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十三)

广明读书 · 2025-11-13 · 来源:广明读书公众号
字体: / /
需要辩证地来阅读、思考这部蕴含朴素哲理的道教唯心主义经典。汲取精华、扬弃糟粕。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今天要读的是: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人们受到宠爱或羞辱时,心里就会大起大落,患得患失,像受到惊吓一样;把大的祸患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

什么叫“宠辱若惊”呢?宠爱其实是一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待遇,受宠者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王弼注云:“宠必有辱,荣必有患”,当得到宠爱时,人们会惊喜不安;得宠时恐惧 “失宠” 的落差,失宠时焦虑 “无依” 的困境,两种状态皆让心神被外物绑架,陷入 “惊” 的慌乱,本质是将自我价值建立在外界评价之上的脆弱状态,对外在认可的过度依赖,丧失了内心的自主与安宁。

例如被领导表扬内心从开心到紧张,怕下次达不到领导的期待;被批评就焦虑到失眠,怕影响前途。在生活中,领导的认可、同事的眼光、亲戚朋友的评价,甚至是朋友圈的点赞……都可以是“宠”的一种表现。

那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人之所以会有各种忧患,是因为有“身”的存在,这个“身”不仅指肉体,更代表人的私欲、自我意识和对名利的追逐。当人被这些束缚时,就会患得患失,产生诸多烦恼与祸患。“无身” 实为 “无小我之执”,而非否定生命本身。是说倘若人能超越自我的局限,超越这种 “自我执念”,不将个人荣辱、利益凌驾于万物之上,便不会不被自我的得失绑架,被祸患所困。再直白点说,就是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太执着于“我”的利益和存在。

比较难理解的是“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从古至今分歧都比较大。各家观点大致可分为四种,一种是强调“贵身”优先于“为天下”,即把养护自身看得比治理天下更重要,认为老子是利己主义者(如杨朱、冯友兰等);另一种则是解读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认为老子倡导无我利物主义,抛弃自身,专门利他(如高亨);第三种将“无身”等同于“消灭肉身”,认为老子主张通过否定生命存在,摆脱祸患(如河上公)。

最后一种解读是我比较赞同的。老子“贵以身为天下”的核心,是老子对统治者修养与天下治理关系的深刻阐释,是通过“贵身”与“爱身” 实现个体与天下的辩证统一。

珍视自身并非自私自利,而是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超越私欲也并非否定生命,而是为了回归自然本真。正如王弼强调“贵身”是为了“托天下”,而非杨朱式的 “轻物重生”。他在注中多次提及 “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表明真正的“贵身”需以天下为念,这与杨朱“人人不损一毫”的个体主义是不同的。

所以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重视天下如同重视自己一样,宠、辱、荣、患都不改变(信念),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付给他;珍视天下百姓如同珍视自己一样,不妄为不干扰不损害,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唯有不将自身与天下对立、不借天下谋私利的人,才能守住天下的根本秩序,让万物自然生长。

附相关历史故事:

范仲淹年少时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心怀壮志。步入仕途后,他一心为公,直言敢谏。当他得到皇帝重用,位居高位时,并未因这份宠爱而沾沾自喜。而在被贬谪时,范仲淹也没有因失宠而一蹶不振、怨天尤人。

在庆历年间,他积极推动“庆历新政”,试图革除北宋积弊,改善国家状况,也因此触动了部分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诽谤和攻击,被贬出京。

他到地方后,依然心系百姓,积极为当地谋发展。不仅常常深入基层百姓,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疾苦。还兴修水利,帮助解决长期困扰当地的水涝灾害问题;

北宋景祐二年,范仲淹被贬苏州后买了一块地,准备在此安家。动工之前,请风水先生看看,风水先生跟他说这是一块宝地,谁能得到他这家必定世代出官。谁知道范仲淹说既然这是宝地,如果我自己盖私宅,那只能旺我一家。如果天下世子都能来这里读书学习,那将来必定是人才辈出。于是,他毅然将这块本可福泽子孙的“吉地”捐献出来,主持修建了苏州府学。后来经过历代的扩建,在明清时期已经规模宏大,有“东南学宫之首”之称。

在《岳阳楼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毕生的信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不仅是文章的词句,更是他生命的真实写照。无论身处荣宠的巅峰还是屈辱的低谷,他内在的忧乐始终系于天下苍生。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邓选》学习 105 邓小平说不会产生资产阶级。2025富豪榜财富超过所有省份GDP、全世界GDP排名第七,首富富可敌39国总和
  2. 背叛毛主席的叛徒是孙先生的继承者?
  3. 郝贵生 | “不要独尊马术”说明了什么?
  4. 三女闹台,台湾这出戏好看吗?
  5. 最荒谬的“双标”:凭什么崇拜蒋介石的,反咬崇拜毛泽东的?
  6. 又蠢又坏
  7. 美国对付中国的八大阴招!
  8. "月薪6千,包吃包住,你不干?",不是年轻人吃不了苦,而是工厂没把人当人!
  9. 路线问题的大是大非:向社会主义前进,还是向资本主义倒退?
  10. 天眸:一往无前地为共产主义壮丽事业英勇奋斗——纪念胡耀邦诞辰110周年和他致垦殖场信40周年
  1. 元龙:跟共产党走,听孙中山话——《沉默的荣耀》歪曲了历史常识!
  2.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3. 元龙:低三下四拿吴石烈士鲜血敬国民党一杯,遭国民党打脸!
  4. 请不要叫他“教员”(甲子篇)
  5. “古二”再爆“反贼”录音,揭穿了几十年来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6. 吴铭:谈谈经济“杀招”和“围猎”
  7.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8. 只谈孙中山,不提毛泽东?《沉默的荣耀》你凭什么?
  9. 警惕,警惕新一轮化公为私
  10. 《邓选》学习103 邓小平眼里的新中国前三十年与美籍华人著名学者眼中的新中国前三十年有什么不同?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6.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7.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8.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9.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10. 令人“窒息”的聊天!
  1. 1959年,毛岸英的爱人刘思齐秘密赴朝为丈夫扫墓
  2. 美国50年砸钱无果,中国钍基熔岩堆落地,掀翻全球旧秩
  3.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4. 天眸:一往无前地为共产主义壮丽事业英勇奋斗——纪念胡耀邦诞辰110周年和他致垦殖场信40周年
  5. 死在系统里?骑手抱恙跑完最后一单,那句“要证明”成了他生前最后一道指令
  6. 《邓选》学习 105 邓小平说不会产生资产阶级。2025富豪榜财富超过所有省份GDP、全世界GDP排名第七,首富富可敌39国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