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出发,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数日之后的8月12日,陈赓、谢富治率军8万余人,组成陈谢大军,分别从晋南和豫北的集结地出发,准备南渡黄河,挺进豫西。 陈谢大军此行有两大重要任务:其一,挺进豫西直接威胁胡宗南后方,以调动胡宗南军队回援,从而解陕北之危;其二,逐步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以伏牛山为依托,从而与刘
2023-05-27
互动:42
羊山集战斗以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原本打算一边机动,一边休整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毛泽东那封“陕北情况甚为困难”的绝密电报,令刘邓当即决定,休整半个月以后便立即出动,直趋大别山。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一个惊人的消息很快令刘邓改变了休整半个月的计划,而是决定立刻整军出发,跃进大别山要越快越好,越早越好,半个月
2023-05-26
互动:50
刘邓大军南渡黄河以后,进入了鲁西南一带,自此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南渡黄河比预想的顺利很多,国民党军在黄河的临濮集至张秋镇一段的防御几乎形同虚设,因为此时的蒋介石根本来不及判明刘邓主力南渡黄河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他们有过两种猜想,其一是共军走投无路的绝望逃窜;其二是共军为了克服自己在解放区内的生存危机
2023-05-21
互动:36
一、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7年6月30日,一支12万3千人的大军集结在了黄河北岸。 这一段是黄河中下游的河南与山东交界处,自张秋镇到临濮集约150公里的黄河河段上,这支12万多人的野战军人马,正在由北向南强渡黄河。 这是共产党人精心策划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军事行动,其终极目的就是要完成毛泽东所计划的由战略防御向战
2023-05-18
互动:35
刘戡的部队撤走以后,毛泽东一行人又回到了小河村。 此时已经是1947年的7月中旬了,从内战全面爆发开始算起,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双方都对自己这一年的总体情况做了一个总结。但有趣的是,老蒋的总结大多不是自己做的,而是美国人帮他做的。 原因很简单,美国要持续的对老蒋进行援助,肯定需要调查一下这一年来老蒋
2023-05-16
互动:59
一、恐惧 青化砭一战让胡宗南进入西北以后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恐惧。原本一支近3万人的部队,能够在十倍于己的兵力压迫之下,进退有序、有条不紊的撤出延安,不给国军留下一兵一卒,这已属十分的难能可贵。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绝对优势兵力的对比之下,共军却仍旧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一口气吃掉国军一整个旅,并俘虏了一个少将旅长。
2023-04-26
互动:47
1947年2月1日,华东战场上的鲁南战役结束没多久,毛泽东在延安召开了一个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他起草了一个叫《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党内指示。 这在当时当刻是一个令人极度费解的指示,不仅是党内一般干部难以理解,就是党内的高层领导干部们同样难以理解。 这个指示宣布: “目前各方面情况显示,中国时局将要发展
2023-04-23
互动:60
一、 包围 孟良崮战役的胜败有三个决定因素,从战役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是哪三个决定因素。 第一:要快,足够的快。 因为如果速度不够快,那么即使你包围了整编74师,即使你吃掉它,但是你周围的其他几路国民党军一旦在你吃掉整编74师之前包围过来,导致你不能及时的退出战场,那么华野主力就会有被全歼的可能。 第二
2023-04-05
互动:45
一、 又赢了 鲁南战役以后,陈诚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明明是吃了败仗,被我军全歼五万多有生力量,一个整编装甲师被我军消灭并占为己有,陈诚哪来的底气还意气风发? 但是这是我军那么看,是后来人那么看,当时的陈诚可不是那么看的,并且不那么看的人还不少。 陈诚的看法很简单,这次又赢了,简直赢麻了。 他的理由也很充
2023-03-30
互动:69
一、粟裕的挑战 在后来的岁月里,粟裕回忆起宿北战役,曾说,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他指挥的有“三个最紧张的战役”:宿北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我们都熟耳能详,可是在粟裕的回忆中,像孟良崮那样的战役都没能排进他最紧张的前三名,可想而知宿北战役之艰难曲折与险象环生。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详细拆解一
2023-03-16
互动:36
两种战略 苏中战役的结果是十分值得推敲的,原因是交战的双方都觉得自己赢了。 这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打的不是同一个仗。 国民党一边之所以觉得是自己赢了,是因为这场战役里,国军连续攻占了如皋、海安,占领了苏中大片解放区和重要交通线,不仅解除了华中野战军对南京、上海的威胁,而且战略上配合了徐埠地区的国民党
2023-03-11
互动:209
一、 在远离东北战场的另一端,还有一片广阔的解放区根据地。这片根据地的特殊性在于:它与国民党首都南京仅仅一江之隔。这片南靠长江而又富庶的河网地带,就是抗战时期由新四军所创建的苏中和苏北根据地。 无论从地理、军事、还是政治角度看,这片根据地都对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区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没有人可以忍受自己的
2023-03-08
互动:102
一、 污泥浊水 蒋介石对杜聿明在东北的凌厉攻势感到万分惊喜。 但是他的惊喜还来不及持续多久,就只剩下焦虑和揪心了,这种焦虑和揪心甚至一度让他感到极度的痛苦。 痛苦的根源此时并不是来自于战场上军事形势的变化,而是源于国民党内部的腐朽和堕落,这种腐朽和堕落正在严重地摧毁着他们的统治。 日本投降以后
2023-02-28
互动:83
四平之战——1946年4月至5月间,一场在停战协定的背景下,以东北民主联军保卫四平而展开的大规模的拉锯战。 (注:进入东北的共产党武装于1946年1月,改组为东北民主联军) 这场战役的结果以东北民主联军的重大损失而成为了一次失败的战例。 这场战役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是一场争夺大城市的战役; 第二,它是一
2023-02-26
互动:69
一、 双十协定 东北的角逐才刚刚开始,毛泽东在重庆的谈判就要结束了。 离开重庆的前一天,蒋介石与毛泽东又见了一面,并进行了两人这一生中最后一次面对面的谈话。蒋说,国共两党,缺一不可,党都有缺点,也都有专长。我们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十年之内总要搞出个名堂,否则对不起人民。毛泽东向蒋介石谈起了土地革命。蒋听后说
2023-02-22
互动:42
一、 苏联的暧昧 意识形态上的共同信仰会带来什么?从当时中国革命的历程去看,有时候表现为合作,有时候表现为支援,有时候表现为互助,还有的时候表现为暧昧。 是的,我们都没有看错,是暧昧。为什么会有暧昧?这事还得从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共双方对东北的角逐开始说起。 1945年伴随着日本的投降,中国东北突然间出现了政权
2023-02-18
互动:79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从古至今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当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就会爆发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 解放战争同样如此,在已经成立起来的解放区里,土地掌握在农民手里,政府代表着他们的利益,规则是属于他们的规则,文化也是属于他们的文化。从广大群众的立场来看,这样的地方掌握在人民的手里
2023-02-10
互动:88
一、 1945年8月14日,延安收到蒋介石第一封急电: ……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8月20日,延安收到蒋第二封急电: ……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
2023-02-06
互动:83
一、 陈布雷——素有国民党“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之称,也被誉为“国民党第一支笔”。此人极受蒋介石的信任和尊重。注意,不是器重,而是尊重。因为此人虽贵为蒋介石高级幕僚,又身居高位,但是却为官清廉,从不拉帮结派,以权谋私,而且对蒋介石个人可说是忠心耿耿。这在派系林立、腐
2023-02-05
互动:111
一恍惚间,这个系列写到今天,前前后后竟然已经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了,那么长的时间,我自己一开始是没有想到的。喜欢这个系列的读者,尤其是从我刚开始写就一直追到现在的读者,你们一开始多半也没想到会拖了那么长时间,在这里谢谢大家一直坚持看到了现在。 在写这个系列的过程里,一开始我是以一个宣传员的身份出现的。我自己在学习
2023-02-03
互动: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