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岳青山:饮上长江水,不可不思源--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岳青山 · 2014-12-25 · 来源:乌有之乡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报导:“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该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全程自流,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沿线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受益。

  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先期实施东、中线一期工程,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成果来之不易。”

  习近平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现在,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人们笑逐颜开,奔走相告,欢庆自己饮上“长江水”了。

  “饮水思源”,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忘恩负义,为中华民族所不耻。

  此时此刻,人民能不格外思念、崇拜和敬仰毛泽东!

  如果说,“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惠及了4.38亿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3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那么 ,这个“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福人民的巨大工程的“顶层设计”师究竟是谁呢?是谁这么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的“最大化”,敢于想前人之不敢想呢?

  不是别人,而是毛泽东 ,也只有毛泽东,才能早在61年前,就“创新”出南水北调这样的伟大构想。

  事情是这样的: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在河南南封考察黄河大堤,同水利专家商谈治理黄河问题。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是可以的。”(《毛泽东年谱》第2卷,第621页)这就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构想。

  1952年年春节刚过,毛泽东就在外出视察。2月19日,乘海军“长江”舰,离开武汉前往南京。于19日下午和20日下午,先后同水利部长林一山等研究长江水利的综合利用问题。在商谈中,毛泽东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两项伟大战略性构想:一是三峡水库:二是南水北调。

  那天下午,毛泽东在听取了水利部长林一山关于长江流域规划有关问题的汇报,对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力量系统地整理了长江历年的水文资料给予赞扬。毛泽东说:“要驯服这条大江一定要认真研究,这是一个科学问题。”

  他一面听汇报,一面看着《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案》,当看到《草案》规划在长江的支干流上修建一系列梯级水库时,就问道:“修这许多水库都加起来,你看能不能抵上三峡一个水库”?在得知“抵不上”后,他说:“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建一个三峡水库怎么样”?这就是“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而壮丽的构想。

  在另外一天下午的商谈中,毛泽东再次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他还进一步了解,从白龙江、西汉水、汉江、丹江引水的可能性以及相关问题。指示林一山,“对汉水引水方案作进一步研究,并组织人查勘。”(《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第36_37、页)毛泽东作出了南水北调的“顶层设计”。

  毛泽东提出的这两项构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工程,是造福我国数亿人民大众的“幸福工程”,无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前所未有。前天的《参考消息》美国 人也说,南水北调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 凸显了毛泽东特有的伟大风范。

  这是因为,他总是人民大众“谋幸福”,深知北方数亿农民缺水之苦;否则,就不会设想什么想南水北调。还因为,他深信国营经济和公有制的无比优越性,可以有计划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干前人想都不敢想大事;否则,靠私有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最优化”,那是无论如何也“化”不到如此造福人民的事情上来。

  当然,毛泽东懂得,提出了这两个经济建设伟大战略构想,还得从需要和可能、可能和现实的结合上综合考量。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革命、建设的胜利之本。因之,便就作出优先南水北调部署。这就是2月22日晨,到达南京前,他对林一山交代的:三峡问题暂时还不考虑开工,我只是摸个底,你也不须要向中央分管这项工作的同志讲。“但南水北调要抓紧。”(《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第33_34、页) 但也因国家经济实力不济,南水北调工程并未能动工。

  现在,毛泽东当年绘制的美丽蓝图,都相继变成了现实。这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国有经济的优越性的结果。

  在毛泽东提出这两大战略构想后三年,就曾坦言过,三峡水库“我是看不到了”。但他在九泉之下也在时刻“关注”、“惦记”这种惠及民众的大事,所以嘱人:“将来建成时,写一篇祭文告诉我。”这就是,1954年初,他在广州同刘少奇、周恩来、李富春等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他所说的:要把三峡工程列入计划,但按照我们现在的物力、财力,又不能列入五年计划,只能列入长期计划。我是看不到了。这时,毛泽东对在都在场的邓力群说:“将来建成时,写一篇祭文告诉我。”(《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第312__3413页)

  我想,毛泽东现在同样也在“牵挂”、“心系”着南水北调工程,故值其诞辰121周年之际,谨此祭告主席“在天之灵”!

  (2014年12月18日)

 

 

 

 

 

 

 

  ‍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成都小心!高度警惕“零金牌”的美国队
  2. 突发,蒙古访美抗衡中国,后院着火?
  3. 明德先生|河北日报发布抗洪救灾假新闻,是不是低级红、高级黑?
  4. 惊涛骇浪,备战打仗,选人用人的标准只有一个:敢于斗争!
  5. “民营企业”决不是“人民企业”
  6.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7. 腐败为什么制不住
  8. 郭松民 | 《罗刹海市》,一个夏天的寓言
  9. 建方舱上瘾,又曝出一堆?
  10. 郭松民|《罗刹海市》,一个夏天的寓言
  1.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2. 我们都被骗了!像“美国特工”见面会,说成耶伦与经济学家聚餐会
  3.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做梦解决不了房价下跌
  6. 张志坤|朝鲜真是够神奇的了
  7. 当外交部成立大会开始时,周恩来起身说:“首先我要纠正李克农副部长的一个错误……”
  8. 滠水农夫:刀郎新歌爆红乃是深沉的悲哀
  9. 网球X娜
  10. 7月31日,以西瓜之名,对中国人展开了一次秘密测试
  1. 赵磊:可懂“惊险的一跃”?——评林毅夫“消费拉动误导中国”
  2. 对中国渗透没白费,美国扶持的“内鬼”,开始露头了
  3. 《罗刹海市》为什么突然爆火?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将要来临
  5. 不许援朝?34国施压中国,话音刚落,中方宣布将派高官赴朝访问
  6. 扒一扒北京耶伦女性精英饭局
  7.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8. 刘振起:最痛的感受,剥功予罪,天下奇冤
  9. 警惕“叶利钦式”人物:被外国收买、培养、扶持,对国家破坏极大
  10.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1.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2. 豹子胆、迷魂药还是烧冷灶: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3.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郭松民 | 缅怀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勇士辉煌化金星”!
  6. 还在卖,国家的利益还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