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什么是“矛盾律”?

马列研学社 · 2025-11-01 · 来源:马列研学社 | 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亦称“不矛盾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

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实的,其中必有一个假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这个公式中的“A”表示思想(概念或判断)。“非A”表示对A的否定。“A不是非A”指的是A这个思想不是非A这个思想。

这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是指对于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矛盾判断或两个反对判断。

矛盾判断,是指对于同一对象既肯定它具有什么情况,同时又否定它具有什么情况的判断。例如,“这间房子是清洁的”和“这间房子是肮脏的”,这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假。

反对判断,是指对于同一对象既肯定它具有什么情况,同时又肯定它具有与这一情况相对立的情况。例如,说“这是一根粉笔”,同时又说“这是一支钢笔”,这是一对反对判断,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矛盾律和同一律是直接联系着的。矛盾律是同一律的否定形式,它是以否定形式表达了同一律以肯定形式所表达的同一个思想。违反了同一律也必然不符合矛盾律。

矛盾律的意义在于,它不容许人们思想中有关于同一对象的矛盾思想的存在,即要求一个思想不自相矛盾。违反矛盾律就要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例如,《韩非子·难势》中有这样一个典故:“人有鬻盾与矛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这个典故揭露了卖矛与盾的人自我吹嘘,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一词就出自这个典故。

遵守矛盾律能保证思想的前后一致。如果一个思想包含了逻辑矛盾,那末由于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中必有一个是假的,因而这个思想就必然是假的。

矛盾律的客观基础是客观事物的确实性、区别性。矛盾律是思维规律,它要求排除思想的逻辑矛盾,并不否认事物本身存在的现实矛盾。

现实矛盾是客观存在,正确地反映现实矛盾的思想并不会形成逻辑矛盾。相反歪曲现实矛盾的思想,常常会产生逻辑矛盾。运用矛盾律必须注意正确认识逻辑矛盾的问题。

逻辑矛盾是同时断定了一个思想及其否定都是真的。但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作出两个相反的或相矛盾的判断,并不构成逻辑矛盾。

例如,说“某人是学生”,又说“某人是老师”,如果是在不同时间或从不同方面来说的,那就不构成逻辑矛盾,并不违反矛盾律。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王卧龙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2.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3.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4. 欧洲金靴:《澎湖海战》,并不符合「新中国价值观」
  5. 伯明登:警惕"一切资源资产化、证券化、杠杆化"隐藏的休克疗法式陷阱
  6. “勤劳致富”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谎言
  7. 毛主席的西藏智慧,打了多少诋毁者的脸?
  8. 当华人移民成为“剥削者”
  9. 伟大之上的伟大
  10. 德纳 | 农夫山泉事件后续:HPV宫颈疫苗背后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令人“窒息”的聊天!
  3.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4.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5.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6. 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几千万”的谎言,从哪儿来的?
  7. 欧洲金靴:切莫误做历史嫁衣
  8. 真理派缺真理,凡是派不凡是
  9. 从“卖地”到“卖权”:财政模式的结构性异化与无产阶级立场的辩证反思
  10.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3.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4. 物理学之外,我们在致敬杨振宁什么?
  5.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6. 1988年,杨振宁痛批那部纪录片
  7. “文革”前夜的“出气大会”
  8. 吴石将军的牺牲并非偶然!违背了基本原则!
  9.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10. 谁在扮演赫鲁晓夫?——对“非毛化”思潮的唯物史观批判
  1.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2.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3.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4. 杨振宁的贡献有多大?
  5. 为什么城里捡垃圾的老人越来越多?
  6. 几道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