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五七干校”怎么成了“牛棚”?

空山新雨zxb · 2025-11-16 · 来源:邹小月侃江湖|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作者为“五七干校”正名,反驳了所谓的“牛棚”苦难叙事,并批评“伤痕文学”及其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利己主义,最终肯定了该历史实践的合理性。

小时候,读一些小说,或者一些纪实文学作品,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语:“牛棚”。文字通常凄楚悲凉,令人同情怜悯。同时也让我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时代产生了厌恶和否定。

听说“牛棚”一词,出自大师季羡林之口,因为他住过“牛棚”,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没有进行考证,一则没有兴趣,二则也没有什么必要,三则我也不想著书立说,向世人兜售“自自由经济学”之类的东西,也就半推半就相信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很时兴“伤痕文学”,又叫“反思文学”,或者叫做“改革文学”,最有名气的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张贤亮的《土牢闲话》等等作品。这些作品对“文革”进行批判、否定、控诉,继而对改革带来的美好愿景进行深情的憧憬。

前几年,高中语文课本上还有一篇巴金先生的散文《小狗包弟》,性质也属于“伤痕文学”。文章讲述了自己一家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劳动,也就是“蹲牛棚”,而自家养的一只外国血统的小狗“包弟”也受到没收的遭遇,最终不知下落。

学生都是一些养尊处优小孩子,他们读了这篇文章后,唯一的感觉就是为作者失去小狗而感到遗憾,根本不知道作者内心深处蕴藏着的对一个时代的批判和否定。

三年前,这篇课文在课本中消失了,一些年轻同事感到莫名其妙。我抚掌微笑,幽幽地说:“老作家聪明一世,却又糊涂一时。那时候被他们描绘成饿肚子的时代,他家里却养着一只纯种名贵的外国狗,不是有点不合逻辑吗?”同事恍然大悟。

后来,我才知道,季羡林大师嘴里的“牛棚”,实际上当时叫做“五七干校”,地点一般设在农村,以农场的形式运行。到“五七干校”工作的人一般是干部和知识分子,他们通常都是带着工资的,应该和城里的工资相当。住的房子并非牛棚,而是比农村好得多的砖瓦平房,吃的是集体食堂,工作基本上就是体力劳动。

但是,我们去评价当时的“五七干校”,或者文人笔下的“牛棚”,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国内刚刚从三年大饥荒中走出来,各种物资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水平很低,从干部和知识分子中抽调一部分人,到农村和农民一道劳动,既能磨炼我们队伍的革命意志,又能体现我党和人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其目的大概如此罢了。

当时有一句很流行的名言:“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意思就是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悬殊,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都是没有必要计较的。

在一个“利他”主义风行的社会,只要是为人民服务,条件再艰苦再恶劣,他们不仅不会计较,还会把这些经历当做一种幸福。而在一种极端“利己”主义思潮的吹拂下,人们开始关照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得失,一丁点“吃亏”的事情都不愿意干,如果要我干了,那就是社会不公!

李讷是伟人的女儿,她上小学的时候,校长和老师都不知道她是领袖的女儿。李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报社工作,父亲听说后很生气,立刻让女儿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后来,也没有看见李讷对“五七干校”有什么怨恨,或者写一点关于“牛棚”的文章。

那些利己主义者,当官只能升官,而不能贬官,贬官了就会发牢骚。知识分子只能坐在明窗净几的地方办公,写一点卿卿我我的文章,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这时候再回过头批判那个时代的“牛棚”,也是顺其理成其章的。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牛棚”之说曾经在社会上造成那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住“牛棚”的很多人,是知识分子,他们有笔杆子,他们有发言权,故而会有那样大的影响力。普通工人、农民及一切劳动者,他们生活条件极端艰苦,但他们最爱共产党,最爱社会主义制度,只是他们没有表达自己情感的“口舌”而已!

河南豫剧三团的经典戏曲《朝阳沟》,其剧本作者杨兰春同志,也是知识分子,他下乡劳动期间,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生活中产生创作灵感,创作了经典戏曲剧本《朝阳沟》。我不知道杨兰春是怎样理解那一段农村生活的,大概他是不会用自己的笔把农民的房子涂抹成“牛棚”的。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知道当代的知识分子,还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境界和胸怀!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秦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2. 蒋介石出卖外蒙古始末
  3. 陈先义:关于外国月亮的荒唐故事
  4. 准备同中国打仗或已是日本的既定战略
  5. 社会主义中国,不需要高高在上的“文化大师”!
  6. 那些想否定毛主席和前28年的,不是蠢就是坏!
  7. 毛主席巧用“杨柳”缅怀两位革命烈士,最初公开发表时并未注解杨开慧是毛主席夫人的身份
  8. 高市早苗如此盼望“有事”,就让她体验一下“多事之秋”
  9. 反官僚主义的局限与歧路——以彻底革命立场重评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10. 真正理解毛主席的政治谋略,才能正确认识皖南事变前后两个尖锐的历史问题
  1.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2. 元龙:低三下四拿吴石烈士鲜血敬国民党一杯,遭国民党打脸!
  3. 吴铭:谈谈经济“杀招”和“围猎”
  4. “古二”再爆“反贼”录音,揭穿了几十年来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5. 《邓选》学习 105 邓小平说不会产生资产阶级。2025富豪榜财富超过所有省份GDP、全世界GDP排名第七,首富富可敌39国总和
  6. 郝贵生 | “不要独尊马术”说明了什么?
  7. 只谈孙中山,不提毛泽东?《沉默的荣耀》你凭什么?
  8. 《邓选》学习103 邓小平眼里的新中国前三十年与美籍华人著名学者眼中的新中国前三十年有什么不同?
  9.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憎恨起父母了
  10. 背叛毛主席的叛徒是孙先生的继承者?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6.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7.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8.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9.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10. 令人“窒息”的聊天!
  1. 1959年,毛岸英的爱人刘思齐秘密赴朝为丈夫扫墓
  2. 2026年红色挂历来了:纪念毛主席逝世50周年
  3.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4. 天眸:一往无前地为共产主义壮丽事业英勇奋斗——纪念胡耀邦诞辰110周年和他致垦殖场信40周年
  5. 粉妖回忆录——最后一顿饭
  6. 《邓选》学习 105 邓小平说不会产生资产阶级。2025富豪榜财富超过所有省份GDP、全世界GDP排名第七,首富富可敌39国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