头。薄一波亲切地说:“尚昆同志等到四点二十分就走了。搞地下活动。遵守时间,比在部队更重要”。薄一波让孟庆山明天再去。

第二天,孟庆山不到三点钟就到了那个地点。可是那个油漆大门仍然紧紧关着。

孟庆山怕久站在门口被人发觉,便决定敲门。工夫不大,从门里走出一个老头。只见他警觉地环顾了一下,匆匆地说了一句“先生,我们这里没有别人住,你叫错门了”。没等孟庆山答话,这个老头又把门关上了。

孟庆山很纳闷,薄一波明明规定在这里接线,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呢?莫非发生了什么意外。孟庆山自信今天没有耽误时间。

孟庆山一边思索,一边走下门台,不情愿地向东走去。忽然,有人喊了一声“老孟”。孟庆山扭头一看,认出了是北方局的朱瑞。孟庆山喜出望外,赶紧走过去,想和他握手。朱瑞向孟庆山丢了个眼色,孟庆山装作若无其事,环顾了一下四周。转身向油漆大门走去。刚一上台阶。大门“吱”地一声开了。开门的还是那个老头。他俩相互对看了一眼,不由的都笑了。

到了屋里,朱瑞热情地握了握孟庆山的手,说:“老孟,辛苦了!尚昆同志临时有事,让我来接待你。”接着,朱瑞具体地向孟庆山介绍了敌后的情况,说:“冀中人民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只要我们能够把党中央的政策,向群众进行深入的宣传,一定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央派你到冀中,相信你一定会把工作开展好。”

在太原,在北方局的周密安排下,一切事项进行得比较顺利。北方局给从延安来的几个同志分配了工作和任务,孟庆山只身一人到河北,并为他购买了到石门(石家庄)的火车票。

孟庆山进入车厢找到他的座号后,发现周恩来和彭德怀坐在他的斜对面。虽然在火车上看见了老首长,但地下工作的纪律让孟庆山不敢冒然去接近他们。事后,孟庆山才听说他们是到太行山视察前方抗日战况的。

周恩来和彭德怀发现孟庆山坐在他们的斜对面,悄悄让警卫员把他叫了过去。

周恩来向孟庆山微微点了点头。

“孟庆山,你干什么去呀!” 彭德怀首先低声问孟庆山。

“到河北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根据地。”孟庆山也低声简短地回答道。

“好啊!在家乡做工作,方便条件很多,不过,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咱们经验很少,部队组织起来后,主要的任务就是设法坚持。能够坚持斗争,就是胜利……”。

“我一定坚持斗争!”

“坚持斗争必须要团结多数人。”周恩来放下手里拿着的一本厚书,把话题接过来。“一定要联合多数人抗战,要注意团结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要学会搞统一战线,合力对敌。”

“是”。

孟庆山竭尽全力把周副主席和彭总这些宝贵的指示,铭刻在心里。

彭德怀又和孟庆山谈了一些有关游击战术的问题。周恩来同志还想和孟庆山谈话。但是,警卫员传过暗号来。示意孟庆山应当马上离开首长。孟庆山立刻中断了与周恩来和彭德怀的谈话,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孟庆山坐下后,心情十分激动,默默地想:领袖们总是抓住一分一刻的时间来进行工作;而且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够给一件重大的工作,指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纲领,这纲领是取得胜利的基础。

火车继续前进。到了一个小站,周恩来、彭德怀等人下车了,从孟庆山身边走过时,他看到了首长们亲切地对他点头,用满怀期望地目光与他告别。

孟庆山继续乘车向北,在石门(石家庄)下车后,他找到了平汉线省委的负责人李菁玉。

李菁玉向孟庆山交代了了任务,并将联络暗号告诉了孟庆山。然后,孟庆山再上火车,奔向兵荒马乱的保定。

孟庆山乘坐火车顺利到达了保定,时间是1937年8月5日。

千年古城保定,天气异常闷热。街道上布满了大坑、小沟,满是污臭的积水,到处臭气扑鼻,令人发呕。原来繁华的京南重镇,此时到处是无精打采的败兵和准备逃难的百姓。人们神色慌张,步履匆匆,恐惧的气氛在古城弥漫着。

孟庆山从火车上下来,在保定火车站前站了一下,环视了一下四周,长出了一口气,转身背上携带的柳条箱子,汇入了进城的人流中。

孟庆山沿马路向西城门走去,心情很不平静。12年前,他穿一身破烂衣衫,带着一肚子冤枉,赌气离开了蠡县万安村,星夜步行来到保定,登车去天津谋生。临走时,连个招呼都没和父母亲打……

此时,孟庆山心里突然涌起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想回老家看看。这时,他的手碰了衣角一下,那里面缝着的东西好似烫了他一下,他一下子清醒多了,大步向前走去。

按照省委书记李菁玉的指示,孟庆山到保定找一个叫刘秀峰的同志。

在人心惶惶的时刻打听地址,是很困难的。孟庆山刚拐到小南门附近。突然,空袭警报怪叫起来。他背着个沉甸甸的箱子,想抢先几步赶到刘秀峰那里。

“站住!他妈的!往哪儿跑!”紧跟着“砰”的一枪,子弹从孟庆山的头顶上飞过去。一个歪巴横郎的国民党士兵气势汹汹地朝孟庆山这里奔来。

“你他妈的是汉奸”,嘴到手也到。“嚓!嚓!”几枪把,捣在孟庆山的小肚子上,孟庆山佯装疼痛蹲在地下。

这时,日寇的飞机在保定投了几颗炸弹,这个国民党士兵见此情景,吓得赶紧跑了。

保定城里已是乱七八糟,当孟庆山好不容易找到刘秀峰的住所,发现里面没有人。孟庆山只好按照第二个计划到安新去找保东特委书记张君。(未完待续)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李进同志(四)
  2.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3.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4.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5.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6.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7.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由来
  9. 世界观不改造,人生就会停滞
  10. 张家兄妹,掌管上海学生餐的神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李进同志(三)
  8.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9.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0. 农民“十九宗罪”:一不小心就违法的乡村生活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