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看这样的帖,让人心酸又心痛

大于 · 2010-07-15 · 来源:乌有之乡
分田到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看这样的帖,让人心酸又心痛


昨天先在新华网看到下面这个贴——

在中国,有一个拖田的女人
 
  作者:蔚蓝之蓝 于 2010-07-13 16:21:50 发表
 
 5月份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她正在田里干着本应由男人赶着牛或者由农机具干的农活。我叫陪同的人拍了下来。后来去她家见到她得了食道癌的丈夫,才知道她是他的老婆。后来单位来人时去到她家时,见到她一个人,丈夫已经离世。单位同事给他一个装有1000元的信封时,她嚎啕大哭。

四川盆地有大量的丘陵地区,人口总数站全省60%强,在这些地方,现有的农机具不能发挥一点作用。犁田使用的还是唐朝人发明的曲辕犁。这个女人是拖不动曲辕犁的,所以只能拖竹耙子。

谁也不知道那些科学家们这么些年究竟在干什么吃的? 
 
 


接着又在人民网看了[lym258369]网友转帖人民日报的文章《中国农村留守妇女4700万 独撑家庭生存状态堪忧》,其中说到: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留守妇女占留守人口的54.2%。她们要照顾家中老人、小孩,要家务、农活一肩挑,长年累月地独自撑起一片天。其生存状态堪忧:

  身兼多重角色,劳动强度大,健康受损。由于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妇女不得不担起干农活的重任。她们不仅要起早贪黑地操劳于田间地头,还要抽空照顾老人和孩子。农忙时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累得直不起腰,即使身体不好也得硬扛。

  既主内又主外,能力精力有限,疏于子女教育。留守妇女承担着农业生产、家务劳动双重负担,往往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丈夫常年在外,形成不是单亲的“单亲家庭”,孩子缺少父爱,母亲无暇照料,这种情形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许多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对子女重养不重教,甚至一味迁就、溺爱,容易造成孩子心理、性格的畸形发展,使之成为“问题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让留守妇女头疼不已。

  精神空虚孤单,情感易于抛锚,家庭危机四伏。由于男人不在家,留守妇女普遍缺少安全感。她们既担心老人、小孩和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也担心疾病、灾祸等突发事件的发生,还担心身在花花世界的丈夫抛妻弃子当“陈世美”。留守女人除了忙农活照顾孩子和老人外,成年累月与寂寞相伴,一两年甚至三年五载难见丈夫,长期“守活寡”,有些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有网友说,看这样的帖,让人心酸又心痛。心酸的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中国的农业的重担竟然要妇女老人担起来,竟然还会出现女人拖田的现象。心酸的是,如果当年的集体不解体,即使部分劳动力需要外出打工,也可以分工合作统筹安排,不会让妇女、老人和孩子受这样的苦。可是,一个小岗村的坏榜样,把共产党辛辛苦苦组织起来的农民搞成一盘散沙,搞得农村问题成堆,虽然中央高度重视,年年下发一号文件来解决三农问题,然而问题还是层出不穷,“状态堪忧”。


面对无数的事实,一些人还在咬着什么“集体生产养懒汉”“分田单干解放了生产力”不放,有意思的是,文章中有一段说了“有了互帮组 干活不再苦”的情况:

  最近,我下乡到江西赣县南塘镇犁源村时,看到村里的妇女“劳动互帮组”在田里劳动的情景:数十位留守妇女聚在一起,或锄草、或松土,谈笑风生。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妇女告诉笔者:“大伙儿在一起劳动,劳动强度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大伙儿一边劳动,一边聊天,一点都感觉不到疲劳。”

  近年来,农村男劳力大规模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女耕男工”成为农村家庭的普遍模式,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为了整合劳动力资源,江西赣县农村许多留守妇女自发成立了“互帮组”,相互帮忙,一起轮流干各家的农活。该县农工部、妇联等单位也免费为“互帮组”提供技术服务,并组建新农村俱乐部,在“互帮组”之间开展文艺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目前,该县已有“互帮组”近800个。


不知道那些鼓吹“分田单干”的看了这个报道有什么想法,会不会认为她们又在走回头路了?大于的想到的是毛主席的一句话:“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2.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3. 柴静:可耻公知跌落神坛的必然!
  4.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5. “伪深刻、伪深情”的高考作文
  6. 陈世美死得冤!要是投湖,能把包拯拉下马
  7.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8. 殖人的天塌了!
  9. 祁建平|他们的真实面目就隔着一张窗户纸
  10. 井冈山观心|你所自豪的国民、人民军队,可能正是镇压你的暴力机器:评美国洛杉矶“骚乱”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3.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6.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7.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8. "反毛"思潮背后有大阴谋!
  9. 郭建波|对毛泽东批评、纠正造反派在干部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历史考察
  10. 小人和伟人,差得不是一点点,是十万八千里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3.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没人敢负责,这是社会的悲哀
  6.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