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全实录(82)

李德胜 · 2025-11-04 · 来源:陕北红友wangwenge公众号
字体: / /
第3542~3658摘

3542.关于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针。

开,就是要开展批评。不开展批评,害怕批评,压制批评,是不对的。

好,就是开展得好。批评要正确,要对人民有利,不能乱批一阵。什么事应指名批评,什么事不应指名,要经过研究。

管,就是要把这件事管起来。这是根本的关键。党委不管,批评就开展不起来,开也开不好。

(《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方针》(1954年4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77页。)

3543. 群众来信可以登一些出来,试试看。政府和有关的业务部门有不同意见,报馆可以和他们研究商量一下,在报上加以解释,再看结果如何。一点不登恐怕不大好,那样业务部门会犯官僚主义,不去改进工作。(《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62页。)

3544.在报纸上开展批评的时候要为人家准备楼梯,否则群众包围起来,他就下不了楼。反对官僚主义也是这样。“三反”的时候,有许多部长就是中央给他们端了梯子接下楼来的。过去搞运动是必要的,不搞不行,但是一搞又伤人太多,我们应该接受教训。现在搞大民主不适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有些人对别人总想用大民主,想整人,到了整自己,民主就越小越好。我看在文学、新闻等方面,解决问题要用小小民主,小民主之上再加上一个“小”字,就是毛毛雨,下个不停。(《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64页。)

3545.对人民内部问题进行批评,锋芒也可以尖锐。……文章要尖锐,刀利才能裁纸,但是尖锐得要帮了人而不是伤了人。(《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65页。)

3546.关于百家争鸣问题,完全学术性的,在报上争来争去不会有影响。至于政策性的,恐怕就要分别一下情况。但是划范围也有困难,因为政策那么多。比如,你们说的节育和晚婚的宣传,报上文章一多了,有人就以为要修改婚姻法,赶快去结婚。这样,报纸也难办。在旧社会,报纸上的东西老百姓看了等于不看,现在报上一登可不同了。如果发现宣传上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可以写文章来解释说明,但是我们报上的文章往往不及时。至于范围怎样划法,各报可以自己回去研究。(《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65页。)

3547.此版右角甘薯问题,很有兴趣,可以一看。这种讨论,是非常之好的。科学讨论,《人民日报》要多起来,要多得占篇幅五分之一左右,岂不是很好吗?请你们于衣食住行用五大要政讨论一下。一塘死水,需要搅动一下了。(《<人民日报>要多登科学讨论文章》(1959年8月23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86页。)

3548.要在消息中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得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议论就觉得太多了。插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疲沓的不插还好些。不要条条都插议论。许多新闻意义已明显,一看就明白,如插议论,就像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1931年3月),《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261页。)

3549.现在大家对报纸的反应比较好,报纸有进步,新闻、评论都有进步,但还要改进,不要满足。

评论大家写,各版包干是好办法。总编辑是统帅,要组织大家写,少数人写不行。

组织形式,这种“生产关系”有没有妨碍“生产力”的发展,要研究。各部门,各版可以竞赛。

写评论要结合情况和政治形势。转变要快。写得不要刻板,形式要多样化。政论应该像政论,但并不排斥抒情。

(《组织大家写评论》(1958年1月15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03页。)

3550.搞新闻工作,光务实,不务虚,不好。有了看法,有了意见,就要找机会、找题目发挥。(《报纸一个时期要有一定的方向》(1958年9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09页。)

3551.大公报、中国青年报的理论水平高于人民日报及其他京、津、沪各报,值得深省改进。人民日报社论不涉及理论(辩证法、唯物论),足见头脑里没有理论的影子,所以该报只能算是第二流报纸。(《关于<人民日报>等报纸的理论水平的批语》(1957年4月26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445页。)

3552.《人民日报》要注意发表学术性文章,发表历史、哲学和其他的学术文章。

抓哲学,要抓活哲学。我写文章,不大引马克思、列宁怎么说。报纸老引我的话,引来引去,我就不舒服。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列宁就很少引人家的话,而用自己的话写文章。当然不是说不要引人家的话,是说不要处处都引。

(《<人民日报>要重视理论工作》(1964年1月~12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17页。)

3553.《人民日报》要搞理论工作,不能只搞政治。《人民日报》最近组织一些学术讨论,这样做好。《人民日报》对教学改革问题发表过文章没有?《文汇报》上一篇文章《不可能什么都懂》,可以看看,可以转载。(《<人民日报>要重视理论工作》(1964年1月~12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17~218页。)

3554.《人民日报》历来不注重思想理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文章很少,自然科学文章更少,把这个理论阵地送给《光明日报》、《文汇报》和《新建设》月刊。这种情况必须改过来才好。现在他们有了改的主意了,请书记处讨论一下,并给他们解决干部问题为盼!(《关于<人民日报>要注重思想理论工作的批语》(1964年2月3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20页。)

3555.本地消息,至少占两版多至三版。排新闻的时候,应以本地为主,国内次之,国际又次之。对于外地与国际消息,应加以改造。对新华社的文章不能全等,有些应摘要,有些应印成小册子。不是给新华社办报,而是给晋绥边区人民办报,应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否则便是脱离群众,失掉地方性的指导意义。(《怎样办地方报纸》(1944年12月20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20页。)

3556.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关于标题、导语和综合报道》(1948年9月~11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57页。)

3557.标题要吸引人看,这很重要。(《组织大家写评论》(1958年1月15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04页。)

3558.编排的技巧性和编排的政治性是两回事,就《光明日报》说来,前者不足,后者有余。技巧性问题是完全可以改的。在编排技巧方面改一改,面目一新,读者是会高兴的。这件事也难,本报有志于此久矣,略有进展,尚未尽如人意。(《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1957年7月1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529页。)

3559.各省、市、自治区要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自己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自己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要有自己的出色的报纸和刊物的编辑和记者。(《培养出色的编辑和记者》(1957年7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01页。)

3560.报社的人应该经常到下边去,呼吸新鲜空气,同省委关系要搞好。下去又做工作,又当记者。不要长住北京,要活动一些。要经常到外边跑一跑。(《组织大家写评论》(1958年1月15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03页。)

3561.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记者头脑要冷静》(1958年11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443页。)

3562.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作比较。

……

记者要善于比较。……记者要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不要看到好的就认为全好,看到坏的就认为全坏。如果别人说全好,那你就问一问:是不是全好?如果别人说全坏,那你就问一问:一点好处没有吗?

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种思想方法,首先是各新华分社和《人民日报》的记者、北京的编辑部要有。不要人家讲什么,就宣传什么,要经过考虑。

记者,特别是记者头子,头脑要清楚,要冷静。

(《记者头脑要冷静》(1958年11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443~444页。)

3563.加强国际宣传(电影、画册、报章、共同宣言、代表团等),取得各国的同情援助,抵货,不卖军火给日本而卖给我们。(《目前抗战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提纲》(1937年10月),《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58页。)

3564.新华社这几年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驻外记者派得太少,没有自己的消息,有,也不太少。为什么不派?没有干部?中国这么大,抽不出人?是不是中宣部过去没有管?

应该大发展,尽快做到在世界各地都能派有自己的记者,发出自己的消息。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1955年12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82页。)

3565.在我们自己方面,对外宣传不要夸大,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把尾巴夹紧一些。(《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2页。)

3566.一般地说,一切外国党(马列主义)的内政,我们不应干涉。他们怎样宣传,是他们的事。我们应注意自己的宣传,不应吹得太多,不应说的不适当,使人看起来好像有强加于人的印象。(《对外宣传不要强加于人》(1967年~1970年),《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431页。)

3567.这种话不应由中国人口中说出,这就是所谓“以我为核心”的错误思想。(《对外宣传不要强加于人》(1967年~1970年),《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431页。)

3568.第一,要注意不要强加于人;第二,不要宣传外国的人民运动是由中国影响的,这样的宣传易为反动派所利用,而不利于人民运动。(《对外宣传不要强加于人》(1967年~1970年),《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432页。)

3569.把离开主题的一些空话删掉。不要向外国人自吹自擂。(《对外宣传不要强加于人》(1967年~1970年),《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432页。)

3570.对于一切外国人,不要求他们承认中国人的思想,只要求他们承认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该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我已说了多遍了。至于他们除马列主义外,还杂有一些别的不良思想,他们自己会觉悟,我们不必当作严重问题和外国同志交谈。只要看我们党的历史经过多少错误路线的教育才逐步走上正轨,并且至今还有问题,即对内对外都有大国沙文主义,必须加以克服,就可知道了。(《对外宣传不要强加于人》(1967年~1970年),《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433页。)

3571.报告的内容要有切实的材料与意见,只讲空话的报告要取消。(《乡苏怎样工作?》(1934年4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348页。)

3572.这是一个用简洁文字反映实际情况的报告,高克林同志写的,值得大家学习。现在必须把那些“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作风扫掉,把那些“夸夸其谈”扫掉,把那些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扫掉。高克林同志的这篇报告是在一个晚上开了一个三人的调查会之后写出的。他的调查会开得很好,他的报告也写得很好。我们需要的是这类东西,而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夸夸其谈”,而不是那些党八股。(《<鲁忠才长征记>一文按语》(1941年8月26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58页。)

3573.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33~834页。)

3574.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34页。)

3575.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34页。)

3576.在写请示文电或写报告时,必须注意文字的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便于阅读。现在有很多文电,既嫌冗长,又嫌杂乱。其原因,是未经压缩,说了许多无须说的空话,或者没有分清条理,把杂乱无章的草稿随便往上送。其结果,使领导同志对这些文电很难看,或者就没有看,等于白写。今后一切向上级机关请示或报告情况和对下级发布指示的文电,所有起草和批阅文电的同志,必须以负责的精神,至再至三地分清条理,压缩文字,然后发出,否则应受批评。但压缩是指分清条理,去掉空话,并不是说可以省略必不可少的词类,可以违背文法,也不是说可以不顾文字的形象性和鲜明性。有些写得好的报告,虽然篇幅颇长,却能引人阅读,使人不厌其长。有些写得不好的报告,虽然篇幅不长,却使人难看。这里的区别就在是否有条理,是否说空话和是否合文法。(《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中的文字缺点的指示》(1951年2月1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第101页。)

3577.凡是使人看不懂,看了之后觉得头痛,没有逻辑(内部联系),没有论证,因而没有说服力的文件,以后千万不要拿出来。(《对赵尔陆关于重工业生产建设方面几个问题的意见的批语》(1959年5月30日、6月17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第280页。)

3578.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和行动总要稍为科学一点才好,而一部分同志则恰恰与科学正相反对,一篇演说、一个行动已可以找出很多的矛盾出来。说话完全不顾及这话将要发生的影响,不管对不对,乱说一顿便了。“你乱说就是,横直他们只晓得那多”,这是何种非科学的态度!(《给林彪的信》(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70页。)

3579.有些党八股,不只是空话连篇,而且装样子故意吓人,这里面包含着很坏的毒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还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科学的东西,随便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评的,因为科学是真理,决不怕人家驳。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表现在党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却生怕人家驳,非常胆怯,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能反映真理,而是妨害真理的。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它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34~835页。)

3580.无论对什么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因为这种吓人战术,对敌人是毫无用处,对同志只有损害。这种吓人战术,是剥削阶级以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的手段,无产阶级不需要这类手段。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至于以装腔作势来达到名誉和地位的目的,那更是卑劣的念头,不待说的了。总之,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做演说,一概要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只有靠了这个才能争取革命胜利,其他都是无益的。(《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35~836页。)

3581.当着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你参加革命的时间虽然长,讲了错话,人家还是要驳。你的架子摆得越大,人家越是不理你那一套,你的文章人家就越不爱看。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对事物有分析,写文章有说服力,不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7页。)

3582.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第一是大壹贰叁肆,第二是小一二三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ABCD,小abcd,还有阿拉伯数字,多得很!幸亏古人和外国人替我们造好了这许多符号,使我们开起中药铺来毫不费力。一篇文章充满了这些符号,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我不是说甲乙丙丁等字不能用,而是说那种对待问题的方法不对。现在许多同志津津有味于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来分类,不是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单单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使用一大堆互相没有内部联系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说或一个报告,这种办法,他自己是在做概念的游戏,也会引导人家都做这类游戏,使人不用脑筋想问题,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质,而满足于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这里所讲的分析过程,是指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常常问题是提出了,但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因为还没有经过这种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因而问题的面貌还不明晰,还不能做综合工作,也就不能好好地解决问题。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因为这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的方法,在我们党内很流行,所以必须揭破它,才能使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所办的事才能办好,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胜利。(《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38~839页。)

3583.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和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片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纠正文字缺点》(1951年2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67页。)

3584.我们现在有些文章,神气十足,但是没有货色,不会分析问题,讲不出道理,没有说服力。这种文章应该逐渐减少。(《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7页。)

3585.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37页。)

3586.我们“生造”的东西太多了,总之是“谁也不懂”。句法有长到四五十个字一句的,其中堆满了“谁也不懂的形容此之类”。许多口口声声拥护鲁迅的人们,却正是违背鲁迅的啊!(《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44页。)

3587.我们要感谢这篇文章的那位没有署名的作者。他用满腔的热情,生动的笔调,详尽地叙述了一个区的合作化过程,这对于全国的合作化事业会有不小的贡献。我们希望每个省、每个专区、每个县都有一篇到几篇这样的文章。(《<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1955年9月、12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第490页。)

3588.这个报告写得清简节约,又具体生动,又概括,是一个好报告。有些报告写得太长,结果无人看,或者看一半就丢下了。(《对中央转发高扬文的蹲点报告的批语和批注》(1964年12月19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277页。)

3589.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啊!一个人偶然一天两天不洗脸,固然也不好,洗后脸上还留着一个两个黑点,固然也不雅观,但倒并没有什么大危险。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许多人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要预先研究,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这种责任心薄弱的坏习惯,必须改正才好。(《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40页。)

3590.写一个传单要和熟悉情况的同志商量。列宁就是根据这样的调查和研究来写文章做工作的。(《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42页。)

3591. 第一条:“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讲的是“留心各样的事情”,不是一样半样的事情。讲的是“多看看”,不是只看一眼半眼。我们怎么样?不是恰恰和他相反,只看到一点就写吗?

(《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43页。)

3592.不调查,不研究,提起笔来“硬写”,这就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44页。)

3593.孔夫子提倡“再思”,韩愈也说“行成于思”,那是古代的事情。现在的事情,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44页。)

3594.请注意:我们发出的任何一件东西,必须是精制品。(给陆定一的信(1948年2月4日))

3595.除四害通知尚有缺点,不扎实,轻飘一些。这是因为没有研究各地已经取得的丰富经验,你脑子里对此问题还很不懂的原故。现在有大批经验了,可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国各省、市、县见于报纸的经验一齐找来仔细看一遍,边看边想,形成成套思想,然后下笔成文。至少改三遍、五遍,找彭真、刘仁及北京有经验的除这干部二三人及科学家二三人开一二次会,发表意见,修正文件,字斟句酌,逻辑清楚,文字兴致勃勃。文件可以长一点,达一千字至二千字左右也可以。总之使人看了感觉解决问题,百倍信心,千钧干劲,行动起来。内容要把人人振奋,改造国家,带动消灭人病、牲口病、作物病的道理讲清楚,这是理论。然后讲办法,也要讲得入情入理,使人觉得切实可行,没有外行行话。要写这一部分,也要认真研究,下苦功钻一下。(《给胡乔木的信》(1957年12月25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36页。)

3596.我希望这个报纸好好地办下去,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记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中国工人>发刊词》(1940年2月7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28页。)

3597.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我们要教育人民认识真理,要动员人民起来为解放自己而斗争,就需要这种战斗的风格。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22页。)

3598.本文作者懂得党的路线,他说得完全中肯。文字也好,使人一看就懂,没有党八股气。在这里要请读者注意,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也不讲究文法和修辞,爱好一种半文言半白话的体裁,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像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本书中所收的一百七十多篇文章,有不少篇是带有浓厚的党八股气的。经过几次修改,才使它们较为好读。虽然如此,还有少数作品仍然有些晦涩难懂。仅仅因为它们的内容重要,所以选录了。哪一年能使我们少看一点令人头痛的党八股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报纸和刊物的编辑同志注意这件事,向作者提出写生动和通顺的文章的要求,并且自己动手帮作者修改文章。(《<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1955年9月12月),《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467页。)

3599.有人说,发长篇大论可以避免片面性,写短篇的杂文就不能避免片面性。杂文是不是一定会带片面性?我在上面讲了,片面性往往是难免的,有些片面性也不是不得了。要求所有的人看问题都必须很全面,这样就会阻碍批评的发展。但是,我们还要求努力做到看问题比较全面,不管长文也好,短文也好,杂文包括在内,努力做到不是片面性的。(《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7页。)

3600.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以外,还有词章问题。现在许多文件的缺点是:第一,概念不明确;第二,判断不恰当;第三,使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又缺乏逻辑性;第四,不讲究词章。看这种文件是一场大灾难,耗费精力又少有所得。一定要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做经济工作的同志在起草文件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准确性,还要注意鲜明性和生动性。不要以为这只是语文教师的事情,大老爷用不着去管。重要的文件不要委托二把手、三把手写,要自己动手,或者合作起来做。(《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359页。)

3601.这个文件看了两遍,觉得不大满意,不能动员群众。这次会议各类文件,以农村类文件为最好,每样事情交代清楚,前后次序有逻辑性,文字通顺,一般具有鲜明性和准确性,特别是人民公社一件为最好。其次,是陆定一同志论教育的文章,虽较长,理论水平颇高,逻辑性、准确性、鲜明性三者都具。其次,是民兵决议,写得很好,使人读得下去,读过后很舒服。其次,是商业类文件,也不错,可读。工业类文件要考下等了。有一个较好的,就是那个不长的意见书,读得下去,提纲挈领。“说明要点”最差,我读了两遍,不大懂,读后脑中无映象。将一些观点凑合起来,聚沙成堆,缺乏逻辑,准确性、鲜明性都看不见,文字又不通顺,更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态。其原因,不大懂辩证逻辑,也不大懂形式逻辑,不大懂文法学,也不打懂修辞学。我疑心作者对工业还不甚内行,还不大懂。如果真懂,不至于不能用文字表现出来。所谓不大懂辩证逻辑,就工业来说,就是不大懂工业中的对立统一,内部联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分别,因此构思写文,不可能有长江大河、势如破竹之势。(《对北戴河会议工业类文件的意见》(1958年9月2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367~368页。)

3602.此件已阅,写的可以,是好的。但有骨头,无血肉,感到枯燥乏味,则是缺点。望你们在今后几个月内,搞出一个有骨有血有皮有毛的东西出来。要有逻辑有论证。否则仍然是形而上学的东西。十几年来,形而上学盛行,唯物辩证法很少人理,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对国家计委关于编制长期计划的程序问题报告的批语》(1964年12月12日、13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262页。)

3603.文字结构必须学会合乎文法,禁止省略主词、宾词及其他必要的名词,形容词和副词要能区别其性质,等等。(《致胡乔木》(1950年11月22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390页。)

3604.中央认为此种文字缺点的纠正,将使我们同志的头脑趋于精密,工作效能有所提高,故须予以重视,对已存缺点认真地加以改革。(《纠正文字缺点》(1951年2月),《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68页。)

3605.我们的同志中,我们的党政军组织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中,我们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新闻记者中,有许多是精通语法、会写文章、会写报告的人。这些人既然能够做到这一步,为什么我们大家不能做到呢?当然是能够的。(修改《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加写的文字(1951年6月6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411页。)

3606.讲一点请你们注意写文章的问题。 我希望在座的都变成“国文教员”。你们的文章写得很不错,也许略有缺点。你们要注意帮助人家,把文章的作风改一改。现在许多同志的文章,空话连篇的也有,但比较少;主要的缺点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还要讲文法。许多同志省掉了不应当省掉的主词、宾词,或者把副词当动词用,甚至于省掉动词,这些都是不合文法的。还要注意修辞,怎样写得生动一点。总之,一个合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这三点请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结论(1955年11月16日))

3607.用字太硬,用语太直,形容词太凶,效果反而不大,甚至使人不愿看下去。宜加注意。(《对<文艺报>“再批判”特辑编者按的批语和修改》(1958年1月19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19页。)

3608.这里逻辑不清,相当混乱,故作如此修改。所谓逻辑,有一个必须遵守的通用原则,就是“全量大于部分”,或者说,“大比小为大,小比大为小”。说话,作文,必须注意及之。(《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稿的批语和修改》(1958年11月、12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568。)

3609.一个人七岁入小学,十几岁入中学,二十多岁在大学毕业,没有和人民群众接触过,语言不丰富,单纯得很,那是难怪的。但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现在我们有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因为中国原有语汇不够用,现在我们的语汇中就有很多是从外国吸收来的。例如今天开的干部大会,这“干部”两个字,就是从外国学来的。我们还要多多吸收外国的新鲜东西,不但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现在中党八股毒太深的人,对于民间的、外国的、古人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不肯下苦功去学,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蹩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什么是宣传家?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文艺作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比如军事指挥员,他们并不对外发宣言,但是他们要和士兵讲话,要和人民接洽,这不是宣传是什么?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只要他不是哑巴,他就总有几句话要讲的。所以我们的同志都非学习语言不可。(《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37~838页。)

3610.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41页。)

3611.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50~851页。)

3612.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3~664页。)

3613.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他又说:“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而为后来列宁所深刻地发挥了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的观点。我们讨论中国文化问题,不能忘记这个基本观点。

这样说来,问题是很清楚的,我们要革除的那种中华民族旧文化中的反动成分,它是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的;而我们要建立的这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它也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旧文化的根据;而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4页。)

3614.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应。(《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4页。)

3615.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5页。)

3616.中国自从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以来,中国社会就逐渐改变了性质,它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变成了半封建社会,虽然封建经济还是占优势。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封建经济说来,它是新经济。同这种资本主义新经济同时发生和发展着的新政治力量,就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而在观念形态上作为这种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之反映并为它们服务的东西,就是新文化。没有资本主义经济,没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这些阶级的政治力量,所谓新的观念形态,所谓新文化,是无从发生的。(《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5页。)

3617.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9页。)

3618.以社会主义为内容的国民文化必须是反映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我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反映到我们的国民文化也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但就整个社会来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这种整个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所以还不能有这种整个的社会主义的国民文化。(《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5页。)

3619.至于文化,它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指导政治、经济;它反映军事,又指导军事。(《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109页。)

3620.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109~110页。)

3621.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39页。)

3622.帝国主义列强……对于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的一个方面,也不放松,这就是它们的文化侵略政策。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其目的,在于造就服从它们的知识干部和愚弄广大的中国人民。(《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29~630页。)

3623.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封建的文化。

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作为统治的东西来说,这种社会的政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

这些统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就是我们革命的对象。我们要革除的,就是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政治、旧经济和那为这种旧政治、旧经济服务的旧文化。而我们要建立起来的,则是与此相反的东西,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4~665页。)

3624.在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统治或半统治中国的东西。这一部分文化,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办理的文化机关之外,还有一些无耻的中国人也在提倡。一切包含奴化思想的文化,都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又有半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经济的东西,凡属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反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人们,都是这类文化的代表。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兄弟,它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应该被打倒的东西。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4~695页。)

3625.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它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这些旧东西是由两部分合成的,一部分是中国自己的半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另一部分是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而以后者为盟主。所有这些,都是坏东西,都是应该彻底破坏的。中国社会的新旧斗争,就是人民大众(各革命阶级)的新势力和帝国主义及封建阶级的旧势力之间的斗争。这种新旧斗争,即是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这种斗争的时间,从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从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差不多三十年了。

但是如前所说,革命亦有新旧之分,在某一历史时期是新的东西,在另一历史时期就变为旧的了。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百年中,分为前八十年和后二十年两个大段落。这两大段落中,各有一个基本的带历史性质的特点,即在前八十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属于旧范畴的;而在后二十年,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便属于新范畴了。旧民主主义——前八十年的特点。新民主主义——后二十年的特点。这种区别,在政治上如此,在文化上也是如此。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5~696页。)

3626.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在“五四”以前,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都带着这种性质。那时的所谓学校、新学、西学,基本上都是资产阶级代表们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说基本上,是说那中间还夹杂了许多中国的封建余毒在内)。在当时,这种所谓新学的思想,有同中国封建思想作斗争的革命作用,是替旧时期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的。可是,因为中国资产阶级的无力和世界已经进到帝国主义时代,这种资产阶级思想只能上阵打几个回合,就被外国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复古思想的反动同盟所打退了,被这个思想上的反动同盟军稍稍一反攻,所谓新学,就偃旗息鼓,宣告退却,失了灵魂,而只剩下它的躯壳了。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在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腐化,已经无力了,它的失败是必然的。(《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6~697页。)

3627.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8页。)

3628.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四”以后,这个阶级的文化思想却比较它的政治上的东西还要落后,就绝无领导作用,至多在革命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一个盟员,至于盟长资格,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肩上。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8页。)

3629.资产阶级顽固派,在文化问题上,和他们在政权问题上一样,是完全错误的。他们不知道中国新时期的历史特点,他们不承认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他们的出发点是资产阶级专制主义,在文化上就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一部分所谓欧美派的文化人(我说的是一部分),他们曾经实际赞助过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剿共”,现在似乎又在赞助什么“限共”、“溶共”政策。他们不愿工农在政治上抬头,也不愿工农在文化上抬头。资产阶级顽固派的这条文化专制主义的路是走不通的,它同政权问题一样,没有国内国际的条件。因此,这种文化专制主义,也还是“收起”为妙。(《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4页。)

3630.诚然,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文艺是有的。文艺是为地主阶级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中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术,就是这种东西。直到今天,这种文艺在中国还有颇大的势力。文艺是为资产阶级的,这是资产阶级的文艺。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张资平这批人就是这样,这叫做汉奸文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55页。)

3631.封建社会有封建文化,封建文化是宣传封建主义的道理。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资本主义的文化,资本主义社会如果没有文化,也没法建立起来。现在中国还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不占优势,所以中国的文化也是很弱的。在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文化提高了生产技术。现在我们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但又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老资本主义,而是新资本主义,或者说是新民主主义。(《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110页。)

3632.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83页。)

3633.帝国主义在我国设立的教会学校和宗教界中的反动势力,以及我们接收的国民党的文化教育机构中的反动势力,反对我们。这些都是我们的敌人。(《不要四面出击》(1950年6月6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73~74页。)

3634.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必须注意经济工作》(1933年8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125~126页。)

3635.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于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创造革命的新后代,苏维埃必须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1934年1月24日、25日),《红色中华》二苏大特刊第3期。)

3636.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8页。)

3637.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五四”以来,这支文化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帮助了中国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其力量逐渐削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47页。)

3638.如果不发展文化,我们的经济、政治、军事都要受到阻碍。现在我们是被拖住了脚,落后的东西拖住了好的东西,比如不识字、不会算账,妨碍了我们的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假如我们都能识字,文化高一点,那我们就会更快地前进。所以我提议,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提出发展文化这个问题,请大家考虑考虑,调查研究一下。(《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110页。)

3639.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1944年10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11页。)

3640.为着战胜日本侵略者,于充分注意军事、政治、经济之外,还要注意文教工作。(《一九四五年的任务》(1944年12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41页。)

3641.为着提高解放区人民大众首先是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培养大批工作干部,必须发展解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解放区的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推进他们的工作时,应当根据目前的农村特点,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采用适宜的内容和形式。(《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1页。)

3642.它为现在的革命战争与将来的革命建设而服务,没有它,革命战争与革命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前还有强大的敌人与艰苦的战斗,因此,我们十分需要广大有力的革命文化事业,为战胜敌人克服困难之共同目标而奋斗,为独立、民主、和平的新民主主义中国而奋斗。(修改新华社社论《五四运动二十八周年》加写的文字(1947年5月3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第186页。)

3643.彻底些说吧,不但湖南,全中国一样尚没有新文化。全世界一样尚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几年来风驰雨骤,成长得好,与成长得不好,还依然在未知之数。诸君,我们如果晓得全世界尚没有真正的新文化,这倒是我们一种责任呵!(《发起文化书社》(1920年7月31日),《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98页。)

3644.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3页。)

3645.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5页。)

3646.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2页。)

3647.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98页。)

3648.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是就整个政治情况、整个经济情况和整个文化情况说来,却还不是社会主义的,而是新民主主义的。因为在现阶段革命的基本任务主要地是反对外国的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就国民文化领域来说,如果以为现在的整个国民文化就是或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国民文化,这是不对的。这是把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宣传,当作了当前行动纲领的实践;把用共产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当作了中国民主革命阶段上整个的国民教育和国民文化的方针。以社会主义为内容的国民文化必须是反映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我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反映到我们的国民文化也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但就整个社会来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这种整个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所以还不能有这种整个的社会主义的国民文化。由于现时的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因而现时的中国新文化也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部分,是它的一个伟大的同盟军;这种一部分,虽则包含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因素,但是就整个国民文化来说,还不是完全以社会主义文化的资格去参加,而是以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资格去参加的。

……

由此可知,现阶段上中国新的国民文化的内容,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又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4~706页。)

3649.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6页。)

3650.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7页。)

3651.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在这点上,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7页。)

3652.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8页。)

3653.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8~709页。)

3654.现在许多人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了,这很好。但是“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有些人则连“少许”还没有实行,却在那里提倡“化”呢!所以我劝这些同志先办“少许”,再去办“化”,不然,仍旧脱离不了教条主义和党八股,这叫做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没有结果的。(《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841页。)

3655.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同样应该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即是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决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58页。)

3656.要求取消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64页。)

3657.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大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78页。)

3658.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83页。)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金灿荣:为什么今年的对美斗争策略和之前不一样了?
  2. 终章:我最后的忧思
  3. 为什么越南是修正主义?
  4. 莫言为什么能得诺贝尔?
  5. 地方政府:我把你外婆作价一百万两卖给你自己
  6. 有谁知道,今天稀土能够拿捏美国,也是毛主席早早布局的结果!
  7. “你怎么跟个女人一样”
  8. 井冈山观心 | 《邓选》学习102 右派分子反对党的统购统销、合作化等各项基本政策
  9. 当中国学者热衷于在海外期刊发文时,我们要警惕什么?
  10. 论“仇富”
  1.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2.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5. 伯明登:警惕"一切资源资产化、证券化、杠杆化"隐藏的休克疗法式陷阱
  6. 历史不容睁眼说瞎话!
  7. 德纳 | 农夫山泉事件后续:HPV宫颈疫苗背后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8. 彭胜玉:全民族满13岁女性注射HPV存在整个民族遗传被改造的重大风险,不能因小失大,这个风险不能冒不值得冒
  9. 欧洲金靴:《澎湖海战》,并不符合「新中国价值观」
  10. 小岗村不是单干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3.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4. 物理学之外,我们在致敬杨振宁什么?
  5.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6.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7. 1988年,杨振宁痛批那部纪录片
  8.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9. “文革”前夜的“出气大会”
  10.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1.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2.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小岗村不是单干
  5. Ksliu肖志夫:特朗普称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取得“12分”“巨大成功”
  6. 德纳 | 农夫山泉事件后续:HPV宫颈疫苗背后你所不知道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