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抓意识形态建设绝不能“摸石头过河”
2013年12月23日,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今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已大张旗鼓搞地培育了13年。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则是“井里的瓢”,从上面看在下面,从下面看浮在上面,可以说,在任何一个公共场所,随机选100个人,让其回答啥是“核心价值观”?大约一个人都说不全“24字”,一个人都说不清楚这是个啥东西。如此,不由让人产生“八问”:
一问:核心价值观从何而来?华为将研发放在首位,一年投入1800亿研发资金中,其中,600亿做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1200亿投入产品研发。没有理论突破,就没有产品创新。
万事同理,作为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尤其,作为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理论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如此涉及重大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什么基础上概括出来?怎样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产生?怎样经反复研究论证?哪些机构及权威人士参与研究论证?征求过几个基层百姓意见?
而且,无论怎么研讨和论证,必须回答和论证这样几个问题,即,提出的24字“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要求?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到底是什么?是否体现了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社会主义与特色社会主义能否简单等同?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主语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该怎么体现社会主义?
对这个出台的过程,应该有清晰地交代,也是承担一定的历史责任!
二问:核心价值观特点何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传承与发展中,各自都写出经典哲学巨著,各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重大贡献。可以说,任何伟大理论的创立,必有伟大哲学的支撑和照耀!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确立,一个无以伦比的巨大贡献,就是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世界哲学史,巅峰性贡献了两本哲学巨著《实践论》《矛盾论》。
《矛盾论》核心和创造性的,从五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矛盾特殊性,为深刻批判长期统治我党的教条主义的主观性、片面性,批判主观主义者的形而上学路线,提供了批判的思想武器;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紧密结合实际的工作作风,提供了科学的哲学基础和哲学指南。
按《矛盾论》揭示的特殊性原理分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突出和独有的特点,它的特殊重大价值,它的特殊规定性和特殊根据在哪?“共性寓于个性”!如果讲不出特殊性,那其就根本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判断地方领导的讲话是否废话,一个特别的检验标准,就是看有无特殊规定性。若将某篇讲话的地方领导署名,随意变更为哪个地方领导的名字都行,哪个地方领导讲都行,到什么地方讲都行,啥时候讲都行,讲给谁都行,那么,这种万能型的领导讲话,绝对都是空话、大话、鬼话!
三问:核心价值观皮之所存?同将孔子毫本无理论思维,随口一说的零散话语,缉纳自嗨成的《论语》相比,毛泽东思想与其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是其深邃的理论性,尤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将认识论的存在决定意识,推演揭示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它包括三层含义:其一、“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其二、“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其三、“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那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社会存在是什么?什么社会存在决定的“核心价值观”?它又是从什么社会实践中而来?是从社会主义的“三项实践中来”?还是从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实践中产生出来?这是两个极大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历史实践,这两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体,也带有极其鲜明的历史印记。
古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衡量,无论怎么称呼“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上,既没看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皮存”,也没看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焉附”!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和“核心价值观”,根本没有毛线关系!如此既不“皮存”,也不“焉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何能变成认识世界,尤其“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四问:核心价值观核心何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集中提炼。可搞了40多年的改开,基本只讲特色,而不讲社会主义,甚至连设计师都公开声言,自己也搞不清啥是社会主义。甚至在很多场合,“社会主义”都成了禁忌“莫谈”的词语,就是查现在词典与词条中,“社会主义”一词,已被修正的含糊不清,更说法不一。
即使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不能丢”,可到底哪些原则不能丢?哪些原则能在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上体现,既没有任何具体的界定,也没见具体的表述,更没有具体的强调。
40多年里,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些要求性的大话没少讲,可社会主义的主流精神价值是什么?却从没见到一篇权威文章,做过权威性地论述!社会主义主流精神的理论建设十分苍白,甚至大面积空白,这是不争的事实!
到底是社会主义的主流精神价值,还是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精神价值,这都说不清楚,又哪来“核心价值观”?
五问:核心价值观咋闭谈阶级?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种社会制度、一种政治制度、一种经济制度。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阶级性,这个阶级性鲜明和集中地体现在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大公无私和集体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既然前置限定是“社会主义”,为啥否认阶级性?为啥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一个字也不反映?这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用到哪国不行?仅以所谓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论,用到哪个时代不行?说给谁不行?这是哪门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说到“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商鞅没搞徙木立信?孔老二没讲仁义礼智信?资本主义没吹嘘契约精神?可有一个社会制度主张无信?无信,就是无耻!“核心价值观”中讲诚信,恰恰出现一个极具讽刺的特色,就是特色改开出现大规模、立体性、社会性的失信!
说到无视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嗜血,抛弃阶级性的“友善”,试问:到底是让工人友善资本家,还是让资本家友善工人?而作为人格化资本的资本家,能“友善”地放弃压榨性逐利?像许家印“友善”地诈骗2万多亿人民血汗,这样有特色人格化资本的资本家有多少?“皇军”侵华没竭力鼓吹中日亲善、中日友好、大东亚共荣?“皇军”亲善、友善了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竟然搞什么超越人性的“友善”价值观,这简直是荒诞不经!
六问:核心价值观咋空洞无物?2018年12月10日,北京举行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发来贺信,强调《世界人权宣言》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献,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了19项涉及公民的政治权利,6项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法律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权享有和平集会和结社的自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
相比人权宣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更先进的精神价值观,应该赋予人民更多、更广泛、更高级的权利!可《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只是抽象概念?如何只是空洞的口号?如何不赋予具体权利?
世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无无义务的权利。让老百姓贯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给其相应的权利。古语:“世不患无法,患无必行之法”。现实:“世不患无说,患无必做之说”!光说不做,就是空话!
七问:核心价值观有何实践要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仅以公民层面论,老百姓有急迫的“实践要求”,立即、马上、必须解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吗?说这是老百姓的“实践要求”,简直是“不食肉糜”!
现在老百姓最迫切解决的实践要求,应是能解决充分就业(勿毕业就失业),能增加点收入,物价不要涨的太快,能平安骑电动车上下班,能娶妻生子,别断子绝孙,别让资本家拖欠工资,能让医院少收费等。
至于什么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富裕”、“全过程民主”等,已成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天方夜谭。而就是这种低廉基本的民生实践要求,“核心价值观”反映和体现了吗?如果拒绝体现,那到底体现了什么“实践要求”?
8.对核心价值观疑问很多。对于“核心价值观”,还有疑窦丛生:
如,《意见》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的划分是否形而上学?老百姓只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老百姓不应最该享有富强与民主?
如,总讲这要自信,那要自信,可不讲“核心价值观”如何产生,又不讲“核心价值观”具体依附,还不讲“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权利,也不讲“核心价值观”的特殊属性,仅给出空洞的24字核心价值观,何来自信?怎么自信?自信什么?
如,作为最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不在世界推广吗?为何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不见任何机构和人员宣讲推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不成只配给国人讲?对外只能不伦不类地搞“孔子学院”?
如,说到民主,西方帝国主义集团不正把推行西方民主,作为搞“颜色革命”的武器,甚至是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核心价值观”超越阶级的民主,能作为“普世价值”推广吗?若不许争论!不许妄议!不许唱衰!甚至不许置疑(心有疑问)!又怎么推行民主?
如,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抵制“历史虚无”吗?能抵制“颜色革命”吗?能同西方帝国主义展开论战吗?能据此争夺世界舞台的舆论话语权吗?能据此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
结束语: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后,贯彻教育了10多年,可谓风头一时。仅各级派出的专家宣讲团,云山雾罩的就没少宣讲,可讲过就水过无痕。相关的标语和标语牌,倒是悬挂树立了很多,尤其,越是后发达地区悬挂树立的越多。可理想信念丧失,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社会诚信缺失等,并未见任何标志性好转。
文化课的主要矛盾是“懂不懂”,政治课的主要矛盾是“信不信”。人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天意!人心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心!真理绝对会赢得人心!人心绝对会赢得真理!真理的力量,就在于能吸引人心所向!可老百姓相信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核心价值观”能赢得人心吗?
为此,“核心价值观”的“皇帝新衣”必须说破!必须像坚守“上甘岭”一样,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抓意识形态建设是大科学,必须要有大战略,万万不能“摸石头过河”呀!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