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流传着莫言的一句名言:人只在吃饱了之后才会想到道德。
不知道是莫作家本意还是听众的曲解,这句话曾经一度被很多人用来攻击新中国的前三十年,说那个时代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什么道德可言,越穷就越缺德。
八月三十日,我在今日头条又看到了有人借这句话大发议论,后面的评论都是赞美莫言敢讲真话,还有人嘲笑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坏人正在变老。
这样的网络流量未必代表莫言之意,但他的话确已成为某个特殊群体的圣经语录。单只作为个人价值取向也就罢了,如果老用这句话来全盘否定新中国前三十年就太不理性。前三十年的坏人?这是什么恶毒语言?你父母是坏人吗?
作家的这句话,只从浅层思考,也不是没有道理,比如说小偷小摸的人里面就有很多是因为穷,部分人确实因为吃不饱才去做缺德事。
然而,你再往深处想想,不见得就那么在理,搞小偷小摸的人多数乃好吃懒做,都是吃不得苦又想来钱快的人,那些有道德而吃不饱的人宁可讨饭也不偷不抢,前三十年缺德的人还真是没后面多。
贫穷的人就一定不想道德的事吗?贫穷的人就一定更没道德吗?
我老家位处大别山山脉,至今仍然是湖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小的时候,村子里本来就比较落后,加之我家在村里又更差,所以,现在如果有人去我老家问我儿时的情况,他们一定会说我是从贫穷的家庭走出去的农民儿子。
虽然这样,但我非常有信心的是,从爷爷奶奶到父母再到我的兄弟姐妹,哪怕吃不太饱,道德上肯定是没有缺陷的,我的家庭教育里面没有书本上的教条和大道理,时刻都处在父母言传身教的道德约束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是说在嘴上,而是刻在心里。
就我一家人是这样吗?不是。
我敢说,六七十年代的我们那个村,整体风气是很不错的,道德水准是很高的,违法犯罪的事很难出现,道德沦丧的事更是少见,那时候的集体约束还是蛮管用。你们可以说那个时代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我不接受你们贬低那代人的品德。
小偷小摸多起来,打架斗殴多起来,黑社会多起来,杀人放火多起来,那已经是八十年代之后的事了,“严打”之后转好了一阵子,再后来又死灰复燃,这个时候已经跟吃不饱没啥关系了。
中国封建二千多年,底层的农民其实一直都处在贫穷中,过好日子的光景不多。
也就是在这样的农耕时代长周期中,封建道德标准始终都由权贵和卫道士制定,穷人只能按他们定的规矩执行,封建道德涉及的范围大到成为人身枷锁的地步,锁得最紧最深的也是穷人,而不是富人,更不是皇亲国戚。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被现代很多人还认可的道理。但是,这里的礼仪和荣辱一定与道德等价吗?恐怕不能。
贫穷的人,脑子里没有高尚的、成套的、可以头头是道尽情表演的礼仪,但他们的内心整体上是有道德约束的,至少是在封建枷锁里潜移默化,他们整体上守住了贫者的道德。
是封建制度的好让穷人能守住道德吗?不是。
因为穷人最经不起缺德后的惩罚,因为穷人最经不起缺德后注定的更悲惨生活,甚至是穷人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没有资格缺德。道德枷锁只锁得住祥林嫂,锁不住鲁四爷。道德枷锁锁得住吃不饱的武大郎,锁得住吃饱后的西门庆吗?陈世美吃不饱时对妻儿很好,吃饱了后才想要抛妻弃子。
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封建贵族跟穷人不一样,吃饱了,吃撑了,所以会去逛妓院,所以会去街上骚扰民女,所以会有纨绔子弟集众闹事。因为吃饱了,因为有钱了,所以,他们还会买官卖官,他们还会玩祼体摸阄选销魂女的游戏。
咱们也不用看今天的文章怎么说,看看宋元明清的小说、曲艺和杂剧,很容易就可得出一个结论:最缺德的多数还是吃得很饱的非富即贵。
古代中国,新中国前三十年,简单就说这么些东西,大家心中自有判断。
后面的情况呢?都应该是吃饱了吧?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就要问了:
九十年代曾经满大街的失足艳店都是没吃饱的人进去逛吗?
天上人间的消费都是吃不饱的人付钱吗?
网络平台提供每夜8000元以上陪玩陪睡的业务都是为吃不饱的人准备的吗?
买毒品吃的人都是因为吃不饱吗?
曾经猖獗的拐卖妇女儿童也是因为吃不饱吗?
将小孩子打成残废上街乞讨是因为恶人吃不饱吗?
成年人性侵幼女是因为吃不饱吗?
老师性侵女学生是因为吃不饱吗?
校园霸凌都是吃不饱的孩子干的吗?
网上的祼聊和黄色直播都是因为吃不饱吗?
假借保健品欺骗老人也是因为吃不饱吗?
放高利贷逼人跳楼是吃不饱的人干的吗?
防不胜防的电讯诈骗是为了吃饱吗?
“家中红旗不倒,外面红旗飘飘”都是些吃不饱的人?
无数搞权色交易的都是吃不饱的那部分人?
把100个情妇安置在同一小区家里搜出3吨现金的人吃饱了吗?
专门以嫖宿幼女为乐的“姚们”是因为吃不饱才吃人吗?
每年315晚会里曝光的坏人坏事都是因为吃不饱才干的吗?
没病的女孩被推上手术台是因为医院职工已经吃不饱饭了吗?
和尚与女主播发生关系被敲诈320万是因为和尚没吃饱吗?
真正向善修德的是吃不饱的六祖惠能还是吃得肥头大耳的释永信?
一女多嫁骗婚逃婚的人是因为没吃饱吗?
在承包户鱼塘里下药哄抢承包地土豆和玉米都是因没吃饱吗?
………………………………………………..
如果吃饱了就能够按莫言讲的那样想着道德,上面的事都没办法找答案,都不该发生,这都是吃饱后干出来的缺德事,没吃饱的人干不出这些事。
以上的事例,都在证明一个结论:吃饱了撑着后更容易出现道德的贫穷。
一个社会,道德水平高不高,其实你不用看很多标准,少念点古人套话,就坚持两条:
人与人之间的可信度高不高?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在被提醒你要谨防什么什么发生,那这个社会的平均道德水准肯定不会太高;
国家机器为规范社会秩序付出的代价高不高?对道德水准越高的文明社会,国家机器里的人数会越少。当你观察具体现象时会发现,道德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是等价关系。
无论古还是今,如果从守德、守法的角度分析,整体上看,绝大多数缺德事都是吃饱了撑的人干出来的,不是以吃不饱的人为主体。
那些表面上有身份的吃得饱群体看起来确实更有道德水准,但也只是看起来像,不代表真实的全部。吃不饱的人偷个钱包很容易被发现,但吃太饱的人偷个情你多数不知道。
如果不公布“罗莉岛事件真相”,大家不可能知道那帮最有道德光环的有钱权贵们玩得有多么的缺德,曾几何时,他们都是世界上吃得最饱最好的道德标杆。
名利场上,许多吃饱了又吃好了的人身上似乎都闪耀着道德光环。
其实,那只是光环,不全是道德光环,更多是金钱的光环,金子的耀眼覆盖了他们身上无数缺德的黑斑。用一好来遮住百丑的人还少吗?用得着举很多例子吗?如果不是遗产没谈拢,你会想到干净得像纯净水一样的浙江完人在国外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受精卵?他是吃饱了还是没吃饱后干的那事?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证明“吃饱了的人都缺德”,而是要证明“吃饱了才能想道德”这句话是错的,是要证明“缺德不是穷人的专属品”,还想说明“新中国前三十年缺物但不缺德”。
今天,我还有另一个意思想表达:道德沦丧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金钱剥削了道德。
纵观这几十年,有许多人,在吃饱前,在致富前,都充满着道德理想主义,都宣誓过要做道德楷模。然而,一旦他们吃饱吃撑了,一旦他们手上有钱了,道德就想不起来了,而是开始想着干点不道德的事。
十多年前,中国曾流行“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人富有了,道德贫穷了。为什么?
不就是金钱把道德给剥削走了吗?
手上有了钱,自己的钱最容易剥削自己心中的德。
钱的万能属性既撑起了部分有钱人的表面荣耀,同时也可能成为他们身上的病毒,它的诱惑扩散作用一方面促动自己缺德,另一方面还引诱意志不坚的别人跟着失德。
饱淫思欲更为具象,吃饱思德未必能当真。
名人当然有言论自由,但名人不应该狭隘引导。
凡人当然有权崇拜名人,但不能不思考就把名言当至理。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敢说,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没办法代言道德,顶多只能为被冤枉的那部分人洗脱污名。
我拒绝所有金钱原则主导下的道德宣判,我拒绝任何名人和任何成功人士获得最高的道德代表权,我只接受把事实放到公开的天平上称量。
穷人并不都能守德,富人未必都很缺德。有的国家既富又有道德,有的国家虽穷也有道德,有的国家富了也没有道德。社会土壤的干净,社会风气的干净,取决于国民脑子里悬着的那个精神信仰,若是你全民都只信仰钱,这个国家注定是个外表光鲜内心缺德的活躯壳。
有些人穷着,留下道德的富余。
有些人富着,伴随道德的贫穷。
道德枷锁已经锁不住任何一个阶级,各自用良心检讨就够了。
多少能人、好人、富人、高人、善人、完人死于见光?你心里没数吗?
如果发起一个“谁是最缺德的群体?”调查问卷,你想谁会当选?
我很有把握地讲,穷人拿不到这项殊荣!
质疑并贬低艰苦奋斗那代人的道德,你已经很不道德了。
附言:
观九三阅兵有感:毛主席打下了中国所有战略威慑力的强大基础,后面几十年又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中国战略威慑力的边界,只要毛主席巨幅画像还挂在天安门城楼,对外敌就是一种心理战略威慑,对世界和平就是一种思想战略保障,建立新中国,开创新时代,拥抱新未来。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