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父亲近70岁还在田里劳作,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破心见明 · 2025-11-16 · 来源:破心见明公众号
字体: / /

秋收后的田埂上,父亲的脚印比往年更深了些。他弯腰捡拾遗落的稻穗,粗糙的手掌在枯黄的稻秆上摩挲,像在抚摸老伙计的脊梁。我站在田埂尽头喊他“歇会儿”,他直起身时腰杆挺得有些吃力,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身后翻耕过的黑土地连在一起,像一幅没干透的水墨。

“一粒米也是血汗。”他扬了扬手里的稻穗,皱纹里嵌着的泥土簌簌落下。这是他在田里劳作的第五十个年头,从跟着祖父学插秧时的半大孩子,到如今鬓角斑白的老人,土地从未放开过攥着他的手。我不止一次问他“什么时候才不种了”,他总说“地不能荒”,可我分明看见,他夜里贴膏药的日子越来越多,半夜有时还有轻拍关节声。

农民需不需要退休?这个问题像田埂上的草,在我心里长了许多年。城里人到了年纪就领退休金,在公园遛鸟、跳广场舞,可我的父亲,还有无数和他一样的农民,似乎从来没有“终点线”——春天要育秧,夏天要抗旱,秋天要抢收,冬天要积肥,四季轮回里,他们的“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更没有退休证。我们总说“日子先苦后甜”,却很少想过,这辛苦要熬到哪一天才算个头。

《农民的生存焦虑》

一、土地是根,也把父亲圈住了一辈子

父亲的人生,是被土地丈量着的。他二十多岁的时候,祖父在挑粪时突发脑溢血,倒在田埂上,父亲从此算是正式接了班,一接就是三十多个年头。他常说“这地是爷爷传下来的,不能在我手里败了”,这句话像咒语,让他在灾年里饿着肚子也要浇地,在丰年里顶着烈日也要抢收。

我上大学那年,想让他别再种那么多地,他却悄悄又承包了邻居家两亩荒田。“你在城里上学要花钱,地多收一点,你就少跟人借钱。”他送我去车站时,裤脚还沾着泥,塞给我的生活费里,有带着稻壳清香的零钱。那些年,我在图书馆里读着“农业现代化”的书,父亲却在田里用锄头刨着未来,他不懂什么是“退休保障”,只知道“多干活就能多挣钱”。

几年前我在城里买了房,接他来住,他却在小区里坐立难安。住了不到一个月,他就背着行李回了村,说“城里的日子太闲,浑身不自在”。可我知道,他不是放不下那块地,而是他来城里感受到这里什么都要买,哪哪都要花钱,在农村一年收益才一二万的他,受不了这种只出不进的生活,趁着现在能走,能动,再去土里刨点,多挣点钱,将来要是不能动弹了,不给我添负担。

二、“不退休”的背后,是农民的“生存焦虑”

村里的老支书跟我说,全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在种地的占了八成。不是他们不想歇,是不敢歇。“城里老人有退休金,我们农民靠啥?靠子女?子女在城里压力也大;靠土地?不种就没收入。”老支书的话,戳中了无数农民的痛处。

父亲有个小本本,上面记着每年的收支:种子多少钱,化肥多少钱,卖粮食多少钱,扣掉成本,一年到头也就挣个三五千块。他不敢生病,也不穿新衣服,虽然交有农村医保,但是能挺过去小病,就不去医院买药。“要是不种地,这农村养老金能够干啥?”他常说这话,眼神里有无奈,也有倔强。

农民的“不退休”,从来不是热爱劳作,而是怕失去生活的依靠。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土地,却很少能从土地里获得“安全感”。我们吃着他们种的粮食,住着他们盖的房子,却常常忽略,这些沉默的劳动者,也需要一份“退休保障”,让他们能安心地放下锄头,享受晚年。

三、最好的“退休”,是让土地不再成为负担

今年秋收,我特意回了村,帮父亲收稻子。我学着他的样子弯腰,没一会儿就腰酸背痛,而他却能一整天泡在田里。休息时,他坐在田埂上,看着我笨拙的动作笑了:“还是城里的活儿轻松。”我握住他的手,那双手布满老茧,指关节变形,却比我的手温暖有力。

真正的“退休”,不是让农民彻底离开土地,而是让他们不再为了生存而劳作。现在有些地方在搞土地托管,有些企业在研究人工智能运用在农业,如果这些新模式与新技术,能给农民带来保障时,能为农村养老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时,当他们种地只是因为热爱,而不是被迫时,那才是农民真正的“退休”。

夕阳西下,我和父亲并肩走在田埂上,他的脚步慢了,我的脚步也慢了。田埂很长,像父亲的一生;田埂也很短,短到我终于读懂他的坚守。农民需要退休,需要的是“有保障的退休”,需要的是“能安心爱土地的退休”。

如果你家里也有这样一位在田里操劳的父亲或母亲,请多给他们一点关心,多陪他们,四处看看,多听听他们的唠唠叨。因为他们的辛劳,值得被温柔以待;他们的晚年,值得被妥善安放。毕竟,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藏着他们的汗水,也藏着我们对他们最深的牵挂。

也希望农村的每一位老人,不在为生活硬扛。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30岁快递员因送错快递被杀:谁之病?
  2. 踏入深宅的冬日;一道门槛,无声的较量;…特殊的眼镜与不眠的黄昏
  3.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4. 当我们看李子柒视频时,我们在看什么?
  5. 蒋介石出卖外蒙古始末
  6. 陈先义:关于外国月亮的荒唐故事
  7. 准备同中国打仗或已是日本的既定战略
  8. 社会主义中国,不需要高高在上的“文化大师”!
  9. 那些想否定毛主席和前28年的,不是蠢就是坏!
  10. 高市早苗如此盼望“有事”,就让她体验一下“多事之秋”
  1. 元龙:低三下四拿吴石烈士鲜血敬国民党一杯,遭国民党打脸!
  2.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3. 吴铭:谈谈经济“杀招”和“围猎”
  4. “古二”再爆“反贼”录音,揭穿了几十年来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5. 《邓选》学习 105 邓小平说不会产生资产阶级。2025富豪榜财富超过所有省份GDP、全世界GDP排名第七,首富富可敌39国总和
  6. 郝贵生 | “不要独尊马术”说明了什么?
  7. 只谈孙中山,不提毛泽东?《沉默的荣耀》你凭什么?
  8. 《邓选》学习103 邓小平眼里的新中国前三十年与美籍华人著名学者眼中的新中国前三十年有什么不同?
  9.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憎恨起父母了
  10. 毫无羞耻地“甩锅”,老百姓该相信谁?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6.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7.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8.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9.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10. 令人“窒息”的聊天!
  1. 1959年,毛岸英的爱人刘思齐秘密赴朝为丈夫扫墓
  2. 2026年红色挂历来了:纪念毛主席逝世50周年
  3.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4. 天眸:一往无前地为共产主义壮丽事业英勇奋斗——纪念胡耀邦诞辰110周年和他致垦殖场信40周年
  5. 粉妖回忆录——最后一顿饭
  6. 《邓选》学习 105 邓小平说不会产生资产阶级。2025富豪榜财富超过所有省份GDP、全世界GDP排名第七,首富富可敌39国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