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中国人民和中国网民是不同的群体和阶级》《小微资包围综合症》(点击标题阅读),有不少网友反馈,确实意识到自己小微资的生活和圈子,缺乏了跟劳动人民的朴实真善美的链接。如何做。
这样的问题不幼稚也不可笑,我北漂11年,上海2年,再到云南,曾在金融行业工作6年每天西装革履,曾经对消费、虚荣、攀比、阶级等等也是非常茫然。直到30岁后为了身心健康,要治愈小资病,皈依马列、开悟庄子,才慢慢好点。到了云南淳朴真善美的老百姓更是让我踏实、自在、安心。
一、在网络上
(一)看到
底层工人阶级的艰辛:
看看关于流水线、河北制造、江西有色、广东牛仔裤、山西煤矿的纪录片;
清洁工环卫工三四点辛勤工作、待遇、受监控;
看看关于工伤、欠薪、被骗、卖血的纪录片;
看到艰辛之后再看:
底层劳动人民的朴实真善美:
快递/外卖小哥帮人、救人,阶级互助;
外卖小哥安慰独守奶茶店、订单数米、边做边哭的女孩。
那些棒棒/力工/扛大包的人,是父亲、儿子,不是骡马。
各地救灾过程中老百姓的秩序、团结、逆行,如汶川地震、重庆山火;
底层人的公益行动、拾金不昧
底层劳动人民的文艺:
矿工写的诗;工地农民工的舞蹈;
《拼多多评论区文学与菜市场疗愈》;
农民的手工品,竹篾编框;山西农村妇女的花样面食;
菜市场码放的整整齐齐的蔬菜水果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几十亿底层劳动人民在如此艰辛下,自然能保持朴实真善美,这就是人性善、本自具足、无产阶级先进性的铁证。
(二)去除对底层人民的污名化
1.看看关于中专的纪录片,不是做题家想象的都是黄毛混混,大多数都是瘦弱、木讷、迷茫的农村孩子。
2.看看关于杀马特的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这些奇装异服五颜六色头发的孩子,在流水线上712两班倒,杀马特是他们生活中唯一一抹色彩,唯一一点存在感和个性。
3.看看真实的农民劳作吃喝的纪录片;
4.看看自己平时最地域歧视的落后省份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记录。
如何支援前线和八路军,如何把孩子送上前线,如何被地主团练兵匪日顽来回祸害。看看这些所谓中国最落后的农民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刻如何救国,如何拯救所谓的民族性,拯救腐朽的中上层阶级。
(三)不要认为自己是精英,在底层靠努力、自学提升可以轻易飞出:
《我在底层的生活 : 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忙的根本喘不过气,身心透支
《我的二本学生》:不要为自己985、清北洋洋自得,更多的是统计学、阶级区隔。就像知乎有个回答:如何破除对清北崇拜?关键是破除对不如自己的人的傲慢蔑视,核心还是自己享受优越感、等级感。
鲁迅: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
(四)真正的底层人民是失语失权的
就像996影响力那么大,而真正的流水线工厂这么多年来,是712两班倒乃至更长,但没有人替他们呼喊。
月入三千对很多人来说是底层和贫困的标志。但几年前的数据,月收入一千以下6亿人,两千以下近10亿人。
很多小店小贩,每天蹲守在一辆平米的小格子中,凌晨起来做早点卤味面食,看店到晚上,娱乐只能抱着手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人就是很多小资知识分子看不起的快手短视频的下沉用户。他们没有那么多心气和时间精力在网上吵架辩论,也不会拍好看新鲜的图片视频,配上高级、有趣的文字,没有粉丝,没有声量。
《中国人民和中国网民是不同的群体和阶级》、《小微资包围综合症》
二、现实生活中
(一)去菜市场、广场、公共体育场
重新回到真实的劳动人民、真实的普通老百姓(都不需要是底层)中间。
而不是只活在校园、写字楼、大商场、体育馆、商业街、中产社区。
前文《拼多多评论区文学与菜市场疗愈》:
PDD评论区打动人心的文字,常常是底层的、农村的老百姓,非常朴实、高兴的赞美,或者是轻微的吐槽,配图常常是非常土、穷、破的环境,搭配廉价又洋气的PDD产品。他们不像玩转互联网的小微资,很少能够发声,所以把写评论当做一件认真的事,是他们跟文字不多的连接,所以确实可以称之为文学。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苦难和人生哲学,更让人心酸和震撼。
有时候翻PDD评论区为了看实物图,结果看到人们尽力操持着贫困的生活,有一种梵高的吃土豆的人和珂勒惠支的版画一样的美感。梵高等很多画家作画,常常画佝偻、衣服臃肿不合身的人,后来慢慢意识到,我们生活中的底层人就是这样,还会傻笑,怯懦畏缩。但看到他们也看到一种力量,野草生长的力量。
菜市场让人亲近朴实活力的劳动人民,亲近朴素的食材及大自然,原来人可以这样活着,对于小资病是很治愈的。看到更多活法本身,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会让人更开阔。
看凌晨忙碌的货车、小贩,看提着篮子从早蹲到晚的老太太,看捆绑、码放的整整齐齐的蔬菜,背后是忙碌的郊区、农村的农民。
《县城广场疗愈》:这里能看到、感受到普通大人的喜怒哀乐,普通小孩的喜怒哀乐,是一个场域。而且察觉到,这很多年很远离这种世界,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局限在自己、少数人的喜怒哀乐中,把大多数普通人只当作符号。远离了跟普通人、劳动人民的链接。这种体验和疗愈跟之前写的体育场、菜市场的体验、场域、氛围还不一样。
在这里,我能共情到普通的大人,如何在生活的苦难中继续前行,他期盼的是什么,不是像小资一样期盼暴富和财务自由,是具体的期待。跟家人团聚玩乐、时令蔬菜农作物、一件衣服。很多人在外地打工,只是少数时间回家跟孩子团聚,大人兴奋的给小孩在喷泉边拍照,而小孩显然不习惯,羞涩、僵硬的摆弄肢体。有的一家子,衣着朴素,团坐在一起,静静的看,偶尔说说笑笑。
对于很多农村人,到县城广场看喷泉,已经是诗与远方。另外一边大屏幕在放电影,很多人站在那里看,不见得电影好看,也不见得比手机好看。
《我在县城体育场看到了秩序和文明》:体育场有两片篮球场,4个半场,秩序井然、自然而然的分为四片区域。
一个是小学生竞技场,小学五六年级,大喊大叫,满嘴热梗,各种Pose,充满元气和激情,感染力很强,旁边一个四五岁小孩抱着球傻乐呵跟着模仿着大喊大叫。一个是养生场,有中年老哥,年轻小伙,年轻小姑娘,也有小孩哥。一个是专业场,4打4,各种后仰、急停、三分,还有轮换的队伍。一个是家庭场,大妈带着男孩女孩。
我看到的是文明,秩序,规则,而且是自发产生的。我对中国网民不报希望,但对中国人民,从不失望。专业场或许也有慕强、自负、精英主义,但其他三个场,就是简单的体育、运动、娱乐、健康、礼节。
(二)去小学门口
重新回到朴实的、单纯的小孩子中,回到自己当年朴实单纯的状态。去小吃街买点东西,接触常年跟小孩子打交道的肥娟、南昌炸鸡哥、快餐店打工的小姑娘。
而不是厌童,想起小孩就是恶魔。
(三)接触身边的普通体力工人
日常中常接触的:外卖员、快递小哥、送水工等等。
哪怕不攀谈,看看他青涩的或沧桑的面庞,看他电车上的卡通贴画玩偶,看他后座上跟自己一起送外卖的孩子。
把他们当邻居一样,不带傲慢的、平等的攀谈。
(四)接触特殊学校
2010年底中国残疾人总人数为8502万。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这些人,他们的消失跟无产者的失语是类似的。
底层的残障人士是无产者中的无产者。共情他们是共情人类在生活中常常多么无奈。
(五)到云南
看淳朴的老百姓,在红土地上艰辛劳作,仍然保持真善美。接触美丽的大自然。
看火把节,篝火、简单的舞蹈,找回做人最质朴的艺术律动,人跟人的平等共在舞蹈。
三、所谓的底层素质低、道德差问题
很多小微资一说起底层工人农民,就是吐痰、抽烟、嗓门大、说脏话,穷山恶水刁民,素质、道德、水平不高,不如精英知识分子文明人。
1.低素质的行为,到底是哪类人什么职业?无产者分为无产阶级、农民、流氓无产者、破产小微资等等不同类型,穷人分为微资和无产者。要分清。
2.低素质是谁定义的?农村人嗓门大是生活习惯问题。
3.真正维护清洁卫生的清洁工是无产阶级。遛狗到处拉屎的是什么阶级,打扫街道上的狗屎的是什么阶级。
4.低素质是否等同不道德,是否等同社会危害大?黄赌毒、社会危害大的违法犯罪行为,哪些阶级更多?性骚扰在工人之间发生的多还是在大学发生的多?
5.我云南县城居住两年,接触的普通老百姓绝大多数都很朴实高素质温文尔雅,偶尔有吐痰的不为过。真正困扰我的低素质行为,遛大狗不系绳子不擦狗屎,摩托车炸街,危险驾驶,走路冲撞,噪音扰民,可想而知是哪些阶级。还有那些天天挖路修路搞烂尾工程的是哪个阶级。
先要看到上层阶级的恶的腐朽,先不要盯着底层阶级吐不吐痰。
四、疗愈修心
(一)小微资对底层阶级的恐惧、厌恶、排斥现象
前文《中国人民和中国网民是不同的群体和阶级》《小微资包围综合征》:“普通人”,即掌握话语权的小微资,“现代社会中的人”,常常距离无产阶级太远,距离农民太远,对无产阶级、农民是陌生的、幻想的,乃至敌意的。
小微资对底层阶级的排斥恐惧是小资病的一个课题,背后有阶级区隔、优越感和公平世界信念、存在感和存在主义危机、恐惧原生家庭和家族课题、地域歧视、自我厌弃、内在矛盾投射等复杂课题。而对底层阶级的排斥恐惧,与无产阶级、社会、历史的断裂,加重了它的不安焦虑、存在主义危机。恶性循环,发展到极致就是德国纳cui。
(二)小资病
小资病就像糖尿病,没有人求着你治疗。你不治,对他人、社会、对历史根本无所谓。
现在不是阶级划分搞批判的年代。我,还有很多人,不避讳作为小微资产阶级的事实。
诊断、识别和治愈小资病,是为了自己身心健康,为了自己不被小资病比如精英主义、攀比、投机害死。为了自己不站在历史、人民的对立面,不断裂跟无产阶级、社会、历史的联系,迷失在虚无中。
(三)从小我到本我
看到世人皆苦,看到阶级兄弟,打破冷漠和小我,打破从自怜自恨中走出来,提高觉察和共情、智慧、慈悲。回归自己的本心,心即是佛,每个人开悟终究是向内寻,不是找到外界的真善美,而是找到自己的真善美。
人人本自具足、人性本善、人人普通有限、人人可以无条件的存在自在、无产阶级的先进性等等,这是马、庄、心理学的基础。是疗愈的基础。
前文:
《马克思庄子是普通人、躺平人的哲学》
《马克思、庄子、心理学:自下而上的马克思主义》
《吉利根心理学:我目前最接近的流派》
《普通人心理成长: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心理学》
《大学生的基本矛盾》
《大学生迷茫常见的一类情况:存在主义危机》
《心理学:推荐书单和自媒体》
《马列主义:入门到进阶书单》
《给打工人的通识教育书单》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