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夜莺||《申鉴》乙巳初解

夜莺 · 2025-09-09 ·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 /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掌握了这个法则,就可以认知社会、洞察人心、明了自性。这样便不会浑浑噩噩的为了不知就地的事情胡乱的摇旗呐喊、胡乱的动容动情、胡乱的感恩颂德。

《申鉴》乙巳初解

夜 莺

1、中华民族是各个民族的聚合体。中国的民族精神就是质地深厚、斗志昂扬的样儿。虽远必诛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基本的民族自保自卫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经历社会实践的验证和时间的激扬浊清才能显露初衷,但绝不是一个口号,尤其是自大自负的人的掩饰自己虚伪、懦弱、投机甚至买办、投降的本色。苏联的修正主义者就是在自我陶醉中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覆盖全球”成为近几日的热门词语,但从修正主义者的内心来讲它们还是无比恐怖的,朝令夕改是它们的拿手好戏,始乱终弃是它们的杀手锏,当人们清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欺骗了很多次、很长时间,甚至一直被残酷的剥削、掠夺、欺骗、压榨和为所欲为的桎梏、锁链、思想包围着、捆绑着、束缚着。人们沿着它们设计的路径负重前行,它们却反向而动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断膨胀的私欲而一意孤行。菲律宾又给那艘军舰补给了,越南照旧肆无忌惮的填海、侵吞海域海岛海礁,美国依旧在日本布置战略导弹,印度在边境依然肆无忌惮的袭扰,9月 6日,美国核侦察机WC-135R抵近中国大陆海岸,沿东海海岸向北至青岛以南黄海海域, “虽远必诛”这也不是很远啊,血性呢,胆魄呢,斗志呢,杀气呢,伟大呢,勇武呢?用赵本山的话来讲:“这不瞎扯淡吗!”在盲目自信的基础上搞无底线的韬光养晦以求自保、以求安稳、以求发展,纯粹是一种错误的逻辑,这与养痈遗患、以身饲虎何其相似,一旦战争开启,一切伟大的梦想都会变成砖块瓦砾、都会变成一片废墟、都会变成腐败腐朽的坟墓。在中国历史上一击即溃、一役即败、一战即亡的历史,用血淋淋的文字记录在案,它们绝对不是远古神话。

2、最近看了几部古装连续剧,对“无情最是帝王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反复向民众澄清“我不会坚守自己的权力”,潜台词就是说“我对权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欲望”似乎这样其人的素养、魅力、价值追求、世界观都高尚了许多,但是它一但掌握了权力,可以修改宪法延长自己使用权力的期限(无限期连任),它可以大言不惭地强奸民意说自己继续行使权力是情不得已、是民众的意愿,它的贪婪无耻、肮脏心态虽然昭然若揭但是民众已经无计可施、无能为力、无法撼动,它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孙子但是自始至终都在权力的巅峰充当着人民的祖宗和绝对制裁者,而且引以为荣、欣然自得、快慰平生。正如时机来临,它会自信自豪地说:“这是人民的选择”嗣后它便会自行其是,自大自负的辩解:“这是权力的选择”何等无辜、何等无奈、何等无情、何等冷酷?可怜的、愚蠢的、欢呼的何尝不是在卑微的活着,蝇营狗苟,毫无尊严,生死予夺,残酷剥压,无情打击,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推进和修正主义的泛滥,发生一丁点的变化,现实却恰如其反,饮鸩止渴是人们曾经陶醉的梦想,涸泽而渔是畜牲们一如往常的希望,它们之间没有鸿沟,因为屈辱的生存、低下的呻吟、混沌的思绪、近视的空洞,没有一点质疑之声、反抗之力、阶级之怒、斗争之号!所以它们才能肆无忌惮地宣扬千秋万代、绵延永续、固若金汤!

3、世界上某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引人瞩目,它无偿给联合国提供维和费用10个亿,有报道称年度军费开支达到或将超过18000亿,美国中情局对其进行文化思想侵略的费用约7500亿,日本对其进行政治文化历史思想侵略的贿赂费用将近30个亿,其维稳的费用也达到7000~8000亿,而“带路”2021年的税收为1600亿。这些冰冷的数据(网上可查)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一是国家的军事力量发展迅速,二是国内的阶级矛盾斗争非常激烈,三是国外的侵略渗透乃至培养汉奸走狗买办的资金投入量很大很强,四是经济发展状况是建立在对内残酷剥压的基础之上而非它们所宣扬的牛逼克拉斯,五是封锁消息愚弄国人其世界地位和战略伙伴关系不稳定,豢养的白眼狼多了去了,很容易反水的,肉包子打狗的事儿只能装傻逼,六是一部分国人无恒产无恒业无积蓄无希望而相当多的人为了房子、车子、女子、票子、老子预支了近三十年的生命成本。这就是伟大的新时代的产物,这就是盛世如愿,这就是麻木无知、顺从卑服的写照。这就是肮脏的历史画卷。

4、偶然翻看以前的学习笔记,忽然发现了东汉献帝时代的荀悦的《申鉴》的学习笔记,内容断续不能成其全,复读之。在《政体第一》中讲到“哲王之政”即“承天惟允,正身惟常,任贤惟固,恤民惟勤,明制惟典,立业惟敦,是谓政体也。”显然是统治阶级一定要肩负天下人的共同的意愿诉求,切实加强修养从自身做起,任贤使能,通晓民意民声,革除弊政,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以扶助百姓的民业民生为平台从而建功立业,这是圣明的有思想有见地有作为有恒心有魄力的君王的基本遵循。紧随其后,荀悦阐述了自己心目中治国理政体系,即“致治之术,先屏(摒弃)四患,乃崇(推崇推行)五政。一曰伪(虚伪诡黠、表里不一,貌似大公聪明,实则奸诈自负愚蠢),二曰私(以权代法、以私废公、徇私枉法),三曰放(骄奢淫逸、刚愎自用、自矜自夸、专制强权、独裁统治),四曰奢(慷天下之慨,外媚俗邀名,内残酷剥压,外挥霍无度,内强抢豪夺没有底线,外哗众取宠毫无廉耻,内恣肆横行怨声载道。)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由行矣(违德背道,逆天而行,德不配位,令生辄怨,残暴冷酷,天怒人怼)。俗乱则道荒,虽天地不得保其性矣;法坏则世倾,虽人主不得守其度矣;轨越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道矣;制败则欲肆,虽四表(四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不能充其求(即搜尽剥削天下所有的财货,也无法满足其贪嗜之心,唯利是图,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矣。是谓四患。”四患不除,人心抱怨,首尾罔顾,何谈“五政”?这样的社会现象是不是非常熟悉呢?

5、荀悦在《政体第一》中,鲜明地提出:“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人民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他们才能安心职守,认真做事,甘愿奉献。这一理念(利市富民)与《管子》是相通的。所谓的“五政”是指治国理政的五个侧重面,或者涵盖的政治举措,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思想体系、政治体系、实践体系,因此也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体系。比如“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此言似说法治建设问题。按照习惯性思维,赏罚二字也平淡无奇,但如果反向探究一下,将“赏”字理解为维护、包庇、纵容、怂恿、支持、默许等等正向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在便与这些利益所与所关的势力的存在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休戚相关、唇亡齿寒,它一定代表、维护着剥削阶级集团和周围与其息息相关的特殊阶级的利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们就是蛇鼠一窝、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同心同意;将“罚”理解为控制、剥削、打压、反对、惩罚、排挤、利用等等负面典型,统治阶级便与这样的群体相互敌视、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它们之间的关系形同水火、势不两立、生死相怼、不能调和。就是说它们是谁的主人君王拥趸,它们是谁的代表仆佣帮凶,它们是谁的政府框架体系,它们替谁发言发声发令,读完这个排比句一定会耳聪目明、辩伪识真、豁然开朗!“审信慎令”是一个偏正词组,信是公信、是信仰,令是政令、政策;审慎的意思是考虑周详、小心谨慎,秉持着周密而慎重的态度。信是令的基础和保障,令是信的充实和检验。信仰丢失了,信念改变了,公信力破坏了,政令措施便成了无因之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心之空的自欺欺人的臆想的混乱场景。地狱永远是弱势者来世来生的信念寄托,天堂永远是强势者或者权力者现世今生的福祉受用。这是统治阶级必须厘清的客观现实。因此荀悦无比愤慨地诉说:“民不畏死,不可惧以罪;民不乐生,不可劝以善。”除了生死,人们对这个社会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任凭统治阶级自吹自擂、自大自显、自卖自夸,自己造的因、自己做的恶,毕竟要自己承担自己酿的果,自己生的孽。此外,荀悦还论述到:“国无游民,野无荒业,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谓养生。”(注重民生)用现代思维揣测一下,不外乎就业形势、产业支撑、财经状况、宽松环境、服务宗旨等等,“财不虚用”是秉持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己,用之于贼,用之于外”?“力不妄加”是察民时会民意晓民情圆民愿,还是滥用民力的坑民、夺民、抢民、弱民、害民、愚民呢?“以周民事”就是初心理念,就是服务宗旨,就是得道多助,就是爱民护民,就是保民自保。如此则是“纵恶止善”,与其“赏罚之道”大相径庭。荀悦于此基础上概括为“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治国矣。是谓统法。”这里的“下”包含着官僚和臣民,“下”是社会公德良俗,“下”是原则制度实践,这样国家才能够治理好。这是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准。

6、寻衅滋事罪现在已然成为悬挂在普罗大众头顶的一把利剑,它教会人们张口唱赞歌感恩,它教会人们闭口顺从屈服,它教会人们非是是非的危险无处不在,它教会人们排比句之下的音色是纯净的、音域是宽广的、音质是高大上的。你们一定要将忍耐变成欣赏,将厌恶变成陶醉,将愤怒变成温顺和缄默、噤若寒蝉。这就是排比句的威力与无可指摘的愚痴。

7、我国古代许多经典论著,都是本着为统治阶级服务、为统治阶级着想、为统治阶级规划的初始状态出现的,在欲望和权力的加持下,统治阶级发现这些文化积淀对自己的骄奢淫逸、为所欲为的束缚忒多了,相反如果将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转嫁给被统治阶级即劳苦大众,让他们遵守施行之,反而有利于自己的剥削和统治。所以很多后来者都将其视为精神枷锁而嗤之以鼻。荀悦在《政体第一》中对仁义礼智信做了描述和论述:“凡政之大经,法教而已矣。教者,阳之化也;法者,阴之符也。仁也者,慈此者也;义也者,宜此者也;礼也者,履此者也;信也者,守此者也;智也者,知此者也。”这里的“教”是阳谋,是一种引导,是劝善的开端;这里的“法”是阴谋,是一种预设,是止恶(打击、禁止、杜绝)的范畴,实则体现了先礼后兵的逻辑顺序,体现了统治阶级必须率先垂范的必要性,体现了思想教养和惩治守规的相互关系,“若乃二端不愆(不会发生相互对抗的过错,形成互相掣肘的局面),二端者教与法也。”唐朝的韩愈在《原道》开篇中,是这样论述仁义道德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随后总结概括为“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可见仁义道德是王事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由此可知仁义礼智信与仁义道德都包涵有生养和长养的意思,生养身体、长养道德,生养民众、长养民智,生养操守,长养道德。这是一个以上率下、以德服人的细微而艰辛的过程。荀悦在《杂言上第四》申论到:“人主承天命以养民者也。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故重民者,所以重社稷而承天命也。”由此可见沽名钓誉、自矜自夸、坚守权力、罔顾国法、不论民情、强暴民意的剥削统治阶级一定不会有好的下场与良好的结局、安稳的归宿,这个归宿更侧重于精神道德层面。

8、荀悦在《杂言下第五》中有“南辕北辙”的描述,一定程度上还是在修德、养德、体德、唔德、行德等方面做出自我修正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遵路而骋,应方而动。君子有行,行必至矣。”读古代文献一定要细嚼慢咽,要不然会有疏漏,则得之浅矣。“君子所恶乎异者三:好生事也,好生奇也,好变常也。好生事则多端而动众,好生奇则离道而惑俗,好变常则轻法而乱度。故名不贵苟传,行不贵苟难。”作为一名幕僚,他的心思和服务对象是非常明确的,因此规劝也是一种诚心向善、循序渐进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好生事就是坑民扰民、夺民阻民,好生气就是标新立异、自我膨胀,好生奇就是自以为是、见异思迁或者改弦更张,体现了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有的统治阶级自私自矜的沽名钓誉一辈子,好名声估计很难持久,但是坏名声必将如影随形。既然一世虚名,名不符实,要想行得端、走得正,言必信、行必果,大概率是不会出现好结果的。一毛不拔,何以为人!猴子如此,畜牲而已矣。

9、荀悦在《杂言上第四》中谈论了重视学习、发展教育以便形成“法教”相结合构建起“政之大经。”这种学习的观念对于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是有着积极的警醒鞭策作用的,如“或问曰,君子曷敦夫学?曰:生而知之者寡矣,学而知之者众矣。悠悠之民,泄泄之士,明明之治,汶汶之乱,皆学废兴之由。敦之不亦宜乎?”并且“教者,阳之化也;法者,阴之符也。”教育教导是前提是开端是耳提面命,法律惩罚是恶果是结果是自作自受。

与此同时,还欣喜地看到,荀悦给出的一个耳熟能详的道理,即鉴戒,“君子有三鉴,世人镜鉴。前惟训(以史为镜),人惟贤(以人为镜),镜惟明(镜鉴形容)。”后面三个词语九个字才是本句话的重点,也就是三鉴。这种观点与唐朝李世民的感悟是相通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掌握了这个法则,就可以认知社会、洞察人心、明了自性。这样便不会浑浑噩噩的为了不知就地的事情胡乱的摇旗呐喊、胡乱的动容动情、胡乱的感恩颂德。

至于如何理解下面这句话,鄙人寡陋,望明君不吝赐教。“检柙之臣,不虚于侧;礼度之典,不旷于目;先哲之言,不辍于身;非义之道,不宣于心。是邪僻之气,末由入也。”规范规则、言传身教、自我醒悟,应该侧重于自己行为处事的原则、标准这一层面。古人云: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这样便有一个承上启下、精准衔接的作用。这句引文的最后应为一逗号,因为下面还有一句缺字的话语“×(绝)有间×(而)必有入之者矣”正常情况下,因任自由、水到渠成就可以做到“邪僻之气,末由入也。”但在特殊环境下、在重要的抉择面前,一个人更应该有勇气、有能力、有决心、有胆魄,“(绝)有间(而)必有入之者矣”做出强化壁垒、杜绝邪气入侵、保证安全无虞、不出任何差错疏漏。荀悦与此做了总结论述:“是故僻志萌则僻事作,僻事作则正塞。正塞,则公正亦末由入也矣。不任不爱谓之公,惟公是从谓之明。”不因为宠爱而放任纵容,牢牢把握“公天下”的准则处理政务和舆情,这样才能称得上既公且明。

(荀悦《申鉴》引文的标点符号均为本人所加,原文皆为句号。)

2025年9月9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李进同志(四)
  2.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3.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4.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5.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6.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7.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由来
  9. 世界观不改造,人生就会停滞
  10. 张家兄妹,掌管上海学生餐的神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李进同志(三)
  8.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9.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0. 农民“十九宗罪”:一不小心就违法的乡村生活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