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有关革命文艺的一些简单探讨

红心向日照天明 · 2025-11-14 · 来源:透像看事儿公众号
字体: / /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只要坚持这条路线,就一定能让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成为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强大武器,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引言:教员曾经这样教导我们:“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在阶级社会里,文艺从来不是所谓“超阶级”的东西,而是从属于统治阶级宣传其意识形态、维护其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就必须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推进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深刻弄清三个根本上的问题:

一是文艺领导权为什么必须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二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应当具备哪些鲜明的特征

三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该如何在群众中推广,在实践中发展

一、文艺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切文艺创作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的阶级社会中的,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然打上阶级的烙印,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无非也就是对自身阶级立场、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和艺术化表达而已。

所谓“文艺超阶级”“文艺无阶级”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否定了人具有社会性,否认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无论这个人主观动机如何,个人认识如何,这种观点最终都只能是被资产阶级取用,为巩固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服务。

自有阶级以来,文艺就始终是为不同阶级服务的。不论是奴隶主阶级的文艺,去歌颂“三代之治”来粉饰美化奴隶制度。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文艺,宣扬什么“三从四德”“伦理纲常”,维护封建制度。以及资产阶级的文艺,鼓吹“个人主义”“整体主义”,来麻痹劳动人民的革命意志,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它们都是要为巩固自己的剥削、压迫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统治而创作的。

而无产阶级的文艺,与之前的一切剥削阶级的文艺是完全不同的,无产阶级的文艺是为推翻剥削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服务的。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正是因为无产阶级的文艺最大公无私,因此它公开的承认,只有用革命文艺武装群众,才能打破资产阶级的思想禁锢。

教员很早就为我们指出了:“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如果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不去占领文艺阵地,那么资产阶级就必然会去占领。

一旦资产阶级文艺泛滥,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就会从棺材里爬出来,腐蚀群众的革命斗志,让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在群众中滋生,开历史的倒车。

这是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文艺领域,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体现得尤为深刻。

说完文艺的阶级性,我们再说说文艺的形式和阶级性的区别,有些人会把文艺形式和阶级属性放到一起谈论,比如认为芭蕾舞是“资产阶级的”、京剧是“封建地主的”,要一概打倒。

这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文艺形式本身,无论是电影、石雕、歌舞剧,还是芭蕾舞、京剧、山歌,都只是艺术表达的工具,不自带任何阶级标签。

只有创作者用自己的阶级立场、思想观点去运用这些形式,创作出具体的文艺作品时,作品才被赋予了阶级属性。

这个道理,我们举个样板戏的例子,大家就很好理解了。

芭蕾舞原本是资产阶级在西方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但我们无产阶级把它拿过来,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改造它,用海南妇女翻身求解放的革命故事填充它,就创作出了《红色娘子军》。就用芭蕾舞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了工农兵的斗争精神。

那么这样一来,资产阶级的文艺形式,就变成了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革命武器。我们应当明白,无产阶级对待文艺形式,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而是要看到文艺形式的可改造性、可利用性。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只要能为工农兵服务、为革命服务,就要把它当成战略目标去占领,绝不能留给资产阶级用来反攻倒算。

如果因为文艺形式曾被剥削阶级使用过就全盘否定,不仅会让我们失去一批可利用的艺术工具,还会伤害那些习惯这些形式的群众的感情,造成脱离群众的客观结果。

群众,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让革命文艺的阵地越扩越大。

二、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必须具备的鲜明特征

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该是什么样的?这不是哪个人主观定的,而是革命实践的客观要求,是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在这里,我们总结出来有三条原则必须坚守,有三类错误倾向必须反对。

第一、要积极的,不要消极的。

必须突出群众的斗争性、进步性,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积极”,不是任何一种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不顾条件盲目的乐观,而是要体现工农兵群众的历史主动性,激发群众的革命斗争性。

反过来讲,也就是那些把希望寄托在“清官”“英雄”身上,不让群众主动起来斗争的文艺,就是消极的、有害的,本质上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就说《包公案》这类作品,表面上看是歌颂“清官执法”敢于对皇亲国戚“秉公执法”,看起来很“积极”,但从头到尾,包公和几个跟班一直在忙活,群众连边都沾不上。

它给群众灌输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自己争”,而是“盼着出个好官来救自己”这是典型的封建统治阶级麻痹群众的毒药,更关键的是,包公斩了陈世美,自己的官位都保不住,这恰恰说明了,一切剥削阶级制定的法律,从来都是维护自身利益的,一旦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再“公正”的清官也没用。

靠剥削阶级的法律求解放,本身就是走不通的死路,这样的文艺,怎么能说它是积极的?真正积极的革命文艺,必须把工农兵放在中心位置,主体必须是无产阶级,内容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目的是让群众看了之后明白“只有斗争才有出路”。

就像《白毛女》,喜儿从被地主压迫的“白毛仙姑”,变成拿起枪杆子的革命战士,靠的不是“神仙保佑”,不是“清官搭救”,而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斗争。这样的文艺,才能让群众看到自己的力量,才能点燃群众的革命热情。

第二、要科学的,不要空想的。

必须要求革命文艺是“科学”的,也就是说它必须符合革命实践的客观规律,必须从工农兵的革命斗争中产生,而不是坐在屋子里空想出来的,编造的那种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

文艺作品,光会揭露苦难不行,农民受剥削、工人受压迫,写得很“真实”,但一到“怎么解决苦难”就会在绝大多数群众前露了馅,现了眼。

看看现在的文艺作品我们就很清楚了,要么让群众“忍一忍”“想开点”,用唯心主义的“心理调节”逃避现实。要么编些“奇遇”“奇迹”,比如突然来了个“贵人”帮忙,或者敌人自己“犯傻”失败,这比单纯的“心理安慰”更坏,因为它骗群众说“这就是斗争”,实际上是让群众在空想中逃避真正的革命实践。

教员告诉我们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也是从这三项实践中来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保尔·柯察金的奋斗,不是书斋中空想出来的,而是和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建设实践紧紧连在一起的,保尔在战场上负伤,在工厂里劳动,在病床上写文章,每一步都是作者参与进俄国革命中,进行实践的历程。

也只有这样的文艺,才是科学的,才能让群众明白,革命不是靠“编故事”就能完成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斗争才能促成的,是靠实践总结规律,才得到的进步。

第三、要光明的,不要黑暗的

必须体现历史的辩证法,我们讲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光明”,不是说不能写困难、不能写失败,而是说作品的结局、作品的导向,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必须给群众以希望、以力量。

这就是教员为什么强调“文艺要厚今薄古”,古代的农民起义,比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确实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我们可以写,可以宣传这种精神,但也要极其清醒地看到,这些起义因为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最终都失败了,结局是黑暗的,路线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把这些“失败”当成主流,把“黑暗结局”当成必然,就会打击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让群众觉得“斗争也没用”,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那有人会问了:“难道文艺结局都得‘正义战胜邪恶’?这不也是一种‘政治正确’吗?”

说这种话的人的确大有人在,但这就是糊涂的认识,根本不懂得文艺和实践的关系,他们把无产阶级文艺当成了“上面定调、下面照写”的教条,和实际发生得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实践完全不同。

无产阶级的文艺,不是哪个领导一拍板就拍出来的,而是从群众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群众在斗争中会遇到失败,但会从失败中学习,会继续斗争,最终一定会走向胜利,这就是“斗争—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历史辩证法,是客观存在的规律。

就像《红旗谱》,朱老忠一家三代斗争,一开始是自发的、盲目的,失败了,后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变成了自觉的、有组织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结局是编的吗?不是“编”的!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真实历程。

这样的“光明”,和资产阶级那种“包饺子”的虚假“大团圆”结局是完全不同的,不是凭空解决矛盾,而是反映矛盾在历史中的规律,反映发展变化,让群众能明白,只要跟着无产阶级政党走,坚持斗争,就一定能胜利。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该如何推广和发展

我们一定要明白,如果推广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是绝不能搞“填鸭式”灌输的,如果只是简单把作品往群众面前一摆,逼着群众看、逼着群众学,这样只会让群众反感,还会让群众失去文艺鉴赏和批判的能力,变得怠惰。就完全不能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因此,要让文艺被群众接受,首先要让文艺“像群众的话”“写群众的事”。这就要求文艺创作者必须深入工农兵群众,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和农民一起下地种庄稼,才能知道农民的苦和盼,只有和工人一起在工厂干活,才能知道工人的累和求,只有和战士一起站岗练兵,才能知道战士的志和勇。

延安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到农村和农民一起纺线、种地,写出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这样的秧歌剧作品,他们到部队和战士一起训练、行军,唱出了《八路军军歌》《松花江上》这样的歌曲。

这些作品没有“官腔”,没有“空话”,全是群众的心里话、身边事,群众当然愿意看、愿意听。反过来,如果创作者躲在城里,关起门来“写革命”,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是“假大空”,是“个人主义”的幻想,群众就根本不会买账。

那么有些群众已经被资产阶级的“奶头乐”文艺毒害了怎么办?看的是宣扬拜金的电影,听的是歌颂享乐的歌曲,失去了革命斗志。那么我们也不能要求这些群众“一下子就放下”,更不能指责他们“不革命”。

为什么?因为资产阶级文艺的毒害,根源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群众受现实的剥削压迫,只能靠低俗文艺寻求暂时的安慰。

要改变这种现状,光靠“讲大道理”“推革命作品”是不够的,必须先搞物质层面的革命。教员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是天生的吗?不,绝不是的!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是在革命实践中磨砺出来的,群众对革命文艺的接受,也不是天生的,是在物质革命的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革命的必要性,才会主动接受革命文艺。

比如在土地革命时期,农民分到了土地,摆脱了地主的剥削,才真正明白“革命是为了自己”,这时再给他们看《白毛女》、唱革命山歌,他们才能听进去、记在心里,才能主动用文艺宣传革命。 只有让群众在物质上得到解放,才能在精神上得到觉醒,才能真正接受和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

并且,无产阶级的文艺斗争,要有长期斗争的准备,不能急于求成,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是如此。

无产阶级要彻底战胜资产阶级文艺,绝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做到的。资产阶级掌握着大量的文化资源,会不断用新的形式包装旧的思想,比如把“拜金主义”包装成“成功学”,把“个人主义”包装成“自我实现”,和无产阶级的文艺去争夺群众。

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创新革命文艺的形式,比如把革命故事编成群众喜欢的方式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要培养群众的文艺批判能力,多开文艺座谈会,让群众自己讨论“什么是好文艺”“什么是坏文艺”,让群众自己识破资产阶级文艺的阴谋。

只有让群众成为革命文艺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无产阶级文艺才能真正扎下根、开红花、结硕果。

结语

总之,无产阶级文艺的继续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掌握文艺领导权,坚守革命文艺的鲜明特征,扎根群众推广发展,这三件事,说到底就是要让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务。我们要牢记教员的教导:“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只要坚持这条路线,就一定能让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成为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强大武器,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背叛毛主席的叛徒是孙先生的继承者?
  2. 郝贵生 | “不要独尊马术”说明了什么?
  3. 三女闹台,台湾这出戏好看吗?
  4. 色情片中被异化的女性
  5. 最荒谬的“双标”:凭什么崇拜蒋介石的,反咬崇拜毛泽东的?
  6. 已发放的二胎补贴也要追回?那之前交的罚款谁能退一下?
  7. 铁证:“亩产万斤粮”到底是谁在鼓吹?
  8. 李昌平:什么是“三化”改革?
  9. 刑法“大网”越织越密,普通人离犯罪还有多远?
  10. 欧洲金靴:“G2”是一场温柔且诱人的陷阱
  1. 元龙:跟共产党走,听孙中山话——《沉默的荣耀》歪曲了历史常识!
  2.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3. 元龙:低三下四拿吴石烈士鲜血敬国民党一杯,遭国民党打脸!
  4. “古二”再爆“反贼”录音,揭穿了几十年来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5. 吴铭:谈谈经济“杀招”和“围猎”
  6.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7. 《邓选》学习 105 邓小平说不会产生资产阶级。2025富豪榜财富超过所有省份GDP、全世界GDP排名第七,首富富可敌39国总和
  8. 只谈孙中山,不提毛泽东?《沉默的荣耀》你凭什么?
  9. 《邓选》学习103 邓小平眼里的新中国前三十年与美籍华人著名学者眼中的新中国前三十年有什么不同?
  10. 警惕,警惕新一轮化公为私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6.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7.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8.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9.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10. 令人“窒息”的聊天!
  1. 1959年,毛岸英的爱人刘思齐秘密赴朝为丈夫扫墓
  2. 美国50年砸钱无果,中国钍基熔岩堆落地,掀翻全球旧秩
  3.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4. 天眸:一往无前地为共产主义壮丽事业英勇奋斗——纪念胡耀邦诞辰110周年和他致垦殖场信40周年
  5. 死在系统里?骑手抱恙跑完最后一单,那句“要证明”成了他生前最后一道指令
  6. 《邓选》学习 105 邓小平说不会产生资产阶级。2025富豪榜财富超过所有省份GDP、全世界GDP排名第七,首富富可敌39国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