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孙锡良|法院判决的校园举报案留下六个问题

孙锡良   · 2025-05-30 · 来源:孙锡良B|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该案引起了很大关注,大多数人都把“举报”等同于“告密”。

最近,湖南某法院判了一个案子,中学生因为举报同学玩手机和使用平板电脑被打伤,据说已达到轻伤级别。

主审法官提到,学校不该用举报代替管理责任,负本案的三成责任,那个被打伤的孩子因为“举报”有错负两成责任,打人者负五成责任。

该案引起了很大关注,大多数人都把“举报”等同于“告密”。

不过,本案并没有带来理性思维,反引起了新的戾气,许多网友主张以后见一个举报者就打一个,“打”的暴力倾向明显。

法官的判决并非没有瑕疵,它带出了诸多问题供社会思考。

第一个问题:学校立纪立规禁止学生带电子产品进校园到底合不合法?

此类校纪校规在中国中小学并不孤立,甚至可以说是很普遍。

如果它的存在与法律构成冲突,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全国范围内叫停,不管学校是否出现打架事件都要叫停,不合法的规纪必须早日终结,不能等出事了再补救。

如果它的存在符合法律规定,那就应该严格执行它,不能一出事就追责学校。

第二个问题:学校如何严格地执行校纪校规?

部分校纪校规比较容易执行,比如,迟到,早退,不穿校服,纹身,等,一看便知。又比如,考试夹带,考试偷看,监考老师也容易发现。还比如,破坏学校公物被校管抓住。

电子产品进校园进教室这种事,执行校纪校规的第一主体是班主任,他怎么能执行好呢?

不允许翻学生书包,不能翻学生课桌,更不能翻学生口袋。

老师不是神探,老师手上也没有电子产品检测设备,更没有三头六臂,想靠自己的能力发现那么多学生是否带电子产品并非易事。

怎么办?他只得依靠班干部,只得依靠“群众”(同学)。再直接点讲,就是依靠同学间的相互监督。这次事件,在法院看,是举报,在班主任看,可以认为是相互监督。

执行不好,班上电子产品会泛滥,学校要不要批评班主任?

第三个问题:举报的小孩子到底错在哪里?

举报的孩子是未成年人,他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听学校的话,有错吗?如果说学校有错,说老师有错,那倒是可以讨论。但如果说举报的学生有错是说不通的,他完全是听老师的话。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学生不能听老师的话,甚至也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明确举报是错误的。让被打者承担两成责任于法无据。

第三个问题:法官认定的结果与原因之间的法律责任关系是否成立?

法官讲,孩子因为举报别人所以才挨打,举报有错,所以必须承担部分责任。

法官又强调,这样的判决,主要是避免未成年人之间发生因举报制造出更多打架事件。

然而,他可能滥用或误用了因果关系。

无论举报是对还是错,打人都是不对的,尤其是把人打成轻伤。如果他是成年人,可能要负刑责。没有一条法律支持有过错的学生就该被打,被举报的同学认为自己占理,只能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方法要求对方纠错。

再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有学生在集体宿舍因为玩电子产品影响他人造成严重后果,不举报的同学会不会因此也要受到谴责?不举报的负面后果一定会少于举报的负面后果吗?真出了大事,会不会又被批评“现在的孩子都很冷漠”?

大家记得马家爵杀人案吗?当他被室友歧视和欺负的时候,如果有人早点举报,会出现后面的恶果吗?

第四个问题:在教室或寝室玩电子产品是否属于个人隐私行为?

如果学校的规定是合规合法的,那么,任何人带违禁产品进校都属于违纪行为。

教室,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公共区域,每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都不应该受到他人影响,如果你的行为影响到了他人的学习与生活,就不能算是隐私行为,而是公共行为。在这个案子中,如果举报的学生跟被举报的学生是同桌或前后桌,他可以认为自己受到了影响,举报并无不妥。

在校园里,同学间因为使用电子产品相互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例非常多,学校头痛,老师头痛,家长也头痛,在全国都带有普遍性,简单地用“个人隐私保护”来解读这个案子显然缺乏对校园环境的深刻理解。

第五个问题:如果学校和老师对电子产品放任不管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

我曾经跟某中学的一位副校长交流过,据他介绍,现在的中学生,本事可大,家长不给买手机,他自己能搞到,并且可以搞到很多个,有时在宿舍打游戏可以打通宵,室友敢怒不敢言。

青少年学生一旦爱上了游戏,很容易上瘾,时间一久,就难以校正。

中国的家长,绝大多数是赞成学校禁用电子产品的,这一点应该异议不大。

假如学校对学生在校园内使用电子产品听之任之并形成普遍性现象,学风,校风,将很快要出大问题。

如果家长知道学校放任孩子的行为,骂声,批评声,会少吗?

如果学校放任学生玩电子产品的风气传到社会上,会不会还是要挨骂挨批?

第六个问题:简单把“举报”等同于“告密”合适吗?

告密,通常可以理解为有一个比较不太光明的目的,是一个典型的贬义词。

举报,通常并没有主观恶意在内,只是指出某些自己认为不应该有的言行。

在本案中,学生都是未成年,即使班主任说奖一盒牛奶,那也是一种同学间比较有趣味性的监督手段,并不是说举报之后能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小孩子可能认为,举报收藏电子产品,让老师收上去,是为了让同学能更好的学习,主观上并没有恶意。

在讲到这个问题时,我还想提一下另外两件事。

2022年,有个英国女老师在小学课堂上告诉女孩子要注意不能做哪些事,课后,被该班的女学生举报到学校说她搞性别歧视,几天后,该老师被开除。

这是学生举报老师,并且老师的本意是善良的。

这事若发生在中国,估计会被解读为“文革遗风”,学生怎么能告老师呢?

这事发生在英国,就被解读为“性别歧视”不能碰。

大概在六年前,意大利女科学家举报天津某大学院士校长论文造假,数量高达50多篇。

大家都为她的举报鼓掌,没有人说她是告密,因为她说的事实。

在中国,在造假学者的身边,为何没有人敢于或者说愿意举报院士造假呢?怕什么?

如果是他的身边人举报了,是否会被认定为“告密”?会否被批为政治变态?

大家还记得上海交大陈教授芯片造假的丑闻吗?他的团队人员早就知道他造假,但没有举报,恐怕也是害怕被扣上“告密”的帽子,结果,导致他合计骗了13亿巨额经费。

中国学术界的造假泛滥,跟不敢举报有没有关系?跟事理的矫枉过正有没有关系?跟“告密可耻”的观念是否有关系?

一件事做得对不对,该不该做,认事实,认真理,认法律,脱离这些谈空洞的道德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校园管理和学生管理,个人认为:

尽量少掺合点政治情绪,孩子间的相互监督不要随意认定为“告密”,甚至连举报都算不上,这属于反向上纲上线。

尽量多地阐明是非观和真理观,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容忍不良现象,容忍自己的权益被侵害,把“忍”字立在头上未必就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尽可能做到依法治校,学校不违法,学校不能担责,老师不违法,老师不能担责,校闹现象,都是不依法办事造成的恶果,都是和稀泥造成的恶果,谁闹谁有理是办不好教育的,中国人去外国留学,出了事,为什么没人敢去闹?

做人,做事,只要自己清清白白,怕什么举报?

管人,管事,只要严格依法依规,怕什么告密?

附言:

1.环卫工被拉到现场去拍照还原工作状态。评:网友骂他们搞形式主义。没错,就是形式主义。常见吗?说个笑话:有个活动,叫“反对用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开会前,大家又来个形式主义拍照,最后,就变成了“反对用形式主义‘反对用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是不是觉得很绕口?有解吗?你说呢?

2.特朗普对哈佛大学下狠手并对留学生加强审查。评:特朗普有自己的出发点和理由,本人并不认为他有不对,咱们也可以重新审视留学生制度,互为铜镜。我不赞成有人把这事看成是民主的倒退,能争论就好,争论错了再改,争论就是民主表现之一。特朗普还提到硕士生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中国也存在这个问题。

3.最近,我家那位把我吓了一跳,她说中美不可能打仗。我问原因,她竟说是内奸太多,打不了。几十年了,她从未说过半句于时政的话,绝对不提,绝不关心,绝不跟我聊国际时事。或许是她偶尔看了我文章,或许是她也有观察,又或者说中国的内奸表现已经很突出。真发生战争,那批反共反毛反社的公知肯定会很快跳出来,它们将是内祸的最大燃烧弹。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用心良苦
  2. 李进同志(四)
  3.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4.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5.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6.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7.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8.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9.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0.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8. 李进同志(三)
  9.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0.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