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克拉玛依因石油而诞生,石油的黑色是这座城市最初的底色。而七十年后,光伏、氢能、新材料的蓬勃发展,为克拉玛依勾勒出绿色矩阵的新图景。
01
新能源产业的布局,源于对能源革命的深刻洞察。

密集如林的一座座炼塔,象征着克拉玛依石化产业的鼎盛。每提炼一吨原油,会产生约280kg的二氧化碳,而这些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存留时间可长达数百年,持续加剧温室效应。
秉承石油产业发展与生态体系建设双赢的愿景,2023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克拉玛依全面落地。将二氧化碳注入油藏驱油的同时,也把二氧化碳锁入地下,既提高了石油采收率,又削减了碳排放。


万青山 新疆油田公司CCUS经理项目部 副经理
我们现在是整个准噶尔盆地,包括乌鲁木齐、昌吉,这各个地方都有。2022年,全年我们的整个注碳量是12.6万吨,2023年到24.9万吨,2024年注了50万吨。2025年,我们计划全年是要到100万吨。
埋入地下的1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900万棵树一整年的呼吸量,克拉玛依正以这样的节奏,每年为地球种下一片“隐形的森林”。

02
克拉玛依深居北疆戈壁风口,全年可利用风能时长高达2600小时。当中国东部城市夜幕初降时,因相隔4个时区,克拉玛依依旧艳阳高照,其每年光资源时长超过1700小时,这为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提供了巨大的资源禀赋。

由风能、光能转化的强劲电能,为绿色智能算力中心提供了持续、稳定、低成本的零碳电力保障。
2012年,是克拉玛依算力产业的奠基之年。这一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在荒漠上破土动工。
这座因石油而闻名于世的西部资源型城市,正经历一场从“戈壁油城”到“算力新城”的绿色转型。

历经十多年的建设,6座大型数据中心相继建成,西部首条直达北上广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网络节点间平均延时缩短至40到60毫秒,让“东数西算”的深入实施有了物理基础。

2024年,克拉玛依算力产业迈向关键节点,并成为全疆首个算力突破万P的城市。
在“东数西算”框架下,从上海到克拉玛依,一条算力“高速公路”正在形成,“克算入沪”已成为东西部地区产业合作、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在碳和液冷数据中心的机房里,1008台30千瓦高密度水冷机柜正全天候满负荷运行,年输出算力3600P,其中80%服务于上海。
依托于算力产业的大数据管理,克拉玛依广袤的油田已实现智能化开采。
2025年,克拉玛依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数字经济领先优势”“绿色智能算力产业集群规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前列”。
03
克拉玛依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年蒸发量高达3900毫米,受自然环境影响,水资源短缺始终困扰着这座城市,也是亟待破解的民生难题。

1956年5月1日,克拉玛依油田正式更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念会聚到这里。然而,随着克拉玛依油田大规模勘探开发,矿区生产、生活用水量也随之激增。
2000年8月8日,经过3万多名建设者的艰苦奋战,当清澈的河水从400公里外潺潺流入克拉玛依穿城河时,昔日的戈壁沸腾了。

河水滋润了干涸的戈壁,也为城市带来了第一片林荫。
40年前的克拉玛依,绿化覆盖率仅有1%,如今这座大漠中的城市已是“半城绿树半城楼”,连绵不断的绿色长廊染翠了荒原,也重塑了这座石油之城的生态底色。

于鹏飞 克拉玛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在我们西北边陲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城市,确实让大家很吃惊。目前有几百种野生动植物在克拉玛依的周边栖息,克拉玛依的穿城河——克拉玛依河也成了AAAA旅游景地,这些是基于我们水资源有了以后加大了绿化。处处见绿,推门要见绿。现在城市的绿化率达到了44%以上,也是国家级园林城市。
在“戈壁绿洲”中深呼吸、慢生活,已成为克拉玛依最坚实的民生配套,也是“荒野之旅·时尚之都”最温暖的城市注脚。连续五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无疑是对克拉玛依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有力证明。

深厚的石油工业底蕴与无尽的戈壁风光,造就了克拉玛依的万千景致。林立的井架和炼塔,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戈壁风光,让克拉玛依成为一座看得见的城市。
世界魔鬼城,作为电影《卧虎藏龙》和《七剑下天山》的外景地,吸引着无数武侠爱好者前来打卡探险。

壁挂于天山的独库公路,以九曲十八盘的跌宕蜿蜒,开启一日之内四季流转的奇趣之旅。

独山子大峡谷的壮阔、叠翠流金的胡杨林,更让来者惊叹于大自然的天工造化。

克拉玛依因油而名、因水而兴、因人而强、因绿而盛。七十载改天换地、再造山河的创业史诗,为克拉玛依描绘出多姿的色调与样貌:因黑色油流而得名的石油之城,因新能源产业而著称的绿色之城,高居云端的数算之城,宛若天外奇境的风光之城!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