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贫困为什么是可怕的生活?谁之过?

关中的牛人 · 2025-11-04 · 来源:乌有之乡(作者投稿)
字体: / /

贫困带给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空间和营养是生命休养和恢复的三个条件。很多贫困者为了增加积蓄,从口粮中克扣营养,使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为了多挣钱便长时间加班——要知道,8小时工作制是由人的生物学特点决定的,超过8小时工作就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体力无法恢复;人均居住面积是生理恢复的空间要求,住房过于狭小和嘈杂会使心理无法放松,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缺乏这三个条件,就会使生命在萎缩的状态下延续,心理亚健康和生理亚健康并存。

安贫乐道是古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即使一贫如洗,也能心态平静,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中去。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贫困带给人的是慢性压力,精神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贫困者往往会通过美食、赌博、性行为、烟酒甚至毒品来舒缓心理,而这些东西又加剧了贫困者的经济负担,推高了犯罪率,使贫困者的道德进一步滑坡。长期吸烟饮酒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从小嗜好烟酒的人,有的到中年便离世了。为什么贫困会给人如此大的压力?因为在经济社会中,多数民生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钱,贫困者的生活难题从当下一直延续到生命终点。当下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的悲观预期,让贫困者的心理压力无法缓解。贫困者最缺的,就是平静祥和的心情。

我们这个社会存在对贫困的隐性歧视。贫困者的言行往往是退缩的,饮食起居也难免简陋寒酸,这些表面现象会让他们被社交群体拒绝,陷入社交排斥的状态。社会对贫困者多有刁难和欺凌,有时往往以隐性的方式表现,比如人际交往中的区别对待,往往就是针对贫困者的。

贫困者终其一生也很难拥有正常的生活,很难得到与他人平等的对待,更难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因为很多东西需要依靠社会和他人的给予才能拥有,比如善意的对待、尊重、情感与真心的接纳。

贫困社区往往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这种文化是在长期资源匮乏的环境中逐渐沉淀形成的,核心特质便是根深蒂固的“唯功利论”(小编批: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在这种文化语境下,所有生活困惑的解释、人际交往的逻辑,都绕不开“利益”二字——人们不追求情理的契合与情感的共鸣,首要诉求永远是实际利益的索取与保全。这使得社区内的人际关系充满竞争性与紧张感:邻里之间常为一寸土地、一点空间寸土必争,丝毫不让;家庭内部的财产分配更是分厘必较,容不得半点让步;就连父母的赡养责任,也多是相互推诿、刻意剥离,少有人主动承担,仿佛责任的分担就是利益的损耗。更重要的是,这种环境严重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互谅与互助,即便身处人群,个体也常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原本应有的情感联结被利益算计彻底剥离。同时,贫困社区也更容易滋生欺凌事件,资源的稀缺加剧了矛盾冲突,弱势者往往难以获得保护,进一步放大了生活的风险与压抑感。这也是许多大龄女性宁可单身,也不愿嫁入贫困社区、与贫困社区的未婚男性缔结婚姻关系的重要原因——既源于对物质匮乏的顾虑,更源于对这种缺乏善意、充满竞争与欺凌风险的生活环境的深深畏惧。

这种由资源匮乏催生的功利型文化,进一步固化了社区的生存生态: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与互助,只剩算计与疏离,既难以形成正向的社区凝聚力,更让贫困者陷入“利益优先—关系疏离—孤立无援”的闭环,无形中加剧了脱贫的难度,也让社区的整体氛围更显压抑与封闭。

在特定发展阶段,贫富差距可能伴随社会进步出现。贫困是社会发展的代价(小编批:谁应该成为这代价呢?),是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本由部分群体承担的结果。所以帮贫和扶贫是国家为主导的全社会的责任。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金灿荣:为什么今年的对美斗争策略和之前不一样了?
  2. 终章:我最后的忧思
  3. 莫言为什么能得诺贝尔?
  4. 地方政府:我把你外婆作价一百万两卖给你自己
  5. 为什么越南是修正主义?
  6. 有谁知道,今天稀土能够拿捏美国,也是毛主席早早布局的结果!
  7. “你怎么跟个女人一样”
  8. 井冈山观心 | 《邓选》学习102 右派分子反对党的统购统销、合作化等各项基本政策
  9. 当中国学者热衷于在海外期刊发文时,我们要警惕什么?
  10. 论“仇富”
  1.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2.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5. 缺失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政治隐患!
  6. 伯明登:警惕"一切资源资产化、证券化、杠杆化"隐藏的休克疗法式陷阱
  7. 历史不容睁眼说瞎话!
  8. 德纳 | 农夫山泉事件后续:HPV宫颈疫苗背后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9. 彭胜玉:全民族满13岁女性注射HPV存在整个民族遗传被改造的重大风险,不能因小失大,这个风险不能冒不值得冒
  10. 欧洲金靴:《澎湖海战》,并不符合「新中国价值观」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3.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4. 物理学之外,我们在致敬杨振宁什么?
  5.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6. 1988年,杨振宁痛批那部纪录片
  7. “文革”前夜的“出气大会”
  8.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9.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10.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1.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2.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小岗村不是单干
  5. Ksliu肖志夫:特朗普称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取得“12分”“巨大成功”
  6. 德纳 | 农夫山泉事件后续:HPV宫颈疫苗背后你所不知道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