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题记:我党第十次代表大会是1973年8月24-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的,我清楚记得当时称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朝气蓬勃的大会”,这个“朝气蓬勃”的含义,恐怕与一批年轻人进入中央领导层有关。那个时候的说法,是老中青三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在反对右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全党同志要有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原则......以保证党的事业永远沿着马克思主义路线前进。】
这次党代会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里的这一段,把毛主席提出的“三要三不要”放进去了。
如今,50多年过去了,我们对“三要三不要”的认识理解,应该不是那么肤浅吧?
上面那一段究竟如何评价呢?
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还是先回到那个时期,看看当年《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是如何讲得。
这也是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对不对?

01
王洪文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在报告里谈到“修改草案增写了哪些内容呢?”
这一段报告原文指出:
【第二,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毛主席提出的“三要三不要”的原则,最基本的是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搞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大多数人谋利益,就一定要团结,要光明正大;搞修正主义,专为少数剥削阶级分子效劳,就必然要搞分裂,搞阴谋诡计。修正主义是一种国际性的资产阶级思潮......毛主席说:“修正主义上台,也就是资产阶级上台。”这是千真万确的。修改草案根据各地的建议,把“三要三不要”写进了总纲。】
在那次党代会《新闻公报》里有这样的说法: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大会的各项文件,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基本原则,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可见,在那个时候“三要三不要”的分量。
在十届一中全会上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
王洪文属于青年,38岁。
李德生57岁,张春桥56岁,属于中年。
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董老、康老、叶帅,都是老年。
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
02
“三要三不要”:
既是政治要求,也含有做人的准则
毛主席提出“三要三不要”,实际上把一个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人的政治要求与做人的基本准则,有机结合在一起了。
这是作为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和领袖的毛主席,在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经验和教训以后,得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好长时间被人们很少提及,但热爱毛主席的人,永远不会忘记。
按照中国古代先哲的感悟,只有既讲阴又讲阳,既讲“要”,又讲“不要”,那才算得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器变通--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
这些年,我们是不是看到许多这样的事情,你说“三要”,要搞马克思主义,你说要团结,你说要光明正大,那估计大家都在口头上赞成,可是你要说“三不要”,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人要么说这不好,要么就说那有些是“极左”,要么就阳奉阴违。
这说明什么?
毛主席早就洞察一切人和事了,对不对?
毛主席至少比我们早看50年,是不是?
在路线层面看事物,从“三要”看出问题似乎还差点啥,可是一旦从“三要三不要”来看人和事,仿佛抓住了牛尾巴——抓住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是不是?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