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叫做“first带动后”。它听起来似乎很美好,好像只要有一部分人先fu起来,他们就会自然地、自愿地去帮助那些还没有fu起来的人,最终大家一起走向fu裕。但这种想法,表面上被冠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高度,事实上却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机械的唯心主义幻想。它不仅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也一再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由社会主义的发展谈什么是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反杜林论》学习笔记(1))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想法从根本上忽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这意味着,工厂、机器、土地所有这些能够创造财富的东西,主要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而广大的劳动者,要么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例如贫农、工人),要么只掌握不主要的少量生产资料(例如中农、网约车司机)。他们只能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工资,以维持生存。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仅仅是工人所创造价值的一小部分,而那大部分的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这就是剥削,是资本增殖的核心。(资本化II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流通过程本身不会创造剩余价值【《资本论》读书笔记(11)】)

“first带后”这种论调,恰恰是把这种由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所决定的、必然的剥削关系,错误地归结为个人的道德选择问题。它幻想资本家会因为自己先fu起来了,就产生“善心”,主动且持续地去帮助穷人,带动后富。这无异于希望狼能主动照顾羊群,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它把人的主观愿望、道德情操,当成了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而完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和阶级对立的现实。马老师早就深刻地指出,资本家不过是“人格化的资本”,他们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资本的本性就是无止境地追逐利润、实现增殖。让资本家放弃对剩余价值的贪婪追逐,转而去搞“慈善”式的“带后”,这本身就是违背资本逻辑的,是不可能持久的。(无产阶级产生意识形态倒错并认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原因)

这种想法不仅是唯心的,还是形而上学的。它用一种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来看待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它把“fu”和“穷”看作是两个可以随意组合的、静止的状态,似乎“先fu”是一个固定的起点,“带动”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后fu”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它没有看到,在资本增殖的逻辑下,贫富分化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这个资本逻辑运行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加剧的过程。资本的积累,必然伴随着财富在一极的积累和贫困在另一极的积累——这就是马老师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会不断地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投入扩大再生产,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这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即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部分相对增多,而用于支付工资的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其结果,就是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产业后备军(也就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以及工人阶级的相对乃至绝对贫困化。(《逆行人生》,拍得很好(2)——过剩、内卷与失业为什么越来越难赚钱的网约车司机们“意识不到”谁拿走了自己的钱?)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等现代经济学家的研究也证实,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财富越来越向顶端的极少数人集中,贫富差距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度。在这样的客观规律面前,空谈“first带后”,就像企图用一杯水去浇灭森林大火一样徒劳。
我们不妨看看现实的例子。

可以说宗老塌方的事情之后,很多不断被淡化的问题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0个if中提到的问题又开始被人们讨论了。这大概就是教员曾经说过的,孙子们搞了什么什么主义,孙子的孙子们又会搞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体现吧。
那么,真正的共同富裕之路在哪里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与“first带后”相反,唯物史观认为:不是分配决定生产,而是生产决定分配。因此,要实现真正的公平分配和共同富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这就是马老师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反复强调的:必须废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只有当社会的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时,(参考鞍钢宪法,实践证明还需要全民参与的民主的共同管理)剥削的根源才能被铲除,劳动产品才能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进行分配。(西方国家的分配制度改革为何困难?直接税为何难收?——读《哥达纲领批判》有感(1))
在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应当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意味着,每个劳动者根据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从社会总产品中领取相应的消费资料。这虽然还没有完全超越“等价交换”的资产阶级法权框框,但它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因为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凭借占有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料来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人们除了自己的劳动,不能凭其他任何东西参与分配。这就确保了“劳有所得”,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生产关系的持续改进和对资产阶级发权的破除,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人类社会将会迈向更高级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那时人类社会将彻底消灭阶级,并有能力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从形式上的平等进一步达到实质上的平等。

因此,结论是清晰无疑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鼓吹“first带后”,是一种机械的、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幻想。它企图在不触动生产资料私有制根本的前提下,通过道德说教来调和阶级矛盾、解决贫富分化,这既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也已被无数铁的事实所证伪。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唯一的科学道路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所有劳动者,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