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是作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对立面而发生的。清政府在太平天国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奕䜣等人认为,洋人的“船坚炮利”可以用来战胜以太平天国为主体的人民革命运动。
这些人随即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北京条约,制订了依靠外国侵略者的军事技术援助,镇压人民革命,维护清朝反动统治的卖国路线。这就是洋务运动的路线。也就是所谓“自强新政”。积极贯彻这条反动卖国路线的,在中央有奕䜣、桂良、文祥等人,在地方则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军阀头目,还有后起的大官僚张之洞等。以这些人为头子的庞大的卖国集团,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所执行的反动卖国路线,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思想指导的。所设“中学”就是三纲五常孔孟之道,所谓“西学”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那就是一方面借助于孔孟的幽灵,从精神上麻痹革命人民,使之束缚在封建统治秩序的轨道之中,另一方面,出卖民族利益换取外国侵略者的援助,用洋枪洋炮镇压人民革命,达到维持反动统治的目的。

洋务派认为,三纲五常的孔孟之道是根本,即所谓“体”,这是丝毫动摇不得的,稍有动摇就意味地主阶级的统治动摇,一定要坚决维护它。要维护这个“根本”,必须尊孔,必须拾出他们的“至圣先师”来欺骗劳动人民,使人民不起来造反。清朝统治者,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把封建秩序打得七零八落的情况下,特别强调尊孔。洋务派认为单靠尊孔还不足以维系腐朽没落的统治,还必须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新式武器才能把人民革命镇压下去。洋务派在对外妥协投降、对内镇压人民革命,以维护封建反动统治乃至维护和扩大军阀小集团的势力和地盘的反动路线下,就决定他们以“求富求强”相标榜而举办的新式工业、新式陆海军的结果,非但不见“富强”的实效,却使中国更加贫穷衰弱了。
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的失败,是洋务运动的初步破产,而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则它彻底破产的标志。中国被更快地拖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我们可以看出,洋务派是依靠外国侵略者,创办新式工业和新式海陆军,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一意妥协,发展个人或小集团势力的官僚买办集团。是十九世纪后期中国买办势力在政治上的代表。
随着洋务运动的进行,洋务大官僚得到买办势力的支持,同外国侵略者勾结的更加密切,越来越买办化。尤其是淮系军阀头子李鸿章,是实际主持洋务活动的人,他对外一意主降,一心顺从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办事,买办的程度更浓。官僚日益买办化了。这种官僚买办化,买办官僚化,逐渐形成为官僚买办阶级。洋务派这个官僚买办集团,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分裂剥削政策下,形成为相互对立的小派系。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利益上是有矛盾的,为实现各自的侵略权益,必将培植自己的走狗,洋务派分裂为几个小集团是必然的。洋务集各派系,为了发展自已力量,他们在后台老板帝国主义列强帮助下,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发展军队,经营近代企业,这就加速了中国经济政治不平衡的发展,酝酿着后来军阀的割据。出此可见,洋务官僚买办集团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它代表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阻碍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极端的反革命派!

【旧史新说】北洋军阀覆灭史(一)
【旧史新说】北洋军阀覆灭史(二)
【旧史新说】北洋军阀覆灭史(三)
【旧史新说】北洋军阀覆灭史(四)
【旧史新说】北洋军阀覆灭史(五)
【旧史新说】北洋军阀覆灭史(六)
【旧史新说】北洋军阀覆灭史(七)
【旧史新说】北洋军阀覆灭史(八)
【旧史新说】北洋军阀覆灭史(九)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